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的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60眼的药物治疗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药物治疗,显效8眼,有效28眼,稳定14例,无效10例。结论早期老年白内障的药物治疗采用药物可防止晶体的异常代谢和蛋白质变性而起到治疗作用。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的药物治疗分析
  • 简介:白内障病已为大家所熟悉知。在我们眼球内部(眼球前段)有一类似铁饼状晶莹剔透的水晶体(晶状体),其直径约9毫米,厚度4毫米多。水晶体外包以透明囊膜,内为透明晶体皮质。水晶体可因各种原因混浊变白,如外伤、其他眼病、全身病(如糖尿病)及老龄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老年白内障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保健 食疗 水晶体 晶体皮质 晶状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老年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到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84例白内障老年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老年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白内障老年患者 接受 综合护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高原白内障的特点,对其手术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原白内障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共125眼,对高原成熟期白内障采用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过熟期白内障采用先注吸液化的皮质后再娩核、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患者的术后视力矫正情况及术后角膜散光程度。结果经治疗,125眼的脱盲率高达100%,所有患者术后3d的视力均大于0.05,其中裸眼矫正视力高于0.5的患者有85眼,占全部患眼的68%。所有患者的角膜散光均比较小,其中0级散光有83眼,占66.4%。结论高原地区紫外线强烈,白内障发病率非常高,为高原白内障患者采用改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原白内障 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状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眼压、视力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老年白内障患者116例116眼,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8例58眼,对照组予以角膜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眼压、视力等。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平均角膜散光度、手术源性散光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I、CMT、角膜敏感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眼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BUT、Sit值呈下降趋势,但观察组治疗后的BUT、Sit值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角巩膜缘切口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能够降低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创伤小,术后患者的眼压和散光度更低,能够有效促进老年白内障患者的视力恢复,改善术后角膜屈光状态和视觉质量,较少影响泪液分泌和泪膜功能,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角巩膜缘切口 角膜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用于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为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100例,按照手术治疗方式来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50例,50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为观察组,50例行超声乳化吸除术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后患者视力≥0.3,对照组1d、7d及30d后恢复率依次为44.00%、78.00%、88.00%,观察组患者1d、7d及30d后恢复率依次为43.64%、76.36%、89.09%,观察组的角膜水肿发生率为1.78%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7.00%。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良好的疗效,操作比超声乳化吸除术简单,对设备依赖程度低,经济实惠,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白内障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在治疗老年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经过治疗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老年白内障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小切口 非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白内障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2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对干预措施进行改善形成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3 w视力功能指数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前房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视力功能指数得分无明显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功能得分均得到提升,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实验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同时也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白内障 综合护理干预 传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类型与其屈光状态关系.方法对102例(204眼)老年白内障以裂隙灯检查散瞳后晶状体混浊状况,应用自动验光仪对小瞳孔及散瞳眼行电脑验光,并对矫正前后视力及屈光状态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白内障类型与屈光不正种类有着显著的关系(P<0.001),皮质性和混合性多为远视及远视散光,核性以近视及近视散光为主,初中期白内障矫正视力有明显提高.结论老年白内障其晶状体混浊引起的屈光状态改变是导致初中期自内障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早期患者矫正视力可明显提高.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屈光状态 临床分析 晶状体混浊 矫正视力 裂隙灯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临床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治疗过程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6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78例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为本研究的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而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老年白内障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配合临床路径进行干预指导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恢复治疗,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临床路径 老年白内障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白内障患者手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措施.方法对我院72例接受白内障手术的老年白内障手术病人系统的做好心理护理、专科的药物护理、病情观察等护理。结果72例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论患者治疗时给予心理、安全、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饮食及出院指导的护理对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质量、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