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自2005年7月~2011年7月共收治102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其中,单纯损伤24例,合并踝部骨折和距骨骨折78例。保守治疗14例,手术治疗88例(单纯下胫腓联合分离6例,并踝部骨折和距骨骨折82例)。手术采用螺钉固定79例,手术治疗骨折复位后下胫腓联合稳定者未用螺钉固定共9例。6~8周去除外固定逐渐功能锻炼和负重。结果术后随访2~21个月,平均12个月,优51例,良30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92%),金属螺钉断裂2例。2例差者为合并严重踝关节骨折和距骨骨折发生创伤性踝关节炎。结论根据损伤和稳定情况采取手术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效果良好。

  • 标签: 下胫腓联合分离 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踝关节损伤时胫腓下联合分离的机制及胫腓下联合固定的利弊。方法:伴胫腓下联合分离的踝天节损伤共31例,其中19例未行胫腓下联合分离固定,10例用螺钉困定胫腓下联合,2例用下胫腓钩固定。内踝骨折以螺钉或张力带钢丝固定。外踝以螺钉或钢板固定,后踝用松质骨螺钉加压固定。结果:胫腓下联合固定患者中2例松动,2例术后1~2年取出固定螺钉,其余10例均6~12周取出胫腓下联合固定螺钉。未发生胫腓下联合螺钉断裂。内外踝及后踝骨折内固定于6~29个月取出。未行胫腓下联合分离固定的病例均未出现胫腓下联合分离。结论:胫腓下联合的稳定性不仅仅取决于胫腓下联合本身,胫腓下联合韧带损伤时,只有同时伴有踝关节内侧骨韧带复合体损伤,才会出现临床上的胫腓下联合分离,因此踝关节骨折脱位时,只要内外踝或后踝解剖复位,固定,牢固,胫腓下联合分离即可自动复位,一般不必做胫腓下联合的固定。

  • 标签: 踝关节 胫腓下联合 分离 固定 稳定性
  • 简介:摘要: 近些年来,橇装装置在油田地面集输过程中应用的优势逐渐明显,结合某实际工程论述了橇装化装置在地面集输工程中应用的好处,在地面集输工程应用橇装装置与传统油田地面工程建设方法相比具有降低工程总投资、缩短施工周期、可重复利用、易于搬迁、减少污染、节能降耗等优点。油水分离节能降耗要利用几种方法,现在主流的油水分离方法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化学法、生物化学法等,主要通过以下这几方面进行分离油和水。

  • 标签: 节电    节约热能    油水分离设备   重力式分离器    旋流器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并发。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2007年6月应用TVT和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67例(TVT术74例,TVT-O术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膀胱穿孔:TVT组发生率为9.46%,TVT—O组为1.08%(P〈0.05);术中出血〉100ml:TVT组发生率为16.22%,TVT—O组6.45%(P〈0.05),其他术中、术后并发发生率两种手术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TVT比较,TVT-O手术并发的发生率低,且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悬吊术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术 压力性尿失禁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分离是为了最后的辉煌。——题记2005年10月12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大厅。点火!起飞!抛掉逃逸塔!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船箭分离!一次次令人激动的成功分离,终于迎来了最后的辉煌——飞船准确入轨。于是,才有了9时39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中国载人飞船发射总指挥陈炳得的郑重宣布:“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迫患者脑网络节点信息整合与分离的功能改变及其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56例强迫患者(强迫组)和56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对照组)。每个纳入研究的对象都进行静息态全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扫描,并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评估强迫组的临床症状。基于图论方法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间节点功能网络拓扑属性的差异,并采用偏相关分析探讨差异脑区属性值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强迫组左侧颞上回喙部、右侧中央后回干部的全局效率降低,最短路径长度增大(均为P<0.001,FDR校正);左侧额下回背侧区的局部效率(P=0.002,未校正)和聚类系数降低(P<0.001,FDR校正);进一步分析发现,强迫组左侧颞上回喙部的全局效率值与强迫思维因子分呈正相关(r=0.390,P=0.005),左侧颞上回喙部的最短路径长度值与强迫思维因子分呈负相关(r=-0.359,P=0.010)。结论强迫患者额顶叶网络(额下回、中央后回)信息整合与分离功能失调;颞上回喙部信息整合功能异常降低,且颞上回喙部的全局效率越高、最短路径长度越短,强迫思维越严重。

  • 标签: 强迫性障碍 磁共振成像 脑功能网络 功能整合与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到我院诊治的81例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腓骨骨膜转位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腓骨短肌腱移位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结果观察组42例患者中,显效24例,好转14例,无效4例,治疗有效率为90.5%,对照组39例患者中,显效19例,好转9例,无效11例,治疗有效率为71.8%。结论临床上采用腓骨骨膜转位修复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三踝骨折 下胫腓联合分离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针对踝关节骨折伴下肢胫腓联合分离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伴下肢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纽31例和对照纽31例。给予观察纽短肌腱移位手术疗法,给予对照组骨膜移位手术疗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长,术后愈合所需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9.4±7.5)h,明显低于对照组(81.3±7.9)h,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术后愈合时间为(61.5±2,8)d,明显低于对照组(87.1±3.7)d,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骨膜移位手术疗法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肢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疗效可观,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下胫腓联合分离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21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损伤的诊治分析,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体会。方法对所选121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损伤患者行手术切开复位金属螺钉固定治疗。以患者术后随访的症状、功能检查、X线片征象及踝关节Kofoed评分评定121例患者的疗效。结果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分析组优87例,良22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90.1%。结论对于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踝关节损伤的治疗,早期诊断,通过手术复位螺钉固定方式早期恢复下胫腓联合分离,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下胫腓联合分离 踝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耻骨上前列腺增生切除术后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50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50例患者顺利出院,无明显并发。结论综合护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自制快速膀胱穿刺针行耻骨上膀胱穿刺造口术87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膀胱造口 穿刺针 气囊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治Asherman综合的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09年1月-2012年12月因Asherman综合而就诊患者。结果18例患者均在宫腔镜下顺利完成粘连分离术,无一例并发,术后3个月宫腔镜下复诊,宫腔成形完好15例,占83.3%,基本满意3例占16.7%。结论宫腔镜是诊治Asherman综合的最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sherman 综合症 宫腔镜 宫腔粘连分离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细胞分离术治疗血小板增多的疗效与护理要点。方法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对41例患者进行血细胞分离术,在分离过程中进行严密观察及护理,并在术后比较血小板水平的变化。结果分离术后血小板数值明显下降,而护士对于血细胞分离的熟练操作和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可及时发现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血小板增多症 血小板分离术 疗效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