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甲鱼为卵生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从孵化、出生至成年需要定期、阶段性地转池,但常常出现甲鱼被池后不久就出现死亡的现象,甚至是大量死亡。笔者根据多年养殖及教学经验,分析被池甲鱼死亡的原因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并作初步总结,供广大养殖者参考。

  • 标签: 卵生动物 死因分析 预防措施 饱食 间隔时间 应激反应
  • 简介:由于基层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高,基层卫生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部分患者需要诊到上级体系医院治疗。诊是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但目前基层卫生队偏高,过高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层卫生机构的诊断水平及救治能力还不够。如何加强卫生队建设,提高基层卫勤保障能力,提高为兵服务质量,从而降低,以下几点提供参考。

  • 标签: 病人转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诺福韦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患者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在滨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替诺福韦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肠溶片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HBeAg、免疫功能(CD4+、CD8+、CD4+/CD8+)、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12个月,观察组血清HBeAg(53.19%,25/47;65.96%,31/47)均高于对照组(27.66%,13/47;31.91%,15/47),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及CD4+/CD8+值均高于对照组,而CD8+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诺福韦联合胸腺肽肠溶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显著,提升了患者的血清HBeAg,且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替诺福韦 胸腺肽肠溶片 乙型肝炎e抗原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干扰素在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患者微波治疗中的应用及对改善临床症状促进HPV的作用。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3名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患者,分为对比组(26名)和实验组(27名)。对比组行微波治疗,实验组行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对比组中19名治愈(73.1%),5名有效(19.2%),2名无效(7.7%);实验组中20名治愈(74.1%),7名有效(25.9%)。实验组临床有效率100.0%(27/27)显著高于对比组92.3%(24/26)。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干扰素 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 微波 转阴率
  • 作者: 叶颖子 卢燕鸣 许普 陆春梅 陈轶维 胡会 范巧玲 张晓艳 王立波 俞蕙 张婷 周建国 周文浩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儿科杂志》 2022年第12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科,上海 20110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儿科,上海 20111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110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上海20012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消化感染科,上海 20006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上海 200062,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液科,上海200127,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呼吸科,上海2011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儿病毒核酸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以2022年4月7日至5月19日在上海市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部院区)收治的189例3~14岁新冠肺炎患儿为队列人群,按照疫苗接种情况分为未接种组和接种组,总结分析患儿年龄、性别、分型、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或χ²检验。对疫苗接种情况和病毒核酸时间相关性进行Cox混合效应回归模型分析。并对未接种组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儿未接种疫苗原因。结果189例3~14岁新冠肺炎患儿中男95例(50.3%)、女94例(49.7%),年龄5.7(4.1,8.6)岁。未接种组117例(61.9%)、接种组72例(38.1%)。接种组年龄大于未接种组[8.8(6.8,10.6)比4.5(3.6,5.9)岁,Z=9.45,P<0.001]。临床表现、疾病分型及检验结果组间比较,除咳嗽症状发生接种组高于未接种组[68.1%(49/72)比50.4%(59/117),χ2=5.67,P=0.017],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曲线及Cox混合效应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接种组病毒核酸时间短于未接种组[8(7,10)比11(9,12)d,Z=5.20,P<0.001;矫正HR=2.19(95%CI 1.62~2.97)]。未接种疫苗原因问卷调查发放115份问卷,收集有效问卷112份(97.4%),其中家长认为患儿不在接种适龄范围(51例,45.5%)及身体特殊情况(47例,42.0%)是未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结论接种疫苗可以有效缩短新冠肺炎患儿病毒核酸时间,应积极制定针对性方案,提高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适龄儿童接种

  • 标签: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接种 Omicron株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分析热毒宁联合奥司他韦治疗病毒性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病毒抗原的影响。方法 70例病毒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司他韦进行治疗, 实验组患者给予热毒宁联合奥司他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效果和病毒抗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清白介素 -2受体( IL-2R)、白介素 -6( IL-6)、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水平分别为( 319.31±35.99) kU/L、( 24.89±13.31) ng/ml、( 1.11±0.78) μg/ml, 均低于对照组的( 374.02±38.13) kU/L、( 38.71±14.23) ng/ml、( 1.85±1.07) μg/m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病毒抗原分别为 97.14%、 91.43%, 均高于对照组的 80.00%、 65.71%, 差异均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热毒宁联合奥司他韦对于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奥司他韦治疗, 能够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 同时病毒抗原较高,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 热毒宁 ;奥司他韦 ;病毒性肺炎 ;血清炎症因子 ;病毒抗原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eduning combined with oseltamivir in the treatment of viral pneumonia and the effect on the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the negative rate of viral antigen.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viral pneumonia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double blind metho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oseltamivir,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duning and oseltamivir. The level of serum inflammatory factors, therapeutic effect and virus antigen turning negativ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IL-2R, IL-6 and TNF - α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319.31 ± 35.99) Ku / L, (24.89 ± 13.31) ng / ml, (1.11 ± 0.78) μ g / ml, respective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374.02 ± 38.13) Ku / L, (38.71 ± 14.23) ng / ml, (1.85 ± 1.07) μ g / ml,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negative rate of virus antig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97.14% and 91.43%,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80.00% and 65.71%) (P < 0.05). 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Reduning combined with oseltamivir on viral pneumonia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oseltamivir alone, which can reduce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of patients, and the negative rate of viral antigen is higher.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method,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奥美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应用于喉咽反流性疾病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唾液胃蛋白酶1、3、4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喉咽反流性疾病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单号组和双号组,各50例。单号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范围为27~77岁,年龄(48.15±2.37)岁;双号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27~78岁,年龄(47.39±1.79)岁。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单号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单纯奥美拉唑治疗,双号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治疗前后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eflux Symptom Index,RSI)、反流体征评分量表(Reflux Finding Score,RFS)评分、治疗1、3、4周后唾液胃蛋白酶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双号组治疗有效率为94.0%(47/50),高于单号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双号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分别为(254.38±11.37)pg/ml、(82.57±7.32)pg/ml,均高于单号组(186.42±12.19)pg/ml、(72.68±8.5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RSI、RF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双号组RSI、RFS评分分别为(6.39±2.51)分、(4.39±2.16)分,均低于单号组(9.13±3.27)分、(6.93±1.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号组治疗1、3、4周后的唾液蛋白酶分别为78.0%(39/50)、90.0%(45/50)、92.0%(46/50),均高于单号组50.0%(25/50)、76.0%(38/50)、78.0%(39/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双号组不良反应发生为4.0%(2/50),低于单号组14.0%(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喉咽反流性疾病临床治疗中联合应用奥美拉唑和莫沙必利优势明显,提升临床疗效的同时改善患者胃动素及胃泌素水平,具有积极参考意义。

  • 标签: 喉咽反流性疾病 奥美拉唑 莫沙必利 胃蛋白酶 胃动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拉米夫定对慢性乙肝患者HBV-DNA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确诊为患有慢性乙肝的患者78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照组的38例患者则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每个疗程12周,共治疗4个疗程。然后检测患者血清及PBMC内HBV-DNA

  • 标签: 拉米夫定 慢性乙肝 HBV-DNA 阴转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高度病变患者治疗后HR-HPV(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情况和预后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高度病变患者46例,对所有患者随访至2018年12月,统计患者生存及宫颈癌发生情况,并研究其与HR-HPV的关系。结果治疗后46例患者中,40例HR-HPV,6例持续阳性;2例患者发生宫颈癌,远处转移1例。治疗后患者HR-HPV是否与3年宫颈癌发生、生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有细胞学检验,HR-HPV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更高,其中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高度病变治疗后HR-HPV持续阳性患者死亡和发生宫颈癌风险更高;HR-HPV持续阳性患者发生宫颈癌危险更大,但远处转移危险不会因此增加;HR-HPV阴性患者仍有发生宫颈癌和远处转移风险;相对于细胞学检查,HR-HPV监测宫颈癌发生特异度和灵敏度更高。针对宫颈高度病变治疗后患者开展HR-HPV监测,对于了解和预测宫颈癌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所有患者宫颈癌复发及生存情况,对患者预后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HR-HPV患者≥3年生存94.12%较HR-HPV持续阳性患者的62.50%明显升高,复发5.88%较HR-HPV持续阳性患者75.00%明显降低(P均<0.05)。HR-HPV患者盆腔复发40.00%低于HR-HPV持续阳性患者57.14%,远处转移60.00%高于HR-HPV持续阳性患者42.86%,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宫颈癌治疗后HR-HPV提示患者临床复发及死亡风险可能会降低,HR-HPV检查可以作为宫颈癌治疗后监测疾病复发及预后评估的一项有效方法。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转阴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宜都市陆城城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质量,评价接种效果,提高免疫成功率。方法对2009年1-12月宜都市陆城区出生的1岁以内的婴幼儿进行卡介苗接种12周后,用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PPD试验)进行卡介苗效果监测及统计分析。结果受验者246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99.9%,接种后12周末PPD阳91.06%,卡痕为96.75%,卡疤平均直径为5.93mm,结素反应平均直径8.92mm。结论通过结素试验表明宜都市陆城城区卡介苗接种及接种后结核菌素阳均达到满意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卡介苗 卡疤率 阳转率
  • 简介:点拨·提示光影的变化,是西方印象派画家们孜孜追求的一种境界;阴阳的交替,是我国古代哲学家认知世界的一个理念。本文作者杨绛用印象派画家的眼光探讨阴阳变化这样一个严肃的哲学命题。作者开篇描写了一幅大自然明暗对比、阴阳交替的画面,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对“”的喜爱之情,表达了这样的哲理:万事万物都有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有明就有暗,有就有阳,阴阳交替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接着文章选取了木头、石头、山、烟、云、夜等事物,用细腻的笔法描写它们的“”的特点。

  • 标签: 印象派画家 事物发展 认知世界 哲学命题 明暗对比 阴阳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上海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鼻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22年4月25日至6月8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定点救治医院)因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住院的177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资料。根据患儿胸部影像学表现分为轻型、普通型组;按感染年龄将未接种疫苗患儿分为<3岁、3~<18岁组;根据疫苗接种情况将3~<18岁患儿分为未接种、接种1剂次、接种2剂次组。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77例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中男96例、女81例,发病年龄3(1,6)岁,病毒核酸时间为(10.3±3.1)d。轻型138例、普通型39例。3~<18岁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适龄儿童中未接种疫苗55例、接种1剂次5例、接种2剂次36例。接种2剂次疫苗患儿末次疫苗接种时间≤6个月比>6个月病毒核酸时间更短[(7.1±1.9)比(10.8±3.0)d,t=-3.23,P=0.004]。单因素分析显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时间受未接种疫苗患儿年龄、基础疾病、消化道症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的影响(t=3.87、2.55、2.04、4.24、3.51、2.92,F=16.27,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β=-0.33,95%CI -0.485~-0.182,P<0.001)、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剂次增多(β=-0.79,95%CI -1.463~-0.120,P=0.021)是患儿病毒核酸时间缩短的保护因素,淋巴细胞比例减少(β=-0.02,95%CI -0.044~-0.002,P=0.031)、有基础疾病(β=1.52,95%CI 0.363~2.672,P=0.010)则是患儿病毒核酸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细胞比例减少、有基础疾病的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患儿病毒核酸时间长,年龄增长、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剂次增多患儿病毒核酸时间短。

  • 标签: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病毒,核酸转阴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高度病变患者治疗后HR-HPV(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情况和预后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宫颈高度病变患者46例,对所有患者随访至2018年12月,统计患者生存及宫颈癌发生情况,并研究其与HR-HPV的关系。结果治疗后46例患者中,40例HR-HPV,6例持续阳性;2例患者发生宫颈癌,远处转移1例。治疗后患者HR-HPV是否与3年宫颈癌发生、生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有细胞学检验,HR-HPV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更高,其中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高度病变治疗后HR-HPV持续阳性患者死亡和发生宫颈癌风险更高;HR-HPV持续阳性患者发生宫颈癌危险更大,但远处转移危险不会因此增加;HR-HPV阴性患者仍有发生宫颈癌和远处转移风险;相对于细胞学检查,HR-HPV监测宫颈癌发生特异度和灵敏度更高。针对宫颈高度病变治疗后患者开展HR-HPV监测,对于了解和预测宫颈癌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肿瘤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对患有结核病患者治疗中实施短程疗法予以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痰菌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结核病患者为调查目标,样本选取量为164例,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常规组纳入患者82例,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82例予以短程疗法予以治疗,之后评价分析各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痰菌情况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组(P值均<0.05)。结论:针对患有结核病患者实施短程疗法予以治疗,其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短程疗法 结核病 痰菌转阴情况 效果 影响
  • 简介:地球,月亮绕着地球,地球绕着太阳,大家都在

  • 标签: 地球 月亮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