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原子钟存在频率的漂移,这种漂移主要由内部器件造成,包括由量子结构造成的频率漂移、相检及运放造成的漂移等。分析被动型氢钟的频率漂移首先需要判断其主要噪声类型,其次选择合适的拟合方法计算漂移率,再用实验验证该拟合方法的可行性。

  • 标签: 被动型氢钟 频率稳定度 频率漂移 噪声类型
  • 简介:表工的"SFA--LF"项给出100kHz天波场强从事件开始至极大时的改变量,单位dB:"+"、"一"号分别表明场强的增大及减小。显然,若对同一事件给出符号相反

  • 标签: 校频 天波传播 改变量 大时 地波传播 跟踪点
  • 简介:1991年,我们利用欧洲VLBI网的Crimea、Torun、Westerbork、JodrellBank和上海25米射电望远镜在327MHz的频率上对3C345进行了VLBI联测。数据的视频信号相关处理是上海天文台的三台站VLBIMKⅡ相关处理系统上完成的。条纹搜索有采用通用的变化迁尺和条纹频率方法。结果成功地搜索到它们的条纹,其中上海-Crimea以及上海-WSRT两条基线的干涉条纹也成功的搜索到。我们所采用的成图软件是CALTECHVLBI程序,其中包括相位校准和幅度校准。以点源模型作为混合图迭代的初始模型。开始时只做相位校准,因为在重新恢复射电图象时,相位比振幅更为重要,直到相位拟合好时再做振幅校准。在成图过程中,使用抑制(u,v)数据法,即开始时只用总数据的1/3,即长基线数据进行成图:从自校准(AMPHI)、傅里叶变换(INVERT)到洁化(CLEAN),先找出最致密的部分,重复做二个循环得到较稳定的收敛结果,再由基线的长至短逐渐放开短基线的数据,找出扩展部分的结构。再重复上述过程做一遍,与此同时CLEAN的参数LOOPGAIN由0.4逐渐变小至0.1,最后得到终图。成图结果如图1所示,CLEAN波束为60×20(mas),PA4°。图中最大的流量为1.884Jy/beam,r.m.s残差为0.0154Jy/beam。图1中的结构显示在PA-130°方向上有所拉长,这与毫角秒尺度的喷流方向基本一致,而且这喷流有点象边缘增亮的,这可能说明喷流运动到这个尺度上(接近40mas)受到外部介质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偏传。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测来加以证实。

  • 标签: 射电源结构 VLBI观测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喷流 视频信号
  • 简介:氢脉泽的支持电子学系统是氢脉泽频率标准中子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脉泽的热控制、磁场控制、氢压以及调谐控制。本文将介绍上海天文台新近研制成功的新氢脉泽(H7)的支持电子学系统的各控制部分的设计思想及特点。

  • 标签: 氢脉泽频率标准 磁场控制 氢压 热控制 调谐控制
  • 简介:扼要介绍了几种针对高精度频率源(氢钟)的频率稳定度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结构,并给出了部分指标。其中,双混频时差法测试仪精度可达2×10-13/s,周期法测试仪精度可达1×10-13/s。

  • 标签: 频率标准 原子钟 氢钟
  • 简介:一种用来装备中国VLBI网络的新型氢脉泽标准已在上海天艺台研制成功。这种新型氢对标准是一种的可靠的和可搬运的小型氢钟。本文将描述它的机械和电子学设计特点,并与上海天文台早期制造的氢钟进行了详细的比较,文章给出了新的小型氢钟的初步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稳定性能。并且展示了这种新型氢钟在制造过程中的一些照片。

  • 标签: 氢脉泽频率标准 上海天文台 设计 氢钟 稳定性
  • 简介:利用依巴谷暂定星表(H37)为统一参考架解算出的地极坐标序列的POLE95序列,分析了地极价值的长期变化、Markowitz变化和其它低频变化。从两个序列得到地极移动长期漂移速度的平均值为3.86mas/yr,方向为西经82°.7;对Markowitz波动的分析表明,其周期约为25-30年,周期和振幅的变化程度分别为10%和40%。

  • 标签: 地极坐标 地极移动 长期极移 依巴谷暂定星表 漂移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