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清代诗人吴雯的一件传世书法作品—《送道冲之粤东》为切入点,结合文献,考证其诗受赠者道冲的生平家世,收集散见于各种史籍中的氏记载,力图以还原一个距今300多年的湮没无闻的士人生平为标本,尝试进行艺术史研究和文献笺注学的关联考证。

  • 标签: 吴雯 徐道冲 徐嘉炎
  • 简介:本文在分析宜昌万福垴遗址出土甬形制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部分出土和传世甬的资料及研究成果,对万福垴遗址的甬铸造年代及铭文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万福垴遗址 甬钟 年代 铭文
  • 简介:宁县普照寺金贞元铜钟和庆城慈云寺金泰和铁所铸铭文可补地方文史。宁县普照寺金贞元铜钟铭文引用《付法藏因缘传》和《湘山野录》中的两个佛教故事说明铸钟的重要性。庆城慈云寺全泰和铁所铸铭文具名县内外镇、村、庄、社、寺等30多个佛教机构,施主近800人,在行政上几乎涵概了县境内所有地域。这些村镇名称是我们今天研究古地名演变的绝好资料,多数地名为现今延用,相当一部分则失考,有待进一步研究。

  • 标签: 金贞元铜钟 金泰和铁钟 《付法藏因缘传》 《湘山野录》 《八大菩萨曼荼罗经》 庆阳府彭原县盈倉广济院
  • 简介:<正>为了庆贺中舒教授诞辰九十周年,由四川大学,四川省社科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中舒教授学术思想讨论会”于一九八八年十月十七——十九日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十余名学者出席了大会,与会者通过对先生在先秦史,古文字、考古学、明清史、四川地方史等方面的研究回顾,一致认为先生学问渊博,学术渊源于桐城派的朴学和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在马

  • 标签: 徐中舒 讨论会 学术思想 教授 成都 四川大学
  • 简介:1978年至1979年,江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江西省东北部的贵溪县西南鱼塘乡仙岩一带清理了一批春秋战国时期的崖墓。经考证,确定其族属为古越族,其考证论点基本依据有四:第一,断发纹身。因为在发掘的14座墓葬中,79M2第四号棺内一男性死者头骨右侧放置有一束长约5厘米的头发;第二,干栏式建筑。清理的37副棺木中有两副屋脊形棺木;第三,信奉蛇图腾。出土的数十件陶器中有一二件陶坛肩部装饰为一扁曲形状的贴耳,另有米筛纹陶瓷装饰(谓蛇皮花纹),故此推测系古越族蛇图腾象征;第四,当时江西境内主要生活着古越族的一支——“干越”。多年来,我对这批崖墓的墓主族属存有几点疑窦:第一,崖墓出土文物自成系统,有

  • 标签: 墓主 族属 江西省东北部 考古工作者 越族 春秋战国时期
  • 简介:顿悟者的愉悦──政夫先生藏石雕菩萨头像观后汤池在海峡两岸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大潮汹涌的时刻,台北艺术收藏家政夫先生将新近收集的一件北魏石雕菩萨头像带到北京,慨然借给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展出,供大陆同胞观赏研究,这是一桩意义深远的文物交流盛事,我表示热...

  • 标签: 石雕 佛教造像 菩萨 北魏前期 中国古代 文化交流
  • 简介:本文回顾了几十年来探索夏文化、早商文化的历程及突破,并对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学术研究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

  • 标签: 田野考古 探索夏文化 “夏墟” 学术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