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其致病机理主要有A-β毒性学说、线粒体功能改变、tau蛋白、中间神经元及网络异常、基因突变、突触损伤、趋化因子等,但其主要致病机理至今仍不清楚。结果:目前有很多资料支持AD上述发病机制,其发病机制可能涉及多个理论、分子信号通路,主要包括A-β、tau蛋白和突触异常,各个机制之间共同推动神经元的变性。结论:本文综述了AD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将来的研究需要充分揭示其多种发病机制之间的联系,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症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原纤维缠结 机制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介绍了各种酸性氧化电位水(EOW)的物理性质、储存条件、应用条件对抗菌效果的影响,对EOW的抗菌机理进行了梳理概述。

  • 标签: 酸性氧化电位水 抗菌机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痤疮,中医称之为“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囊肿型痤疮与寻常痤疮相比具有病程长、易复发的特点, 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现代西医治疗囊肿型痤疮以口服异维A酸为主要治疗途径,但异维A酸存在皮肤或黏膜干燥、脱屑等副作用,并且有明确的致畸作用;李领娥教授采用火针、复方黄柏涂剂及痤疮净胶囊三联疗法联合治疗囊肿型痤疮,起到消肿止痛、祛腐生肌的作用,从根本上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标签: 囊肿型痤疮 三联疗法 火针 复方黄柏液涂剂 痤疮净胶囊
  • 简介: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ESBLs)的菌群分布及耐药现状。方法临床分离的G-杆菌采用VITEK32和双纸片法检测ESBLs,NCCLS2008作药敏试验。结果大肠杆菌和克雷伯菌等产Es—BLs菌的检出率为43.8%和37.16%,产ESBLs的G-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加强产ESBLs菌感染的控制,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Β-内酰胺酶类 抗药性 多种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与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检测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抗原的比对,评价本实验室通过兰染色查芽孢杆菌预测艰难梭菌感染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南京梅山医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77份,分别采用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和兰染色查芽孢杆菌法两种进行检测,最后SPSS10.0进行分析。结果 177份粪便标本中,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查出抗原阳性同时兰染色查见芽孢杆菌的占65份,试剂盒抗原阴性且同时兰染色未查见芽孢杆菌的有86份,存在差异26份。以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的结果为标准,得出兰染色法查芽孢杆菌预测艰难梭菌的敏感度为78.31%(65/83),特异度为82.69%(86/104),阳性预测值为78.31%(65/83)和阴性预测值为91.49%(86/94)。结论 兰染色查芽孢杆菌预测艰难梭菌存在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试剂易于购买、成本低,不用担心标本量少试剂过期,对于基层条件受限的实验室还是可行可推广的,对于条件好的实验室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辅助检测方法。

  • 标签: 艰难梭菌,芽孢杆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检测,革兰染色
  • 简介:目的评价头孢硫脒与阿米卡星联合对于临床分离的90株兰阳性球菌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测定不同浓度组合对90株临床分离的兰阳性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判定联合效应.结果表明二者联合用药后,头孢硫脒和阿米卡星对于90株兰阳性球菌的MIC显著降低,抗菌作用显著增强.基本表现为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占96.6%,并以协同作用为主,占76.6%,无关作用较少,占6.6%,无拮抗作用.结论头孢硫脒与阿米卡星联合应用后,对于90兰阳性球菌抗菌作用显著增强,并基本呈协同和相加作用.

  • 标签: 革兰阳性球菌 头孢硫脒 阿米卡星 临床分离 联合药敏 抗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MicroRNA-101在尘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活化中的作用,为尘肺的二级预防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方法 通过细胞及体外实验初步探讨MicroRNA-101在SiO2粉尘诱导肺纤维化中的调节作用。实时定量PCR实验检测细胞MicroRNA-101、Co1 I mRNA表达以及肺组织MicroRNA-101表达;WB实验检测细胞以及肺组织Co1 I蛋白表达。结果 MicroRNA-101在SiO2诱导的尘肺中表达下调,在SiO2诱导的尘肺的细胞模型中高表达MicroRNA-101,可减少Col I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对SiO2诱导的肺纤维化有抑制作用。结论 在MRC-5中过表达MicroRNA-101可有效下调因TGF-β1刺激导致MRC-5合成过多的Col I,抑制过多细胞外基质成分合成,为尘肺的二级预防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 标签: []MicroRNA-101 尘肺 肺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复发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渐趋低龄化,尤其以白领阶层为主,可能与不良生活方式及工作环境有关,例如过度使用电脑、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等。椎动脉型颈椎病在颈椎病中虽不是最严重的一种,却是发病机理最为复杂的一种类型,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方法通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进行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结果由于椎动脉的特殊解剖结构,致使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异常复杂,诸多疗法存在持续疗效不理想,远期疗效不稳定等现状,而且某些疗法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现总结国内外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结论综述如下。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发病机理 综述
  • 简介:摘要:血氧饱和度是判断呼吸系统生理机能的重要参数之一。血氧饱和度可反映受试者机体的呼吸功能,也能从侧面体现出动脉血氧的变化。免疫力是人体最主要的防御机制,有助于人体识别和抵御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病毒、细菌等),新型冠状病毒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了自身的抵抗力有多重要。多项研究表明,免疫力和血氧饱和度密切相关,竹盐可有效改善机体微循环,增加血氧饱和度,为机体修复争取了大量的时间,也大大提高了肌体免疫力。

  • 标签: 钙竹盐 血氧饱和度 免疫力
  • 简介:摘要支气管炎是小儿呼吸道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特别是一岁以内的婴幼儿发病率比较高,各种病原体感染引发支气管炎。小儿支气管炎存在季节性差异,天气比较干燥的秋冬季节是小儿支气管炎的高发期。小儿患支气管炎不仅要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父母还需要做好护理工作,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并且要注意室内的清洁卫生,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不要让宝宝吃刺激性的食物,治疗期间饮食尽量清淡,那么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诱发小儿支气管炎的病因及如何护理。

  • 标签: 小儿支气管炎 呼吸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便秘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成长及日常生活,若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因多器官受到毒害而引发病变、衰竭而危急生命,经过多年理论基础和临床操作及运用总结,总结出推拿治疗便秘其学术特点,有利于其继承发展,中医推拿治疗是在诊断无误加上治疗当前疗效快,对身体没有副作用,值得加以推广。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本研究组原创的原位合成短流程专利技术,结合制备方案和工艺参数优化,研制出了具有高度WC特征晶面取向分布的WC-Co硬质合金块体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和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方法对所制备的硬质合金材料的物相组成、取向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表征研究,同时对WC特征晶面取向分布形成机理从粉末物相组成和烧结过程参数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WC晶粒呈现明显的板状晶,硬质合金块体在垂直于烧结压力方向上具有WC晶粒基面(0001)择优取向分布,在平行于烧结压力方向上,基面面积分布比例明显减少,相应的出现了WC晶粒柱面(10-10)的择优取向分布。粉末中缺碳相含量和烧结过程中辅助压力的大小对最终制备的合金块体WC晶粒的取向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缺碳相在烧结的过程中进一步碳化形成板状WC晶粒并在压力的作用下趋于基面垂直于压力方向分布为块体中WC特征晶面取向分布的主要形成机制。

  • 标签: EBSD 基面择优分布 硬质合金 板状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接触性电烧伤的致伤机理以及急诊治疗的原则。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30例,时间范围2019年9月份至2023年9月份,回顾性分析这30例接触性电烧伤患者的致伤机理以及急诊治疗的原则,有利于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促进患者的恢复。结果:30例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治愈率为100.00%;有3例患者出现了创面感染;2例患者创面不愈合,1例患者进行了植皮治疗。结论:对于出现接触性电烧伤的患者通过有效的分析致伤的机率,明确治疗的原则,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减少患者出现创面感染的机率。

  • 标签: 接触性电烧伤 致伤机理 急诊治疗 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对管花肉苁蓉在缓解体力疲劳方面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选择160只雄性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将复方管花肉苁蓉片人体推荐量作为依据,将所有小鼠划分为4组,每组均40只,对于各组,再分别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以及正常对照组,每组均10只。对所有小鼠持续应用复方管花肉苁蓉片30d,对小组负重游泳持续时间、血清尿素、肝糖原含量以及血乳酸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在对4组小鼠应用不同剂量复方管花肉苁蓉片后,根据试验分析,将高剂量(1.000g/kg·bw)复方管花肉苁蓉片用量小鼠与对照组小鼠进行对比,小鼠负重有用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同时,小鼠肝糖原储备量明显增加,同时小鼠运动后,血清尿素水平比较低。另外,通过对不同小组小鼠血乳酸曲线下面积进行对比,各组差异部显著。结论:管花肉苁蓉可有效发挥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开发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管花肉苁蓉 抗疲劳作用 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