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血管内治疗对于多种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成熟的微侵袭治疗手段。过去的几十年见证了神经血管内治疗领域的巨大进步,这些技术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血管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等,技术日趋完善。近年来神经血管介入治疗技术日新月异,2003年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internationalsubarachnoidaneurysmtrial,ISAT)和未破裂颅内动脉瘤国际研究(internationalstudyofunrupturedintracranialaneurysms,ISUIA)的结果影响了世界,已经在治疗动脉瘤的医生中产生热烈辩论。

  • 标签: 经血管介入治疗 微创神经外科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神经血管内治疗 颈动脉海绵窦瘘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仔细探究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神经肌电图诊断及预后评估。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1 月收取的 40 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的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检查,后者应用神经肌电图诊断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 经过研究显示得知,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要高于对照组,其数据分析有显著的差异。在具体的监测结果上要和后续病情随访上,神经肌电图的诊断结果都要高于常规的诊断。 结论 神经肌电图对于周边神经损伤诊断具备重要价值,可以提升诊断率,降低误诊率,通过神经损伤后神经电生理来改变整体的判断结果,之后根据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治疗方式,从而值得临床的推广和采纳。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肌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针灸护理干预后,肚脐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入院就诊先后顺序的方式,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样本数量为40例。之后将其分成两个组别,一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并设为对照组(20例),另一组患者采取针灸护理干预并设为观察组(20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面神经麻痹患者提供护理工作时,采用针灸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面部神经功能,护理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针灸护理干预 面神经麻痹 面神经功能 恢复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神经内科神经肌电图检查时不同护理模式的影响。方法:2020.4-2021.10,选取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的100例患者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采用基础护理的50例是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的50例是观察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疼痛程度轻、检查配合度大,数值显示(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时应用优质护理,可减轻检查疼痛,提高检查配合度,效果显著。

  • 标签: 神经内科 神经肌电图检查 优质护理 基础护理 疼痛程度 检查配合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CBL教学法是一种“以病例为基础”(case-based learning)的现代教学方法,又称之为案例教学法。它主要是在临床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医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学习和讨论,并运用涵盖该主题知识点的典型临床病例进行互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医学教育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于网络信息化平台的CBL教学法更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和主动作为,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lecture-basedlearning,LBL)教学法相比,更能够强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批判式思维和开放性探索的能力。

  • 标签: 神经病学 教学法 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 网络信息化平台
  • 简介:目的研究雷帕霉素对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TRALI)和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PALI)的SD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p65(NF-κBp65)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1(STAT-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分别为TRALI组、APALI组、雷帕霉素干预TRALI组、雷帕霉素干预APALI组、雷帕霉素干预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NF-κBp65和STAT-1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雷帕霉素对TRALI、APALI在mTOR相关细胞凋亡过程的干预作用。结果相比正常对照组,TRALI及APALI组大鼠肺组织NF-κBp65和STAT-1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5),且APALI组下降程度比TRALI组更明显(P〈0.01);雷帕霉素干预后,TRALI组NF-κBp65和STAT-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TRALI组比较均进一步下降(P〈0.01),而APALI组和对照组下降则不明显或无变化(P〉0.05)。结论应用雷帕霉素干预治疗TRALI大鼠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其肺损伤的程度,而雷帕霉素对APAL大鼠则影响作用有限。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输血 胰腺炎 基因 NF-ΚB P65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HLA-G基因3’非编码区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ofScience、EMbase、CBM、CNKI、WanFangData、VIP,收集2012年5月以前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妊娠妇女及其配偶、后代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组父亲与子代的HLA-G+14bp基因单倍型频率以及父亲+14bp/+14bp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子代HLA-G14bp基因单倍型频率低于正常妊娠组。其合并OR值及其95%CI分别为1.42(1.10,1.84)、1.54(1.25,1.90)、2.00(1.19,3.38)、0.67(0.54,0.82)。子痫前期组子代+14bp/+14bp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4bp/14bp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OR=1.75,95%C(I1.11,2.77);OR=0.57,95%CI(0.41,0.81)]。子痫前期组,母(-14bp/-14bp)/子(-14bp/-14bp)基因型配伍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OR=0.52;95%CI(0.31,0.85)],而母(+14bp/-14bp)/子(+14bp/+14bp)基因型配伍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OR=3.77;95%CI(1.40,10.11)];父(-14bp/-14bp)/子(-14bp/-14bp)基因型配伍频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OR=0.33,95%CI(0.15,0.75)]。结论父亲和子代HLA-G14bp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存在相关性,母子基因型配伍分析可为子痫前期病因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新线索。

  • 标签: 子痫前期 HLA-G 多态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背景:面神经周围性损伤后,首先涉及其中枢神经元轴突的逆行性反应,神经能否再生则取决于神经元胞体的存活及功能状态。目的:检测面神经损伤后,面神经核中神经型钙黏附分子和胎盘型钙黏附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模型组(n=48)和对照组(n=8)。模型组兔建立右侧面神经压榨损伤模型。模型组分别于损伤后1,4,7,14,21,28d各取8只兔进行检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兔右侧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中神经型钙黏附分子和胎盘型钙黏附分子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对照组兔右侧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中无神经型钙黏附分子或胎盘型钙黏附分子标记的阳性神经元。模型组兔右侧面神经核运动神经元中存在神经型钙黏附分子和胎盘型钙黏附分子阳性神经元,2种阳性神经元数量均在第14天时达到峰值。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损伤后4-28d兔面神经核中神经型钙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损伤后1d时兔面神经核中胎盘型钙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损伤后7-28d时兔面神经核中胎盘型钙黏附分子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提示面神经损伤的早期即出现2种分子的阳性表达,其中胎盘型钙黏附分子的表达自神经损伤后一直存在,而神经型钙黏附分子表达时间相对较短。在面神经损伤时,面神经核中神经型钙黏附分子和胎盘型钙黏附分子均表达增加,说明面神经再生可能与黏附分子的高表达有关。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神经型钙黏附分子 胎盘型钙黏附分子 面神经核 信号转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灶性运动神经元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多灶性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以及肌电图的检查。结果运动神经其传导速度有不同程度的减缓。结论神经电生理的动态特点可部分反映其疾病的转归。

  • 标签: 多灶性 运动神经元病 神经电生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临床麻醉中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09-2014.09期间在我院ASAI-IV级择期手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下肢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上肢应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臂丛肌间沟/腋路阻滞。结果上肢感觉起效时间范围为1-5分钟,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范围为15-30分钟,完全阻滞时间范围为20-30分钟;下肢感觉起效时间范围为1-8分钟,BromageI级运动阻滞时间范围为10-15分钟,III级运动阻滞时间范围为15-30分钟。上肢术后镇痛时间(526.4±152.1)分钟明显短于下肢的(627.3±119.5)分钟,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麻醉中通过神经刺激器定位神经阻滞具有显著效果,且定位准确,镇痛效果良好,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神经刺激器 定位 神经阻滞 麻醉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07-02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RLN)、喉上神经(SLN)的保护方法,以避免或减少术后永久性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对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6月—2014年11月行甲状腺精细化操作手术治疗1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104例,年龄9~78岁。行甲状腺全切54例,甲状腺腺叶切除58例,甲状腺腺叶切除+对侧部分切除29例;其中二次手术者10例,行Ⅵ区清扫者18例。术中RLN显露者121例,未显露者20例。结果本组14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RLN暂时性损伤5侧,占2.56%(5/195),给予激素、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并配合发音训练,3个月内神经功能均恢复正常;其中RLN显露组占2.5%(3/121),未显露组占5%(1/2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6,P〉0.05)。无一例并发RLN永久性损伤和SLN损伤。结论熟悉RLN、SLN与甲状腺的正常解剖与变异情况,应用被膜解剖技术精细操作,术后可以避免神经的永久性损伤。一旦发生神经损伤,及时给予对症处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并发症 喉返神经损伤 喉上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肢手术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例49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超声引导,研究组患者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仪定位引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神经阻滞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引导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起效快,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 神经刺激仪 定位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