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1 个结果
  • 简介:精神科护士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服务对象是精神病人。她们工作面对着各种类型的精神病人,精神常会高度紧张,极易发生心理问题。分析精神科护士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她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维持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是精神科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 标签: 精神病学 心理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被针刺伤的情况,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采用问卷方法调查护士在治疗操作环节中被针头刺伤的有关情况。[结果]被调查的123名护士中,111名曾发生过针刺伤。[结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应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 标签: 针刺伤 护士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来针对性的制定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护士 19名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应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护士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所调查的 19名护士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发生的接触血液和体液以及分泌液等类似的事件有 35例,另外还有 2件锐器伤时间以及 0件护理纠纷投诉事件。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负责日常护理工作的手术室护士在防护意识和皮肤黏膜受到损伤之后的防护意识大都存有一定程度的不足。结论:考虑到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并且在医疗护理风险方面的意识大都比较低,所以相关医院要适当的对这些手术室护士的防护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和有效的培训。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医疗护理风险意识 危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医院消毒供应室是传染物品的集中地,是医院无菌用品的供应站,也是接触高危器械的高危场所,有较高的职业侵害风险,护士作为高危人群,如何增强护士的防护效果,保证人员安全以及工作的稳步进行,对于护士职业危害以及防护进展予以探究。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职业危害 防护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院前救护中如何做好锐器伤的防护工作。方法 利用回顾分析法,以2019年6月~2021年5月咸阳机场医疗急救科院前急救的350例患者为对象,分析急救运送途中可能发生锐器伤的危险因素和采取的相应防护措施。结果 发生锐器伤4例,发生率1.14%。讨论 院前救护中通过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行为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必要的,从而也保障了医护的身心健康。

  • 标签: 锐器伤 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目的:讨论预防性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行骨科手术且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65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术后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下肢段,脊柱、上肢次之;手术等待时间7~15d感染率最高,16~30d感染率次之,1周内接受手术的患者感染率最低。手术等待时间与感染率正相关。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3.75%)较对照组(69.70%)更高。结论:若要最大限度的降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就需高度重视围术期预防性护理,任何护理行为均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手术室及病区管理,尽可能消除术后感染高危因素。

  • 标签: 骨科;术后感染;预防性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消毒供应室常见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辐射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几种,然后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旨在对消毒供应室的护士工作安全性进行提升。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归纳野外训练中被红火蚁咬伤患者,特别是伴休克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效救治措施,及如何防护其咬伤。方法 对2015年1月~2020年1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12例红火蚁咬伤,其中6例伴休克患者,进行回顾研究,分析其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过程。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以风团、红斑皮疹为主,同时伴有脸色苍白、四肢湿冷、心率增快、脉压减小等休克体征,经扩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过敏等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红火蚁咬伤后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避免过敏性休克进一步加重出现生命危险,加强野外训练时的生物防护

  • 标签: 红火蚁咬伤 过敏性休克 救治 防护
  • 简介:摘要:大隐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大隐静脉扩张能形成蚯蚓状迂回,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下肢坠胀不适,色素沉着,甚至出现局部缺血营养障碍导致的足踝部皮肤溃疡的发生。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腔内激光闭合术以微创、安全、美观等优点逐渐被临床推广使用。预见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趋势或以往经验,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与反应,制定相应的护理与预防措施。本研究对下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术(EVLT)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护士 下肢静脉曲张现状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预防护理干预的实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4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20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和负面情绪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临床产妇产后出血的同时予以预防护理可减少产后出血量,同时可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预防护理 实施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助产士的职责就是在分娩室帮助产妇分娩,由于产妇分娩中会流出体液、在产妇分娩中可能会遇到难产,医护人员就要选择通过剖宫手术等方式来帮助其娩下胎儿,此时助产士不仅会接触到产妇的体液还会接触一些尖锐的医用器械,这就会造成助产士出现职业损害。为了能够找到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的防护途径,我们对助产士可能遭遇职业危害进行分析。

  • 标签: 产科助产士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化疗药物的危害,探讨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的自我安全防护措施,规范化疗药物的配置,减少伤害。方法:深刻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了解化疗药物的药物致癌性质,掌握对PIAVS工作人员健康危害和防护对策。结论规范要求配置人员进行配置化疗药物的操作,遵循化疗的防护工作原则,认真执行自我安全防护的具体研究内容,可以将化疗药物的职业发展危害降到最低。

  • 标签: ∶化疗药危害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实施预防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严重程度、食欲减退发生率情况以及两组护理后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严重程度、食欲减退发生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P<0.05)。结论:对肿瘤化疗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恶心呕吐的情况发生,满意度极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肿瘤化疗患者 恶心呕吐 预防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具有较强的特殊性,相关过程中工作人员会接触大量可能造成感染的物品,也有可能因为对应的设备和药品而导致自身受到比较严重的伤害,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职业防护尤为关键。本文对消毒供应室的职业危害特征和防护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实际工作形成帮助。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通过对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相关防护措施的研究和探讨,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暴露问题的解决方案。本研究对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安全性和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诊科护士,职业暴露,防护措施,职业安全,患者健康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病因,并对家庭预防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在2021年08月至2022年08月,从我院所有的小儿高热惊厥病患儿中随机选取100例,均满足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条件,对所有患儿进行病因检测,同时探究家庭预防护理措施。结果:所有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病因中贫血占比为37.00%(37/100),因感冒发热造成的高热惊厥患儿占比为28.00%(28/100),因患儿存在窒息史发病的有16例,占比为16.00%,其他病因有家族病史、免疫功能异常和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分别有9例(9.00%)、6例(6.00%)、4例(4.00%)。结论:在小儿高热惊厥病因中,贫血和感冒发热造成的较多,针对病因进行正确的家庭预防措施,以降低小儿高热惊厥出现次数。

  • 标签: 小儿;高热惊厥;病因;家庭预防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