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在体现医院步入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新、尖技术发展的今天,医疗安全仍是各家医院、各个专业的立足之本。作为高风险的麻醉专业医生,在当今复杂的医疗环境中,承担了保障手术患者术中乃至术后的医疗安全重任。如何做好我们的日常工作?不断提高麻醉质量,使我们的工作得到患者及术者的肯定?同时又能够保护好医护人员免遭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 标签: 麻醉管理 临床 医疗安全 麻醉专业 医疗环境 保障手术
  • 简介:心律失常(arrhythmia)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心病为多见。外科手术病人合并冠心病、心肌病和风心病者日益增多,围术期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近年来由于基础研究的深入和新药问世,在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方面已有较大进展。

  • 标签: 心律失常 临床治疗 冠心病 风心病 外科手术病人 围术期
  • 简介:输血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但输血又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如何减少不必要输血,促进临床合理用血发展,本文将从合理输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合理输血 成分输血 自体输血
  • 简介:为提高华东地区麻醉学术水平,交流国内外麻醉学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为提高基层临床医师对麻醉学的认识和诊治水平,促进多方合作,华东地区麻醉学协作委员会与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分会定于2011年5月20日~5月22日在上海市联合召开”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会议暨2011年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年会”,会议将授继续教育项目Ⅱ类学分。

  • 标签: 华东地区 麻醉学 上海市 医学会 会议 年会
  • 简介:为提高华东地区麻醉学术水平,交流国内外麻醉学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为提高基层临床医师对麻醉学的认识和诊治水平,促进多方合作,华东地区麻醉学协作委员会与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分会定于2011年5月20日~5月22日在上海市联合召开”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会议暨2011年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年会”,会议将授继续教育项目Ⅱ类学分。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的麻醉学专家教授与会作精彩演讲,同时进行大会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

  • 标签: 华东地区 麻醉学 上海市 医学会 会议 年会
  • 简介:我会定于2015年4月24—26日在江苏泰州召开“中国长江医学论坛—2015麻醉学年会暨江苏省第二十次麻醉学学术会议”,会议除进行学术交流外,还将邀请国内及我省著名专家作专题学术讲座。到会参加学习交流的代表,经考核合格后均可获得相应的省级Ⅰ类继续教育学分。欢迎广大从事相关专业的医技人员踊跃投稿、积极参与!现将会议征文及报名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麻醉学术年会 监护 临床 新技术
  • 简介: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和山东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11年中华医学会全国麻醉学术年会于2011年9月8日至10日在山东济南(山东大厦和南郊宾馆)召开。会议在中华医学会的领导下、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指导下、在山东省医学会和山东省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以及全国各界人士的通力协助下取得圆满成功。

  • 标签: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学术年会 山东省医学会 专业委员会 栏目
  • 简介:许多研究探讨了正在进行抗凝治疗的患者接受椎管内麻醉和疼痛治疗的安全忖。对这类患者的管理重点是:掌握好抗凝药应用时间与椎管内穿刺及导管拔出时机。在对影响凝血药物了解的基础上,这些研究包括服用抗凝药后接受椎管内麻醉的临床研究以及发生了椎管内血肿的个案,都将为临床医生的临床决策给予指导。

  • 标签: 溶栓治疗 疼痛医学 区域麻醉 患者 指南 椎管内麻醉
  • 简介:医学教育分三个阶段:(1)医学生教育:此阶段是医学生全面学习临床医学这门一级学科基本理论的时期;(2)住院医师培养:是医学院毕业生全面学习临床某个二级学科(如麻醉学或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时期;(3)专科医师的终身继续教育。我国的医学生教育已和国际基本接轨。不仅我国每万人拥

  • 标签: 住院医师 规范化培训 医学教育 继续教育
  • 简介:为提高华东地区麻醉学术水平,交流国内外麻醉学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为提高基层临床医师对麻醉学的认识和诊治水平,促进多方合作,华东地区麻醉学协作委员会与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分会定于2011年5E20日~5月22日在上海市联合召开“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麻醉学会议暨2011年上海市医学会麻醉年会”,会议将授上海市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Ⅱ类学分。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的麻醉学专家教授与会作精彩演讲,同时进行大会学术交流和病例讨论。

  • 标签: 华东地区 麻醉学 上海市 医学会 会议 年会
  • 简介: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如反射、散射、折射、衍射和多普勒效应等与人体组织器官声学特性相互作用后产生的信息,并将其接收、放大和信息处理后形成图像或其他数据等,借此进行疾病诊断的成像方法。目前,临床中应用的超声波,其频率通常会设置在2.0-50.0MHz之间。频率越高,分辨率越好,穿透性越低,反之亦然。频率在不断提升,声波分辨率也会逐渐提升,那么就具有更高的图像清晰度,穿透性也就越来越低,也就是说声波的穿透性和分辨率之间是呈反比的。因为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产生超声衰减,在同一介质中,频率越高,衰减越多。因此,在通过超声检查患者的外周神经时,需要以患者的神经解剖结构的特点为基础,合理选择超声波的频率,通过针对性设置,提升超声波的传递效果。比如:对于浅表神经多的位置,就需要使用具有更高频率的超声波,对于深处神经,则需要选择更低频率的超声波。

  • 标签: 超声技术;临床麻醉
  • 简介:病人自控镇痛(PCA)技术已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但有关皮下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subcutaneousanalgesia,PCSA)的报道尚较少。我科在近年将PCSA用于术后镇痛,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皮下自控镇痛 PCSA 病人自控镇痛 PCA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围术期低体温可导致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凝血功能障碍、心脏病及手术伤口感染抵抗力降低等。为预防围术期低体温,常采取加温输液以保持体温,对于预防输液后体温降低,以及引起相关不良反应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加温输液 围术期 临床应用 凝血功能障碍 伤口感染 保持体温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硬膜外注入吗啡预先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研究组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和手术结束前经硬膜外管注入吗啡2mg。术后评估镇痛效果并观察吗啡的副作用。结果:研究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完全无痛率高、术后镇痛时间长,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的副作用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硬膜外预先注入吗啡具有一定的预先镇痛效果,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硬膜外注射 吗啡 预先镇痛 临床研究 妇科手术
  • 简介:危重病人完整的治疗方案中必须包括合理的营养支持;合理的营养支持就是要模式合理,营养物质供给比例和量合理,同时还要提供特殊营养物质。

  • 标签: 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 危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