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药物诱导排卵治疗中发生未破裂黄素化卵泡综合征(LUFS)相关因素。方法对比克罗米酚(CC)及人绝经后促性腺激素(HMG)方案用药前后PCOS患者血清PRL、FSH、LH、E2、T水平,阴道超声检查卵巢形态,分析PCOS患者LUFS发生与基础性激素水平和卵巢形态关系。结果应用CC加用HCG45例,卵泡发育率66.67%,周期妊娠率为22.22%,LUFS发生率33.33%;应用CC无效者,应用HMG方案30例,卵泡发育率高(86.67%),但LUFS和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高分别为36.67%和13.33%,周期妊娠率16.67%。T水平LUFS组高于排卵组,表明LUFS发生与血清睾酮水平有关。周边囊泡型多囊卵巢(PCP)LUFS发生率25%,普通囊泡型多囊卵巢(GCP)LUPS发生率75%。结论普通囊泡型多囊卵巢患者易于发生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可能与患者雄激素水平相对较高,卵巢包膜厚,优势卵泡不是发生在卵巢周边有关。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未破裂黄素化卵泡综合征
  • 简介:目的:讨论研究血液检验用于临床对地中海贫血及缺铁性贫血诊断意义与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血液科地中海贫血患者以及缺铁性贫血患者各20例分为A、B两组,另选取20例健康人血液标本进行血细胞检测。比较三组实验人员血液检验结果以及A、B两组患者检测灵敏度及特异性等指标。结果:三组实验对象血液检测指标比较显示。A组红细胞与地贫/缺铁筛查指标与其余两组存在显著差异;B组血红蛋白、红细胞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其余两组差异较大;A、B组血红蛋白以及平均红细胞红蛋白量与健康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检测血红蛋白指标、平均红细胞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为判断贫血病因提供了准确实验依据。该方法检验贫血类型较为简便且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检验结果,费用较低,对临床用于贫血疾病筛查检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护理 盆底重建术 盆腔脏器脱垂
  • 简介:通过检测母血循环中胎儿细胞产前诊断胎儿基因和染色体异常具有重要临床价值。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胎儿细胞富集技术和高灵敏度单细胞分析技术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胎儿细胞富集主要利用抗转铁蛋白受体抗体和抗血红蛋白抗体进行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或磁珠细胞分选。另外,还有基于植物血凝素方法和自显影分析分选富集胎儿细胞。富集到胎儿细胞可用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引物原位标记等分析。本文重点讨论胎儿细胞富集方法进展及存在问题。

  • 标签: 非侵入性产前诊断 胎儿细胞 有核红细胞 母血
  • 简介:目的比较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血清瘦素水平和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并探讨瘦素是否介导了BMI和子痫前期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为74例子痫前期患者。对照组随机选取自同期在北京协和医院产检孕期无合并症及并发症并最终足月分娩孕妇,共79例。血清瘦素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BMI计算采用抽血时身高和体重。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版。结果子痫前期组BMI为(30.36±4.16)kg/m^2,明显高于对照组(25.92±2.65)kg/m^2,重度子痫前期BMI高于轻度子痫前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9)。子痫前期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是血清瘦素水平在轻、重度子痫前期之间并无明显差别(P=0.900)。随着BMI升高,血清瘦素水平也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earson相关性研究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BMI正相关(r=0.301,P〈0.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瘦素可能是潜在BMI与子痫前期之间介导者(P〈0.001)。结论瘦素及BMI与子痫前期有明显相关性,瘦素可能成为子痫前期有效预测和筛查指标。

  • 标签: 子痫前期 瘦素 体重指数
  • 简介:先天性子宫畸形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畸形类型,可导致一系列妇产科并发症:流产、早产、不孕、胎位异常、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等。目前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是子宫畸形的确诊方法,子宫矫形术多通过宫腔镜来完成。对常见子宫中隔,电切中隔后生殖预后明显改善。对一些少见畸形类型,也有了初步治疗经验,但需要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和总结。

  • 标签: 先天性子宫畸形 分类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以家庭为中心,主动延伸服务,满足孕产妇身心需求,提高产科服务质量,增加社会效益。方法:培训护理人员,建立“围产期保健本”,开办孕妇学校,创建孕妇沙龙,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拓展新生儿服务项目,建立提示卡制度等。结果:开展主动延伸服务,提高了健康教育知晓率、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了剖宫产率,护患关系进一步密切。结论:主动延伸服务,使母婴、医护和社会多方受益。

  • 标签: 主动 延伸服务 孕妇学校 QQ群
  • 简介:目的研究产程不同体位和运动对分娩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收治160名产妇临床资料,按照产程不同体位和运动方式分为干预组(自主体位分娩80名)和对照组(传统体位分娩80名),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分娩结局、产后2h出血量、产程及分娩疼痛评分等。结果干预组产妇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会阴侧切率(分别为86.25%、6.25%、8.75%)与对照组(分别为68.75%、16.25%、2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产程、新生儿出生3minApgar评分、分娩疼痛VAS评分、产后2h出血量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主体位在临床产科使用更贴近产妇心理和生理,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降低出血量,缩短产程,同时减轻分娩疼痛。

  • 标签: 自主体位 传统体位 分娩结局 临床研究
  • 简介:乳房对女性是非常重要形体标志。因肿瘤而被切除一侧或双侧乳房不仅在肉体上,而且在精神上将对女性造成长久创伤。改良根治术后患肢酸痛、淋巴水肿、胸壁畸形等,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伴随着诊疗水平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仅采取乳腺部分切除保乳手术和保乳手术后并用放射治疗保乳疗法越来越多,使一些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

  • 标签: 病理诊断 乳腺肿瘤
  • 简介:目的:通过对胎盘早剥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凝血功能在妊娠晚期监测胎盘早剥意义。方法:对20例胎盘早剥临床资料及新生儿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规律性宫缩,无阴道流血,无胎心异常,而仅发现凝血功能异常,随后因其他产科手术指征行剖宫产时发现胎盘早剥(部分型),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9~10分;7例规律性宫缩,人工破膜发现血性羊水,伴有胎心异常,且发现凝血功能异常,紧急行剖宫产时发现胎盘早剥(部分型),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9~10分;5例规律性宫缩,无阴道流血,未重视凝血功能异常,随后发生胎死宫内3例,另外2例产后因重度窒息转新生儿科治疗;4例因强直宫缩,伴有血性羊水及胎心异常,紧急行剖宫产时发现胎盘早剥(部分型),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7~9分;结论:凝血功能检查在妊娠晚期监测胎盘旱剥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凝血功能 胎盘早剥 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对胎儿各系统异常诊断应用价值。方法产前超声检出胎儿异常,2周内经产前磁共振检查,根据超声与磁共振影像结果用差异性及一致性,分为MRI符合超声诊断、部分符合、补充信息及更正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16例单胎中共有234处异常,总体符合率61.53%(144/234),部分符合率7.27%(17/234),补充信息率17.09%(40/234),更正信息率14.10%(33/234)。结论胎儿MRI与产前超声作为产前筛查胎儿出生缺陷互补影像学检查,当超声筛查受限不利因素或诊断不明确,尤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唇腭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异常可酌情选择MRI评估胎儿病情,为产前咨询和管理以及外科医生手术评估提供依据,最大化减少出生缺陷及改善优生优育。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产前超声 胎儿发育异常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亚型α和βmRNA及蛋白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增生发生发展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7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ERα和ERβ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①正常子宫内膜组ERβmRNA平均表达水平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0.01);②ERαmRNA和蛋白在不典型增生组织表达低于单纯型和复合型增生组织(P<0.05),ERβmRNA和蛋白在这三种类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间没有差异.结论ERβmRNA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增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ERα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发生有关.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 RNA 蛋白 异常表达 ERΒ 雌激素受体亚型
  • 简介:目的:运用电子阴道镜观察在宫颈病变筛查效果。方法:分三组:一组为液基细胞学检查二组为传统巴氏涂片检查三组为电子阴道镜检查。观察三个组在筛查参与的人数及结果。结果:电子阴道镜检查人数远远超过前两者且检查结论相差无几。结论: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筛查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宫颈病变筛查 阴道镜的运用
  • 简介:子宫内膜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妇科肿瘤。自20世纪60年代将孕激素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开始,人们在子宫内膜癌药物治疗这条道路上不断尝试、探索、总结。近些年来,有关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药物治疗有很大发展。本文就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早期 药物治疗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理想种子细胞,在创伤愈合、组织修复和再生中被广泛研究。内源性或外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募集到损伤部位,在局部微环境下诱导细胞迁移、并有利于移植细胞在局部存活、分化成特定细胞,实现愈合、修复、再生功能。这些内、外源性细胞是如何识别、移到受损部位?大量研究显示,一些细胞因子如CXC族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溶血磷脂酸及其受体等细胞因子在干细胞迁移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部分在间充质干细胞迁移起重要作用细胞因子,以更好理解间充质干细胞迁移分子机制。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迁移 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评估舒芬太尼(PCA)联合丙泊酚在烧伤换药镇痛镇静效果。方法:63例烧伤面积10%~50%、深度为浅、深Ⅱ度患者,烧伤72后首次换药时予以舒芬太尼(PCA)联合丙泊酚镇静镇痛。结果:5ug小组使用丙泊酚量比3ug以及1ug小组所使用量少,然而3ug小组使用量却比1ug小组使用量少;使用舒芬太尼总量算下来,3ug和5ug小组比1ug组增多(P〈0.01)。5ug组眩晕发生率显着高于1ug和3ug组(P〈0.01,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负荷量0.25ug/kg之后PCA持续2ug/h,按压泵量3mL(3ug),锁定时间5min,联合丙泊酚镇静用于烧伤病人换药是安全、可行

  • 标签: 舒芬太尼 自控镇痛 镇静 烧伤换药
  • 简介:SOX是近年来备受关注一类与早期胚胎发育有关基因家族,研究发现SOX基因异常改变可作为促癌或抑癌基因参与诸多肿瘤发生发展,子宫内膜癌也存在SOX基因异常改变。由于肿瘤发生机制复杂性和SOX基因作用多样性,SOX基因在子宫内膜癌(EC)进展作用可能不同,本文就SOX基因在EC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SOX基因 子宫内膜癌 促癌基因 抑癌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明胶海绵在减少新生儿二次剪脐术后出血、缩短脐部愈合时间中作用。方法:选出符合条件新生儿208例,行气门芯结扎脐带后,按单双号随机分成2组:明胶海绵加压包扎组(A组)和无菌纱布加压包扎组(B组)。每组104例,两组均于出生后28~33小时行二次剪脐术,术后分别用明胶海绵和无菌纱布加压包扎,观察两组新生儿脐部出血和愈合时间。结果:A组剪脐术后出血例数及脐部愈合时间均少于B组,P〈0.05。结论:明胶海绵用于二次剪脐术,可减少脐带出血并缩短脐部愈合时间。

  • 标签: 新生儿 二次剪脐 出血 明胶海绵
  • 简介:我院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和2010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护理服务,医院及护理部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活动方案,如:床旁工作手册建立和使用、APN排班模式、天使护航卡使用、护士移动武工作站、流程化管理等。其中床旁护理服务执行单有效应用,在优质护理工作申发挥了重要作用。向病人公开了护理服务具体工作,既保证了基础护理有效落实,提高病人满意度,从而对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 标签: 床旁护理服务执行单 应用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论述医学硫酸镁和利托君临床应用。方法:笔者将所有病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施盐酸利托君,对照组施硫酸镁。结果:观察组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延长孕龄长于对照组。讨论:在临床上,采用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显效时间短,疗效确切,同时也具有其副作用。

  • 标签: 硫酸镁 利托君 先兆早产 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