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探讨了图解法界址点坐标改正计算的方法。该方法以实地丈量的界址边长及界址边方位变化最小为约束,进行图解界址点坐标改正计算。实例计算表明,平后的界址边长与实测值一致,并实现了几何图形保真。除界址点坐标精度难以满足地籍调查解析法要求外,界址边长、界址点相对位置关系、宗地面积均能满足地籍调查解析法需要,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图解界址点 边长约束 方位角 平差
  • 简介:摘要燃气输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难点之一便是计量输,在计量贸易方面主要以计量仪表为工具,而计量仪表的作用能否高质量的发挥与计量输的控制效果存在密切的关系,所以在本文之中,主要对常用的几种天然气计量仪表进行了分析,并对燃气输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同时探讨天然气输控制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天然气 计量管理 计量仪表 输差控制
  • 简介:研究了GPS实时精密卫星钟的估计方法,并将实时钟应用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采用自编软件,依据全球均匀分布的IGS参考站实测数据,基于非消电离层组合载波和伪距观测量实现了GPS实时精密卫星钟估计。试验结果表明,自主估计的实时卫星钟与IGS发布的最终精密钟具有较好一致性,互优于0.2ns;用于实时精密单点定位,能够获得静态定位1~2cm、仿动态定位厘米级精度。

  • 标签: GPS 精密卫星钟差 实时 精密单点定位 非差无电离层组合
  • 简介:有限分方法广泛应用于求解许多科技领域所涉及的偏微分方程,高阶显式有限分方法通常用来提高求解精度,已经提出的高阶隐式有限分方法和截断高阶显式有限分方法可用来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而不增加计算量。本文首先计算了针对常规网格上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交错网格上的一阶导数的有限分系数,发现高阶隐式有限分系数中存在一些小的系数。频散分析结果表明:忽略这些小的分系数能够近似维持有限分的精度,但是显著减小了计算量。然后,引入镜像对称边界条件来提高隐式有限分方法的精度和稳定性,采用混合吸收边界条件来减小来自模型边界所不需要的反射。最后,给出了针对均匀和非均匀介质模型的弹性波模拟例子,表明了本文方法的优点。

  • 标签: 隐式有限差分 对称边界条件 高阶精度 截断 吸收边界条件 交错网格
  • 简介:【 摘要】 针对水准网中不同等级测段的整体平问题,提出了 4种常见处理方案,并结合实际项目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给出最佳处理方案。

  • 标签: 水准测量 整体平差 分析
  • 简介:载波相位观测值中的周跳进行探测和修复一直是GPS精密定位数据处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主要讨论基于双频探测的电离层残法,编制了相应程序,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在不同采样率条件下探测与修复周跳效果,针对其探测盲区提出了解决方案。

  • 标签: GPS 电离层残差法 周跳探测与修复 实例分析
  • 简介:在桥梁施工测量中,经常采用测边交会和大地四边形进行控制测量。在测边网平过程中往往使用条件平或间接平的方法,计算相当繁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给测边网平提供了一种新的平方法,在进行简单的测边网(测边交会,大地四边形)平过程中,通过AutoCAD作图,得到边长交会点的坐标,利用不同的交点坐标,取其加权平均值作为交点坐标的最或然值,

  • 标签: 测边交会 网平差 测边网 间接平差 平差方法 平差计算
  • 简介:摘要:汽轮机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化工、船舶等领域。在汽轮机的运行过程中,良好的真空严密性是保证其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实际运行过程中较多汽轮机存在真空严密性的问题,导致能源损耗增加、效率下降以及维护成本增加。因此,研究汽轮机真空严密性的成因及其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深入分析真空严密性的成因,可以为汽轮机的设计和制造、安装、运维提供参考,提高汽轮机的性能和效率。同时,通过探索解决措施,可以降低能源损耗、提高汽轮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运行成本,为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 标签: 汽轮机 真空严密性差 成因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在天然气输送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损耗问题,为此需要准确掌握天然气输送过程中的输控制方法,构建科学的计量系统,以准确的计量仪表展现出具体输,并按照输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天然气计量结果准确性,推动天然气行业高质量发展。输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流体介质输送过程中出现的输出贸易计量值与输入贸易计量值的差值。本文主要对天然气长输管道输分析及控制措施做论述,详情如下。

  • 标签: 天然气 长输管道 输差分析 控制措施
  • 简介:泌阳凹陷是南襄盆地中的一个次级凹陷。在核桃园组沉积时期存在3个主要物源区。根据砂砾岩的成分、碎屑重矿物组合等资料综合分析研究表明核三下亚段沉积时期3个主要物源区的岩性质以变质岩和花岗岩为主,其次为沉积岩,但不同物源区和同一物源区不同沉积时期的岩类型组合有所差异。物源区岩性质的研究对研究砂体储集性能以及沉积相类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泌阳凹陷 核桃园组 物源 碎屑岩组分 重矿物
  • 简介:本文采用“双地震定位法”重新定位了福建数字地震台网正式运行以来发生的水口库区附近的地震,结果表明,记录的地震分二个时段,分别发生于不同的小区域内1999年1月~12底,发生于N26.35°~N26.40°,E118.67°~E118.70°,约5×3km2范围内,震源深度集中在9~10km范围内,整个震源的分布为一近水平的南北展布,具有一定的构造地震特征;2000年初至2005年末,地震主要发生于N26.39°~N26.41°,E118.62°~E118.64°,约2×2km2范围内,震源深度约2~4km,由于记录的地震震级小、个数少、时间跨度大,认为应是浅表应力局部调整的结果。

  • 标签: 水口水库 水库地震 双差定位
  • 简介:摘要:我国燃油加油机市场未来的主要发展应是其准确性,它的高效发展更与消费者以及经营者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相关部门更应负起职责,努力做好检测监察工作。制定有效措施,在生产和实际操作中进行严格监控,使外界的因素尽可能降到最低甚是消除误差。

  • 标签: 燃油加油机 检定周期 计量超差 原因 对策
  • 简介:考虑观测仪器系统参数以及异常观测数据对参数估值的影响,讨论了平中系统参数、重力基准的选择,并采用抗剔除或削弱异常观测数据的影响,采用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试算.

  • 标签: 重力控制网 抗差估计 系统参数 重力基准
  • 简介:采用载波无几何组合和星间单无电离层组合的历元间高次作为周跳检验量,因组合观测值中不包含伪距,其理论噪声与波长相比几乎可以忽略。利用两种组合观测值联合进行周跳探测,可避免各自的探测盲点。将两个载波组合联立进行周跳的求解,由于组合噪声较小,直接取整即可求得周跳的大小。提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周跳探测与修复算法中,由于引入伪距带来的探测能力不强、修复精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对IGS站观测数据模拟周跳探测与修复情况的统计,新提出算法的周跳探测成功率为99%,周跳修复成功率为94%。

  • 标签: GPS 周跳 高次差法 载波无几何组合 无电离层组合
  • 简介:通过总结台站水准测量过程中影响测站高差的常见因素及影响测线高差的常见环境因素,绘制安丘地震台台站水准各测站高差在不同时期的曲线图,分析各测站在不同时期内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各测站高差与整条测线高差的相关系数,来分析探讨各测站高差与测线高差之间的关系,为将来落实异常时提供参考,也有利于研究观测场地的沉降变化。

  • 标签: 安丘地震台 台站水准 测站高差
  • 简介:RTK测量具有实时性好、精度高、速度快等优点,是常规测量所无法比拟的,RTK已经作为快速采集数据与定位的有效工具,但在山区线路测量中仍受到许多限制,尤其是无线电传输距离的限制。详细介绍了基站GPS分系统的特点,并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对其精度和有效距离进行了探讨。

  • 标签: GPS 基站GPS差分系统 GPSRTK 精度检核 地籍测量
  • 简介:利用华北地区1951-2000年80个观测台站的降水、气温的逐日观测资料分析京津唐地区、华北西部、华北中南部和胶东半岛地区降水、蒸发和降水蒸发在1951~1965年、1966-1976年和1977-2000年3个时期年代际变化特征。京津唐地区和华北西部地区夏季降水和降水蒸发从1977年开始减少得比较明显;而胶东地区和华北中南部地区从1965年开始减少,1977年之后减少的更加严重,但4个区域5、6月的降水和降水蒸发却出现明显的增加。分析还指出,胶东地区和京津唐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减少最多。另外还利用欧洲中心(ECMWF)1958-2000年的700hPa风场资料分析了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可能成因,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夏季风在1977年之后明显减弱,造成我国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

  • 标签: 降水 蒸发 降水蒸发差 夏季风
  • 简介:提出了声波正演数值模拟中计算网格间分阶数(精度)的不衔接而引起的边界反射效应问题,采用不同中心网格有限分法求解声波波动方程来验证。数值实例分析表明,同分阶数间不存在任何边界效应,而当差分阶数较低且网格间分阶数递变较大时,边界效应显著,通过缩小差分网格间的递变阶数并提高相应的离散阶数,可以有效压制该边界效应,并保证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可信度。

  • 标签: 差分阶数 模拟精度 边界效应 声波方程 数值计算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道测量的可用手段逐渐丰富,海道测量的应用范围也由传统的保障航海安全,扩展到如国防服务、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划界、海洋资源开发以及科学研究。基于分改正思想的对流层延迟估计方法。首先,以Saastamoinen模型作为先验值,采用精密单点定位技术估算对流层改正量。将天顶延迟的剩余误差作为待定参数,用Kalman滤波估计对流层的残余量;然后,分别估计基准站和移动站的对流层延迟,作为分计算的初值代入分解算模型中,从而求得海上移动站的精确位置。对流层分改正的定位技术改善了移动站的定位精度,其中,垂直方向的精度提高了17.6%。

  • 标签: 海道测量 精密单点定位 对流层延迟 参数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