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生境影响着一个族群的文化类型,居住在坝区和山地的民族因此具有了相应的文化体系和身份标识。作为生境适应的主要表现,生计方式的选择直接反映着族群对于文化建构的能动性,土河村傣族从坝区迁徙到山地的生计变迁和文化模式形成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在迁徙后,传统的捕鱼生计在文化调适中得到延续,在橡胶种植之前的数十年中,他们依然保持着坝区渔民的文化特征,并与周边山地民族形成鲜明的对比。随着生境的变迁,土河村傣族将种植橡胶作为经济行为的主导,以耕种为主的山地民族文化也逐渐出现在其文化体系中,这一文化体系兼具"渔民"与"耕农"的身份特色。可见,在民族地区的社会转型期,族群的能动性——而非地理生态环境,成为文化模式延续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 标签: 山地 生计变迁 文化模式 傣族
  • 简介:摘要基于平衡计分业绩评价原理,本文对农村信用社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包括财务指标的选择、比重分配等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多维度的绩效评价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使农村信用社实现长短期利益、整体与局部利益的均衡,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功能。

  • 标签: 农村信用社 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
  • 简介:根据省政府批准实施的《江苏省统计登记暂行办法》,我省在1996年已初步建立了基本单位统计登记制度,并取得较好效果。但从登记的情况看,还存在不尽人意的问题,主要是基本单位变化快,情况复杂,统计部门缺乏相关的企业变更信息,再加之人员、资金的限制,该项工作很难达到高标准的要求。为了切实做好基本单位调查和年检、登记工作,充分发挥已在我市实施的“江苏省组织机构代码信息管理IC”(以下简称“代码IC”)的作用,笔者设想采用代码IC进行基本单位统计调查和年检、登记工作,用高科技手段来提高统计登记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减轻基层统计的工作量。现将有关事项探讨如下:一、目前代

  • 标签: 组织机构代码 信息管理 代码IC卡 统计登记 年检工作 江苏
  • 简介: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巨大,如何在城市就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问题,是推进城镇化和提升农民收入以及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托达人口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推拉理论”,结合中国农村人口流动实际状况,对托达人口流动模型进行修正,并以此构建多元回归模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农村人口流动的过程中应当加快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大培训“农民工”专业技能的力度;深化体制改革,消除城乡二元分割的制度壁垒,构建城乡衔接的社会福利制度;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镇的有效转移。

  • 标签: 农村人口流动 托达罗模型 推拉理论 逐步回归
  • 简介: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由单一的民族建立起一个政权或王朝,是没有的。秦、汉、隋、唐,以至宋、元、明、清,是多民族国家,人所共知。即以青海境内在历史上出现的政权来说,也是如此。南凉王国(397—414)是以秃发鲜卑为统治民族的包括别部鲜卑、氏、羌、汉族和匈奴族的多民族政权;吐谷浑王国(313?—663)是以慕容鲜卑为统治民族的包括别部鲜卑、氏、

  • 标签: 因俗而治 民族政权 南凉王国 匈奴族 多民族国家 秦、汉
  • 简介:人们面对干旱的反应能力是人类学界值得关注的问题。肯尼亚西北部的图尔纳牧民对干旱极为熟悉。麦凯布认为,在图尔纳人的观念中,干旱是他们参与的生态系统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图尔纳人对干旱爆发的反应深嵌于他们的生活和生态系统中,并且涉及一系列他们在经济和社会组织方面深思熟虑和久经考验的对应策略。灾害的地方应对是灾难研究与人类学地方性知识建构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图尔卡纳 干旱 地方性知识 灾难研究
  • 简介:摘要:云南省东川区拖布镇大石篷沟主要有泥石流、不稳定斜坡、崩塌等。根据2008年东川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分析了地质灾害的主要种类、发育特征以及在行政区划、地层构造上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机制;为有效预防灾害发生和减轻灾害损失,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关键词: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影响因素防治措施拖布镇拖布镇位于昆明市东川区最北部,全镇辖18个行政村,148个村名小组。最低海拔695m(播格勒小河口),是昆明市最低点,最高海拔2600m,高差悬殊1905m,具有立体气候、季风气候两大特点,年平均气温25摄氏度。境内矿产资源丰富,蕴含着大量的金矿、铁矿、铜矿、煤矿等矿产。昆明市东川区拖布镇格勒村大石篷沟,行政隶属昆明市东川区拖布镇格勒村委会。用地区地理坐标:东经103°03′35″,北纬26°28′58″。受小江大断裂带的影响,地质构造复杂,岩土体破碎,侵蚀强烈,形成典型的深切割高山峡谷地貌,加之境内气流、降雨、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典型的“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极大地破坏了生态环境,是云南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 标签: 东川区灾 云南省东川区 大石篷
  • 简介:山地民族万物关联的生态观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彼此向对方植入了自己的文化符号,使人与自然融为一个生命体。在这样的生态观的影响下,山地民族不断地向其所处的社区里布控着“神”的化身,使其社区极具神圣性,每一生命体和非生命体都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结果是,在一个有“神”的社区里,其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一传统思维给未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诸多生存方式的选择。

  • 标签: 山地民族 有“神”社区 生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