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试验研究的目的探讨应用免疫球蛋白对复发性流产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所使用的方法为从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被确诊为复发性流产患者选取80例,在确认是宫内孕后,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然后观察复发性流产患者半年以及其妊娠的结局,另外选取无差异统计(P>0.05)的8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的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有36例RSA患者在通过免疫球蛋白的治疗后顺利分娩活婴,妊娠成功率达到了86.25%;而对照组的妊娠成功率为50%。结论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于复发性流产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免疫球蛋白 复发性流产 妊娠成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患者中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检验价值。 方法: 选取 201 7 年 4 月 -201 8 年 7 月于我院就诊 的 乙型肝炎患者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1月 -2017年 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 52例作为观察组,均在入院后治疗前、治疗 6个月均接受免疫球蛋白检验,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正常人 5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效果。结果:观察组 IgM、 IgA、 IgG, ALT、 TBIL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后及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HBV-DNA、 CD3+、 CD4+、 CD8+、 CD4+/CD8+、 C3、 C4均显著低于治疗前( P< 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为提高诊断及准确性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检验,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在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共 146例,按照患病情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重度患者、轻度患者,并与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 156人进行对比,检查所有参加检验者体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分析免疫球蛋白含量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影响。治疗后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统计两组患者体内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结果:( 1)重度患者 IgA含量为 2.63±0.27g/L, IgG含量为 16.28g/L, IgM含量为 2.73g/L;轻度患者 IgA含量为 2.08±0.42g/L, IgG含量为 14.03g/L, IgM含量为 2.14g/L;健康人群 IgA含量为 1.64±0.25g/L, IgG含量为 11.2g/L, IgM含量为 1.48g/L,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有效患者体内 IgA含量为 1.86±0.32g/L, IgG含量为 12.48g/L, IgM含量为 1.74g/L;治疗无效患者体内 IgA含量为 2.18±0.54g/L, IgG含量为 14.26g/L, IgG含量为 2.08g/L,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是判定乙型肝炎的重要标准,患病越严重乙型肝炎病情越严重,因此检验患者体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病情,并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治疗。

  • 标签: 乙型肝炎 血清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验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ABO溶血症(ABO-HDN)患儿的效果。方法 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5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8例ABO-HDN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患儿接受常规补液及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IVIG治疗。治疗3d后检测两组患儿总胆红素(TBIL)、红细胞计数(RBC)及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胆红素脑病。结论 IVIG治疗ABO-HDN疗效可靠,可改善患儿的TBIL、黄疸及贫血情况,缩短其住院时长。

  • 标签: 新生儿 ABO溶血症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慢性轻中度乙型肝炎组(n=42)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n=40),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检验并比较3组受试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重型乙肝组与慢性轻中度乙肝组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重型乙肝组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均明显高于慢性轻中度乙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愈组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均明显低于临床未治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乙肝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及病情程度判断有一定应用价值,还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 标签: 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病情判断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患儿Kasai术后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对胆管炎发生时间、发生率和发生次数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行Kasai手术治疗的胆道闭锁患儿38例进行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就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抗生素、激素、胰高血糖素、熊去氧胆酸、肝泰乐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在术后次日加用人免疫球蛋白2.5g/次,1次/d,连用3d。观察两组患儿1年内胆管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和发生次数。结果两组胆管炎发生率,对照组发生胆管炎10例,发生率为52.63%,研究组发生胆管炎8例,发生率为42.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2,p=0.516。对照组发生胆管炎的时间平均为(42.05±13.63d),研究组平均为(66.16±15.4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平均发生次数为(1.53±0.82)次,研究组为(3.68±1.7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延缓Kasai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时间,减少1年内患儿胆管炎的发生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胆道闭锁 人免疫球蛋白 肝门空肠吻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3月—2021年2月接收的肝衰竭患者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做好效果探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选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同期对照组,对受检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肝硬化组免疫球蛋白水平相比其他组整体免疫球蛋白值及相关水平显著较高(P>0.0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对照组正常患者相关水平无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为疾病分类提供正确依据。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乙型肝炎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7月本院100例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抽选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检测水平。结果:研究组轻、中、重度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明显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1年4月~2022年4月9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及9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研究,分别归为乙肝组、体检组,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的检验,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的差异及乙肝组中轻度、中度、重度患者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乙肝组血清IgG、IgM、IgA水平均高于体检组(P<0.05);乙肝组中,重度患者血清IgG、IgM、IgA水平均高于中度、轻度患者(P<0.05),中度患者血清IgG、IgM、IgA水平均高于轻度患者(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检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12-2022.1月诊断为乙型肝炎的5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到我院体检的56名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IgG、IgA以及IgM水平,同时对比56例患者中好转患者与未好转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IgG、IgA以及IgM水平要高于对照组,同时好转组患者的IgG、IgA以及IgM水平要低于未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能够作为判断是否患有乙型肝炎的一种依据,同时也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病情状况。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的价值和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02月-2021年02月到本院治疗肝衰竭患者共80例纳入实验组,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体检受检者80例,对全部受检者实施血清指标检验,分析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TBiL指标、ALB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方式诊断肝衰竭,价值较高,可运用于临床中作为首选观察诊断指标。

  • 标签: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肝衰竭 诊断 TBiL指标 ALB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肝衰竭诊断中的使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肝衰竭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另选取52例同期体检健康者设定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血清免疫蛋白检验,并对其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IgA(免疫球蛋白A)、IgG(免疫球蛋白G)、IgM(免疫球蛋白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肝衰竭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根据指标的变化有效判断患者的病症,为医生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 标签: 肝衰竭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开展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检查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同期接受健康体检者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以及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结果:观察组的IgM等水平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中病情恶化患者的IgM等水平值也高于好转组。结论:免疫球蛋白检测分析可以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患病以及病情发展情况,对疾病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衰竭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B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A组,对所有入组患者行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IgG、IgA、IgM水平比较B组高于A组,且B组患者中,晚期高于中期高于早期患者(P<0.05)。结论:在肝衰竭患者检验中实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具有较高价值,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肝衰竭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基因的变异状态与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10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初诊的44例WM患者的血液和/或骨髓样本,通过直接测序确定主克隆并进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的序列分析,描述WM患者IGHV-IGHD-IGHJ基因的使用特征。结果在44例患者中,IGHV3基因家族的使用率最高,该结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的数据相似,主要使用的片段为IGHV3-23(20.45% vs. 15.44%)及IGHV3-74(11.36% vs. 7.35%),其次为IGHV4基因家族(15.91% vs. 24.26%)。但使用IGHV4家族与预后无相关性。以98%作为IGHV变异状态的截断值,仅5例患者IGHV无变异,且与预后无相关性。根据X-tile分析,选择将92.6%作为WM患者IGHV变异状态的截断值,26例(59.1%)IGHV无变异患者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P<0.05),无进展生存期(P<0.05)及OS(P<0.05)与IGHV变异组相比均显著缩短。结论患者IGHV-IGHD-IGHJ的使用特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研究所的数据相似,但使用IGHV4家族与预后无相关性。此外,98%可能并不适用于区分WM患者的IGHV变异状态。

  • 标签: 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 基因变异 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预后
  • 简介:摘要乳糜泻是遗传易感人群摄入含麸质蛋白的谷类及其制品诱发的自身免疫病。近年研究发现,麸质蛋白触发的异常肠道黏膜免疫反应在免疫球蛋白A肾病(IgAN)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乳糜泻与IgAN的相关性和相互作用尚未阐明。本文从麸质蛋白、肠道黏膜免疫两方面对乳糜泻与IgAN的关系进行综述。

  • 标签: 乳糜泻 免疫球蛋白A肾病 麸质 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