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理学中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指出:在任务难度不变时,工作效率与动机强度呈倒U关系,即并不是越紧张工作效率越高;并且,难度越大的任务,所需的动机强度越低,也就是说面临高难度、高强度的工作时,越应该放轻松。

  • 标签: 心态调节 工作效率 动机强度 工作环境 人际关系
  • 简介:摘要根据心身医学、心理神经免疫学等学科和意象对话技术的启发,探讨心理意象调节生理机能的有效性和机制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并总结心身联结的桥梁和媒介神经系统、波和能量,心身联结的有效形式意象,以及一系列研究成果和案例,得出运用心理意象能够调节生理机能,促进健康的结论。同时结合实践,提出意象调节生理机能的原则性方案。望广大同仁批评指证。

  • 标签: 意象 健康 生理机能 心理神经免疫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控制颅内压(ICP)是神经外科麻醉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麻醉操作、麻醉药和通气方式都对ICP产生影响,其高低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转归,本文对此问题进行综述。

  • 标签: 颅内压 麻醉管理 麻醉药 神经外科 转归 调节
  • 简介:本文是笔者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历代医家对肝脏的认识,论证了肝为气血调节之枢,气血为病多贵之于肝,从而强调了必须把疏理肝脏气血放在重要地位。

  • 标签: 气血调节 中医 治疗
  • 简介:摘要阴阳理论是祖国医学中应用最多的理论,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领域。各种疾病的发生都可以概括为阴阳之间平衡的破坏,而纠正阴阳失衡,恢复阴阳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总的原则。本文试图探讨阴阳平衡与免疫调节的统一性。

  • 标签: 阴阳平衡 免疫调节
  • 简介:[摘要 ]:糖调节受损(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 IGR), 又称为糖尿病前期,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也可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同时出现。糖调节受损人群中大部分人会发展为糖尿病,所以在该时期加以中医手段进行干预,可有效减低糖尿病发病率。然而,目前我国并没有糖调节受损的药物治疗指南,并且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也不建议该期进行药物干预。糖调节受损的干预与中医之“治未病”理论相契合,现采用中医疗法干预治疗糖调节受损医家众多,收效显著,因此考虑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中医干预治疗。具体包括调整生活方式,中医传统运动,中药汤剂的应用,针灸疗法等方法。本文阐述了糖调节受损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希望为糖调节受损乃至糖尿病的防治提供积极可行的中医治疗理论依据 ,将中医优势在糖调节受损的预防治疗中充分发挥。同时延缓或阻断糖调节受损向糖尿病的进展过程,对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症的防治起到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 标签: 糖尿病 糖调节受损 中医干预治疗 脾瘅
  • 简介:血脂异常是脑梗塞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它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还有斑块儿的形成。所以,患者在预防脑梗塞复发方面,需要对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进行积极的控制。具体措施如下—一、非药物干预1.规律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强度要能达到出汗的程度,每周锻炼消耗的热量至少1000卡以上,可以降压、调脂、减重,还可增加脑血流量。2.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水果的摄入量)。

  • 标签: 调节血脂 脑梗塞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独立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 体育锻炼
  • 简介:摘要中医学认为阴阳失衡是致病的根源,疾病的发生取决于邪长正消,机体免疫功能遭受侵害,破坏,中药由于其先天的优势,毒副作用小,在增强或抑制免疫力方面有着西药无可比拟的优点,临床中采用中药对证治疗能扶正祛邪,温阳滋阴,实现阴阳平衡,确保机体健康。

  • 标签: 中药 免疫 调节
  • 简介: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内心体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医护人员作为社会上的一种角色,时常可能有不顺心、不愉快的时候,势必影响医护人员的情绪,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情绪变化,对患者及家属有直接地感染作用[1].其情绪变化不是个人行为,要求医护人员心境不佳时要随时加以调节,以保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面对医疗护理工作.作者通过对多年临床工作中如何改善不佳心境的应对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 标签: 情绪 调节 医护人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糖调节受损临床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收治的血糖调节受损患者99例,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型(治疗型)50例和对照型49例。观察两组的效果对比。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糖尿病的发生率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根据糖尿病临床发病特点,采取干预治疗加上饮食运动调整,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可以显著改善血糖调节受损患者的预后,减少糖尿病的发生率。

  • 标签: 血糖调节受损 临床干预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每益添活性乳酸菌饮料"对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探讨其对促进肠道消化和改善轻度便秘的效果。方法试验设计为二中心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对象男女比例1∶1。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设计方法,并结合体征观察、调查问卷,对224例受试者进行"每益添活性乳酸菌饮料"人体试食试验。结果"每益添活性乳酸菌饮料"可以降低志愿者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及累计天数,有效改善人体肠道消化系统及排便情况。结论"每益添活性乳酸菌饮料"具有提高免疫机能、降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减轻症状的效果,并有改善胃肠道消化吸收及通便的功效。

  • 标签: 活菌饮料 免疫 肠杆菌科
  • 简介:目的:探讨人非ATP酶依赖性调节颗粒13(hRpn13)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UPP)途径对人牙周膜细胞(PDLC)的作用,从而揭示其对PDLC增殖、分化和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转染敲除来改变PDLC中hRpn13的表达后,用MTT法观测细胞形态,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来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LP)和Ⅰ型胶原纤维的分泌情况来检测细胞成骨分化情况,最后通过检测NF鄄κ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泛素化蛋白的改变来研究hRpn13对PDLC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结果hRpn13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ALP的活性,Ⅰ型胶原蛋白以及RANKL、OPG的表达起到了负性调节作用,同时hRpn13使泛素化蛋白聚集减少。结论hRpn13可以通过影响UPP通路来调节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

  • 标签: 人非ATP酶依赖性调节颗粒13 泛素-蛋白酶体通路 牙周膜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调节性T细胞是一种免疫调节细胞,是不同于Th1和Th2具有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的作用是使机体能够通过外周免疫耐受来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日本学者Sakagu-chi等于1995年于首次报道CD+,CD+,Tregs,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尘肺 免疫调节 作用机制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调节凝胶覆式侧卧位固定系统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作用。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骨外科收治全髋关节置换术择期手术患者64例,按照入院顺序、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32例,分别常规术中体位管理、可调节凝胶覆式侧卧位固定系统辅助体位管理。对比手术、术中体位以及假体调整情况、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假体的调整次数、假体安置耗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位舒适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象的手术压疮、假体脱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节凝胶覆式侧卧位固定系统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假体调整次数,增加假体放置精确性,患者舒适度,这对于提高假体生存率和使用寿命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体位管理 可调节凝胶覆式侧卧位固定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在骶神经调节器植入术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构建患者的延续护理方案,对35例行骶神经调节器植入术的患者,从Ⅰ期术后出院当天至Ⅱ期术后1个月进行连续7次护理干预活动,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在各领域主要护理问题的认知、行为和状况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经延续护理干预,至Ⅱ期术后1个月,患者在生理、心理、健康相关、环境领域、较临时刺激器植入术后当天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的骶神经调节器植入术患者延续护理方案,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结局,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 标签: 骶神经调节器植入术 延续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