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黄帝内经》强调“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认为四时与五脏、阴阳变化关系密切,人体各种生理功能都源于机体对外界变化的感知而产生的相应变化。一旦这种感知失调或者消失便会出现相应的病理状态。当其时而不寐即现代医学所谓的失眠,是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一类疾病,临床可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时间深度不足,或寤而不寐,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人寐,重则彻夜不寐

  • 标签: 不寐 《内经》 机理 证候 “天人相应” 《黄帝内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味枣仁汤应用于不寐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的60例不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有30例。对照组采取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加味枣仁汤。观察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睡眠及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概率为13.33%,较观察组(0.00%)更高,P值小于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为(4.31±0.62)分,生活质量评分为(88.20±3.13)分,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更优,P值小于0.05。结论应用加味枣仁汤治疗不寐患者,效果确切、可靠,可有效改善睡眠,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且安全性高,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低。

  • 标签: 不寐 加味枣仁汤 疗效
  • 简介:摘要作为安徽省名中医,程厚华擅长采用中医治疗内、妇科、儿科各类疑难杂,其在不寐诊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不寐的病因机制复杂多样,但总隶属阳盛阴衰范畴,在临床诊断中要明确患者形,依据患者的分型给予辨证治疗,达到安神养血、调肝泻火的目的。

  • 标签: 程厚华 名中医 不寐 临床诊断 辨证治疗
  • 简介:【摘要】从中医学角度认为脾旺四时,说明了脾胃在五脏中的作用。百病皆生于脾胃之伤,由此可见百病都可从脾论治。脾有主思藏意,与肝、心、肺、肾四脏共同调节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而不寐的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而且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所以根据古代各家对于不寐的病因病机论述进行理论性的探讨,并且根据中医经典古书和当代医学思想研究以“脾胃”立法从证,讨论脾胃对不寐的病理变化产生的影响,且通过痴呆的渊源、痴呆涉及的脏腑以及痴呆的主要原因等方面来分析和叙述脾胃与之关系,并从气、血、阴、阳的不足或痰、湿、火、热的内生及外感之邪客等方面进行论述。

  • 标签: 不寐 从脾论治 脾胃 理论探讨
  • 简介:【摘要】 目的 中医综合干预治疗不寐病的临床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不寐病患者共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参照组、实验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应用中医综合干预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下的治疗效果、睡眠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的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中医综合干预治疗的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中医综合干预治疗 不寐病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寐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我院收治的不寐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8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21年1月到2022年5月,平均分为34例一组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酒石酸唑吡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中医辨证论治,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可以发现中医辨证论治是据患者病因病情进行分类分级的针对性治疗,有效提高了不寐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不寐病 中医辨证论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诸多困扰。本文探讨了失眠的病因、中西医治疗失眠的方法及其优势与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的优势在于其综合调理、个体化治疗的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加强临床疗效评价的标准化、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以及深入探索治疗机制等。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推动中医治疗失眠的发展,为失眠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失眠,中医,中医治疗方法,优势与局限性,研究方向
  • 简介:摘要:徐世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临床常用“调督安神”法治疗不寐病,取百会、印堂、神庭等督脉穴位为主要穴位,配以安神穴位,在此基础上重视顾护脾胃,培元固本,协调阴阳,辨证给予针刺、艾灸、放血等操作技术,临床治疗了大量的不寐病患者,疗效显著。

  • 标签: 不寐病 徐世芬 调督安神 针灸 临床经验分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刮痧配合辩证施护治疗不寐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不寐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刮痧配合辩证施护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的评分均有所上升,但是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的有效率高达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痧配合辩证施护治疗不寐的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刮痧 辩证施护 不寐 效果
  • 简介:摘要:李雅琴系宁波市名中医,笔者有幸随师临诊,研习左右,谨将其治疗不寐病的经验进行整理。李师认为引起不寐病的病因是情志不遂,五志过极,耗伤五脏精气,导致脏腑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继而痰浊、郁火、瘀血等接踵而至,扰乱心神出现不寐。治疗不寐病的根本原则是调和阴阳、疏利气机,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气血通畅,则昼寤夜寐。

  • 标签: 不寐病 临证分型 名医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型不寐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5年10月来我院就诊并被诊断为脾胃气虚型不寐的患者8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改善程度和疗效评分的总有效率,分析补中益气汤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型不寐的临床疗效。结果加以服用补中益气汤的观察组患者失眠改善程度较大,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能够明显改善脾胃气虚型不寐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脾胃气虚型不寐 中西医结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不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7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用天麻钩藤饮汤治疗,对照组用西药速可眠、或黛力新,或谷1治维素片、VB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1%,对照组总有效率72.7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不寐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不寐 阴虚火旺 天麻钩藤饮
  • 简介:摘要不寐证临床俗称“失眠”,是以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一种证候,常包括就寝难以入寐,有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或时寐时醒,寐而不熟,甚至整夜不能入寐等,临床医疗中较为常见。有着广泛应用参考价值。

  • 标签: 不寐证?中医药?辨证论治 中医饮食治疗
  • 简介:龚丽娟教授临床论治不寐,从阴阳关系理解寐寤的生理特征,从阴证阳证入手辨析不寐的病机特点,形成以治疗烦、急、热为要点的辨证思路,从经方入手,筛选黄连阿胶汤、大补肝汤等作为主方,应用于不寐病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不寐 阴阳 经方 龚丽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对随师临诊一则的理、法、方、药的分析,阐述了乌梅丸在治疗厥阴证不寐中的作用机制,并证实了从六经论治不寐的可能性,开拓了中医治疗不寐的新思路。

  • 标签: 经方 不寐 厥阴证 乌梅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