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王鐸是明末清初書大家,特别受當代人重視,在其存世的書作品中,以書寫各種古帖内容者衆多,形成了寓臨創于一體的模式,人們封王鐸此種書有衆多說,大都突出了其獨特的創造性。王鐸臨創模式在形式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臨寫時不遁常規,對原帖內容任意截取綴,不計字句的準確和完整;二是王鐸臨寫古帖不顧及形似,而重視內在的風神氣韻。筆者通過研究發現,此二者皆是王鐸從學習宋代《汝帖》而來,本文運用其存世的書作品與《汝帖》進行比較,封此追行了有力的證明,從而解開了王鐸書臨創一體成因的謎團。

  • 标签: 王鐸 《汝帖》 臨創模式 成因
  • 简介:《書研究》季刊中國第一本書類純學術期刊感謝您的關心與垂顧,感謝您一如既往的厚愛與支持.2016年,《書研究》將以30年的積纍爲基礎,以開闊的視野,吸收海内外成果,努力做到思想性、理論性、學術性并重,全方位構建書研究的新格局、體現新内容.開本:16開類别:季刊,全年4期定價:每期35元,全年140元國内統一連續出版物號:CN31-2115/J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000-6044國外總發行:中國國際圖書貿易集團有限公司國外發行代號:C9273

  • 标签: 延安西路 收款人
  • 简介:绘画书法化在南朝还只是理想。之所以称为理想,乃在于作为绘画的标准,此时的象形远未达到文字学意义上的象形式的简略与象征。而且更由于“书取少,画取多”(宋·郑樵),在写实性未得到充分发展之前,即使抛开汉字这一基础不谈,两者在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可能完全同一,而更多的是方式的接近,因而书法化亦只能是一种理想。但正是有了这一理想的指引,绘画朝书法化的彼岸进行了艰难而漫长的跋涉。本文再论“六”与书法关系,希望推动深入研究汉字、书法与中国画的关系。

  • 标签: 六法 汉字 书法
  • 简介:黄宾虹善于用墨,提出"五笔七墨"说,为书画创作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其高徒林散之则把他的用墨理论及方法运用于草书创作中,最终达到了"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的高境界,被尊为"当代草圣"。林散之对墨的出色把握,得益于黄宾虹的谆谆教导及其自身超凡的艺术实践与领悟能力。黄宾虹在《画法要旨》中把笔法、墨、章法归结为书画之三要,并明确将用墨之要逐一论述。说墨分明,其要有七:浓墨、淡墨、破墨、泼墨、

  • 标签: 墨法运用 林散之草书 草书例
  • 简介:《書研究》創刊于1979年,是中國當代第一本書純學術刊物,她曾爲書學術研究作出過不懈的努力和奮力的鼓呼,後由于多方面原因,于2008年停刊。她曾以'昌明書學研究,培養青年學者'爲辦刊方針,構建了創作理論、歷史研究、藝術批評、書教育等板塊,有力推動三十多年間的書學研究發展。在當今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國家戰略指引下,書的學科和理論建設得到了進一步

  • 标签: 書法雅言 刻帖 鍾繇 延安西路 文萃 布達
  • 简介:《書研究》創刊于1979年,是中國當代第一本書純學術刊物,她曾為書學術研究作出過不懈的努力和奮力的鼓呼,後由于多方面原因,于2008年停刊。她曾以'昌明書學研究,培養青年學者'為辦刊方針,構建了創作理論、歷史研究、藝術批評、書教育等板塊,有力推動三十多年間的書學研究發展。在當今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國家戰略指引下,書的學科和理論建設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作為曾爲中國書學作出貢獻的理論陣地,《書研究》不能缺席這個

  • 标签: 刊徵 復刊 徵稿
  • 简介:從藝術研究的角度來審視,方興未艾的'太炎學'還有很多可以展開的思考角度,但近年來似乎很少看到相關方面嚴格意義上的學術研究,特别是有關章太炎與書之關係的研究在中國學術界還並不多見。作爲對筆者2014年出版的專著《從西學東漸到書學轉型》中相關論述的深化和補充,本文對章太炎書法相關研究的理念和實踐進行了全面的綜述,以期勾勒出筆者關于章太炎書學術史研究的總體面貌,並嘗試在中國現代書學術史上確立章太炎書學研究的獨特定位。

  • 标签: 章太炎(炳麟) 學術史 書法 古文經學 小學
  • 简介:三年级上册的第10课《民间面塑》,我把它缩小范围,作业主要应用山西面塑人物造型动态概括。山西面塑艺术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期盼。高手在民间,当我看到婆婆的众多面塑作品,惊叹不已,也印证了这句话。各种动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有猪八戒、孙悟空、双头老虎、蛇、鱼、鸟、青蛙等等和各种不同动作的娃娃(罗汉、爬娃娃、莲花娃娃等)。学了美术这么多年,多次也在课上经常提到概括,但真的觉得这是一个大坎,概括应用到实际还是困难重重、力不从心。

  • 标签: 人物造型 面塑 山西 民俗文化 人物形象 民间
  • 简介:漢字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書在書寫漢字的過程中反映了中國人的形象思維和才情。可以説,漢字是書賴以生存的基礎,書是漢字得以保存的特殊媒體。漢字的形式意味是書構成的必要條件,書的發展對漢字形體的演變起着催化作用,二者相互依存、共同發展,推動中國社會的進步,譜寫中華文明的篇章。

  • 标签: 書法 漢字 演變 依存 發展
  • 简介:在中國古代書鑒藏史上,祝允明書的鑒定一直是困擾收藏家與研究者的大難題。之所以説其難,不僅因爲祝氏書作真僞混雜,使收藏家莫衷一是,也因爲由此産生的疑案甚多,研究者中亦聚訟紛紜。有鑒于此,本文本着去僞存真、正本清源的目的,以筆迹學的理論爲支援,在系統梳理祝允明存世書作品的基礎上,建立了存世祝允明書中真品與僞作的兩個標準件系列,從而爲祝允明書真僞的鑒定及相關研究樹立一個行之有效的標本系統。

  • 标签: 祝允明書法 真僞 標準件 筆迹學
  • 简介:五、祝允明真僞標準筆迹學特徵的比較前文分别列舉祝允明僞書標準7件,以及真迹標準12件,大致構成了祝氏各時期各體真迹的標準面目,以及某一類僞迹面目。需要强調的是,以上羅列並不包含所有僞書的類型,如已知的吴應卯類型的僞書,因爲劉九庵先生已經

  • 标签: 定案 案研究 法準
  • 简介:<正>传统工笔花鸟画在技法上分为勾染与没骨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勾染是先以线描来完成造型与形式结构,然后再依线描勾描出来的"形"来设色。故南齐谢赫有"随类赋彩"之谓。没骨则是以色直接按照造型结构来"点"、"染"。勾染形式的工笔花鸟画是以线描作为造型手段的,有着悠久的

  • 标签: 工笔花鸟画 绘画技法 笔墨 线描 造型 设色
  • 简介:雲蒸霞蔚霎字头与字底各占1/2的高度,典型的上下平分结构。雨字头的短粗横要写在中间偏左一点的位置,与横钩向右拉长形成对比。左边的竖点,相当于小短竖,不必太向左斜。右边的横钩要斜向右下方顿出鹅头,角度要明确。用“四点归心”的方法将四个点组合起来。字底的

  • 标签: 基本笔画 笔阵图 坠石 蹲踞 形质 前推
  • 简介:元代書法家趙孟頫仕途中的每一次'告病閑居'都成為其藝術創作的高產期,而發生在元大德十年(1307)的告病辭官,閑居閭里時期,正處于元代浙杭歷史上最為黑暗的饑荒和瘟疫期,趙孟頫的大量作品也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創作完成。本文從'丁未大梗''戊申大疫'與'需次泰州'三個角度,封趙孟頫這一時期的書作品進行了考辨,通過對這些作品的考辨,對趙孟頫這一時期的生活狀况、書創作心態等進行了深入的剖析。

  • 标签: 趙孟頫 告病閑居 書法作品
  • 简介:本文通過研究戰國簡書科斗(亦作'蝌蚪')與倒薤筆的文獻記載,結合出土戰國簡書墨迹,對戰國竹簡墨迹的筆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作爲夏商西周以來至戰國日常手寫漢字的原始筆,科斗與倒薤在戰國竹簡上的表現與石刻、鑄金等用于正體篆書的寫有别,却鮮有關注。而科斗、倒薤筆加圓勢運動與包括隸書在內的後世其他書體筆的形成有重要的意義。

  • 标签: 戰國簡書 科斗 倒薤 筆法
  • 简介:'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播种是为秋天的收获,新生入学第一年正是大学四年的'春天',正是播种、育种的关键性阶段。设计教育基础课教学及所做的一切准备正是围绕着播种及促进种子的萌发所进行的,它是学生大学阶段的希望所

  • 标签: 艺术设计 造型基础课程 教学 兴趣 思维培养 观念变化
  • 简介:中国画论的出现是伴随着中国画的萌生和发展而不断扩容的。在汉以前,没有画论著述流传,只是些片言只语,较为完整的早期画论当推东晋顾恺之的《论画》,而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应该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科学性和系统性的画论著作,然而这两部画论的侧重点是人物画,这主要是因为释道人物画的发展、完善和受重视的程度要相对早于山水和花鸟画。在山水画方面,

  • 标签: 中国画论 品读 《古画品录》 人物画 山水画 顾恺之
  • 简介:本文通过对石涛"我自用我"辩证思想研究,探寻20世纪以来水墨中国画的成长,为打散重排的第三阶段中国画提供理论价值。本文既研究"我自用我"的现实依据和美学思想,也从辩证角度探讨"自"与""对当代水墨中国画坚守与跨越的文化启发。在此,石涛的美学思想对当代水墨画的贡献极为重要。这类研究,对传承中国传统笔墨文化,保护并创新艺术文化,推动艺术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真正价值。

  • 标签: 石涛 “我自用我法” 辩证 当代水墨画
  • 简介:一、复习回顾师:要让自己的一手字具有书法艺术的美感,首先要培养好笔法意识。上节课我们就此专门开展了相关的学习和训练,现在把它再复习回顾一下,所谓的笔法意识,简单讲,就是在行笔书写的过程中,要有轻、重、快、慢的变化。这里包含两个动作:一边行笔一边提按,并且这两个动作是同步的。

  • 标签: 课堂实录 提按 《兰亭序》 教师小结 万有引力定律 实物投影仪
  • 简介:自元代以來,無錫華氏衆多家族成員與彼時的名士和書畫家們之間一直都保持着十分密切的文化交往,由此帶來書畫的繁榮。特别在進入明代之後,家族文化交遊活動不僅參與的人數更多、規模更大,交遊的廣度和深度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拓展。尤爲難得的是,一些珍貴的明代墨迹原件作爲家族資料傳世至今,由此,華氏家族文化交遊所帶來的書繁榮也有了鮮活的第一手資料。本文以這批墨迹實物爲依據,歸納出明代華氏交遊呈現出的三個特點。一是朝中官吏與家族成員之間的交流與聯繫日益頻繁,二是家族師友與聯姻進一步擴大了華氏家族的文化交遊圈,三是與詩人、書畫家的交遊更具文化深度。

  • 标签: 華氏家族 文化交遊 墨迹實物 書法繁榮 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