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抽吸在急诊 PCI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 20例急诊 PCI中未应用血栓抽吸的 STEMI患者为对照组,再选取 20例急诊 PCI中应用血栓抽吸的 STEMI患者为观察组。比较 2组患者的 TIMI血流分级、无复流现象、 LVEF、住院期间及随访 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 TIMI血流Ⅱ -Ⅲ、术后 1周复查心脏彩超的 LVEF、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无复流现象、住院期间及随访 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2组患者术前心脏彩超的 LVEF、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血栓负荷较重、支架内血栓的 STEMI患者在急诊 PCI中应用血栓抽吸能明显冠脉血流,减少无复流、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等现象,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应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工作。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栓抽吸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腹壁整形术分为很多种类,其中脂肪抽吸腹壁整形术联合了吸脂术和腹部整形术两种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术式之一。通过肿胀技术的应用、抽吸套管的改良、脐旁的高张力缝合等技术,大大减少了血肿、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脂肪抽吸腹壁整形术的临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脂肪抽吸腹壁整形术 吸脂术 高张力腹壁整形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随着文留油田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井况恶化日益严重,影响油井生产的两大难题:一是部分区块地层压力下降,泵挂加深后导致泵效降低;二是文北油区地下储层是以粘土矿物作为胶结物的泥质砂岩,30多年强注强采导致胶结物疏松脱落,油井出砂严重产生砂埋产层引起油井减产或停产。为保证油井正常生产和提高油井开发效益,经过技术调研引进了具有“防砂、防气和低漏失”优点的专利产品新型多功能抽吸装置,目前已应用了45口井,工艺成功率100%,使用后平均单井日增油0.5t/d,泵效提高2.3%,检泵周期延长62天,该工具解决了注水开发后期砂岩油藏因出砂导致油井检泵周期短和深抽油井泵效低的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很多人都出现了脂肪代谢性疾病,部分脂肪堆积的患者就是典型的病历,发病率不断的提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脂肪抽吸术是整形外科常见的手术,主要是针对部分患者局部脂肪堆积影响体形而进行的。目前该手术的原理1主要是通过注射肿胀麻醉液,然后应用吸脂针在负压下抽吸从而将多余的脂肪进行去除。我院自2010年以来,用此方法进行四肢、腹部、腰部、背部的脂肪抽吸塑形术4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脂肪抽吸术 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在环卫车的运行过程中,风机起到主要的抽吸换风作用,但是由于其自身存在部分缺陷,易积尘、易磨损、噪音大、难清洗等特点,对于整车会产生极大的污染。本文从产生噪音的原因分析,结合其结构特点,提出了几种有效降低抽吸风机噪音的措施,对于环卫车的设计过程提供解决措施,从而指导实际车辆的研发和生产。

  • 标签: 环卫车 抽吸风机 降噪
  • 简介:随着现代工业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药液及各种液体试剂混合应用更加广泛。对于药液混合后的温度控制技术的研究就有了广泛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进行利用单片机设计控制药液及试剂混合实时监控系统,系统是一个的集散控制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对药液及试剂混合后的液体进行加热和对温度控制使药液在适合的温度下进行混合及发酵。系统通过对几种液体的混合温度控制为例,将多种液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在电动机搅拌后要达均匀状态将混合的液体控制在一定温度。

  • 标签: 药液 温控 控制 单片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密药液过滤器在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于某院进行治疗的病人共计20例,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配患者10例。针对观察组中的患者,采用精密药液过滤器和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入,针对对照组中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入,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精密药液过滤器在静脉留置针使用中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出现静脉炎的可能性,并达到延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的目的。

  • 标签: 精密药液过滤器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局部湿敷治疗输液中药液外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共计发生的45例输液中药液外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其中观察组行脱脂棉浸湿50%的硫酸镁溶液外包保鲜膜湿敷输液外渗肿胀方法,对比组行纱布浸湿50%的硫酸镁溶液局部热敷输液外渗肿胀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有意义(P

  • 标签: 硫酸镁局部湿敷 输液中药液外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分析讨论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以及开展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9年8月-2022年8月80例于我院行 CT 增强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的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的方式将患者等分两组(研究组、参照组),分析两组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并对研究组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药液外渗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统计相应数据,以此判定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药液外渗发生率8(20.00%)明显低于参照组22(55.00%),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39(97.50%)明显高于参照组31(77.50%)P<0.05。两组以研究组数据具有优势性。结论 经分析,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期间引起药液外渗的原因有血管选择不当、患者因素、固定不良等,期间对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药液外渗发生率,很大程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显著的效果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 药液外渗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 随着电子铝箔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子铝箔的腐蚀工艺也在不断更新,腐蚀药液的成份比较繁杂,要准确控制好腐蚀的工艺参数,选择适合腐蚀药液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通过制作腐蚀药液的酸度曲线图(酸碱滴定曲线)来观察,根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变色原理及变色范围,选择更适合滴定腐蚀药液的指示剂。

  • 标签: 指示剂 腐蚀药液  pH值 酸碱滴定曲线图  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栓抽吸导管在冠脉介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其中试验组应用血栓抽吸导管及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40例,另外对照组40例为常规PCI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TIMI血流分级。结果试验组患者PCI术中无复流及回血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vs.17%,P<0.05),血栓抽吸远端血流TIMI分级显著好转2级,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血栓抽吸导管是治疗血栓负荷过重急性心肌梗死简单有效的方法,可提高PCI的治疗成功率,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减少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能改善其预后。

  • 标签: 血栓抽吸 导管 冠脉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整形术的应用感受。方法: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内进行 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整形术患者36例纳入研究,观察手术效果。 结果:静置后脂肪抽吸量为360-2600ml,平均 l200ml。术中皮肤软组织切除最宽处为 7-15cm,平均 10cm。切除 Scarpa筋膜下脂肪重量为 84-172g,平均 113g。术后 24例患者进行 3个月到 2年随访,平均 10个月。患者对结果表示满意。腹部外形改良非常显著,手术切口瘢痕细小且隐秘。有 3例患者术后 l周左右发生切口正中部位脂肪液化,通过换药等部分处理后实现愈合。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血肿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结论:因此可看出,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整形术临床效果明显,且并无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实践应用推广。

  • 标签: 脂肪抽吸 腹壁整形术 体会
  • 简介:不同历史时期与社会条件下对人体美的审美标准各有不同,环肥燕瘦现象就是这种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审美标准的具体体现。到了近代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怎样才算是优美的形体逐渐达成了以下的共识:那就是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轮廓清晰、线条流畅,躯干与四肢的脂肪含量和分布适中,体型曲线自然平滑。具体可表现为丰满挺拔的胸部配合平坦的腹部、纤细的腰部、从侧面看流畅的背、腰、臀曲线加上修长的四肢等。

  • 标签: 并发症防治 脂肪抽吸 整形术 审美标准 社会条件 脂肪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整形术的护理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回顾性总结10例采用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整形术进行腹部体型雕塑的临床效果。 结果 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共治疗10例,术中抽吸脂肪量为800~2000ml,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均获随访,腹部外形良好,效果满意。 结论 腹部脂肪抽吸联合腹壁整形术运用得当,护理得当,均能获得良好的腹壁体型雕塑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针对性护理应用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治疗中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106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采取摇号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患者,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后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手段,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对比。结果:经相关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肾囊肿治疗的患者而言,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整体满意度的提升。

  • 标签: 超声引导下 穿刺抽吸 肾囊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药液外渗的预防作用。方法:以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我院经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划分组别,10/组,让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让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循证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风险和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0比对照组50.00%较低(P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对婴幼儿灌肠药液保留时间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思密达保留灌肠的154例腹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肛管插入深度为7cm~10cm,实验组肛管插入深度为10cm~15cm,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药液保留时间。结果实验组患儿药液平均保留时间为(95.23±36.02)min,对照组患儿药液的平均保留时间为(18.26±10.60)min,实验组患儿的药液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增加肛管的插入深度能有效延长灌肠药液的保留时间。

  • 标签: 肛管 灌肠药液 插入深度 保留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液沐浴穴位按摩护理对产妇乳汁分泌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足月分娩的23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5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中药液沐浴穴位按摩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在产后8h、24h、48h、72h的通乳例数,同时观察两组产妇产后48h后乳汁分泌量。结果在两组产妇不同时间通乳例数的比较中,观察组产妇在产后18h、24h、48h、72h的通乳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48h后乳汁分泌量的比较中,观察组产妇的乳汁充足率为84.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09%,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产后应用中药液沐浴联合穴位按摩进行护理,能够加快乳汁分泌,增加产妇乳汁分泌量,帮助婴儿接受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液沐浴 穴位按摩 乳汁分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