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4年7—9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是:气温7、8月偏低、9月显著偏高,降水略偏多,日照时数略偏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7月23—24日台风“麦德姆”导致德安县部分乡镇出现罕见洪涝灾害,8月中旬全省出现低温寡照天气。

  • 标签: 气候特点 日照时数 洪涝灾害 气候事件 低温寡照 江西省
  • 简介: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它们常常在短时间内造成集中的、强烈的影响和灾害。气候不同于天气。气候是指某一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及以上)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况,主要反映的是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距此平均值的离差值(气象上称距平值)表征。

  • 标签: 天气现象 气候 气象现象 平均值 气象要素 时间
  • 简介:近年来人们对"气候变暖"及其机制的争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可能是因为气候变化不再是单纯研究大气变化规律的科学,而变成一门与"减排方案"和"征收碳税"有关的政治与经济问题相联系,与国家经济利益有关的崭新课题."气候变暖"既与利益有关,就会难免偏离公正,偏离纯理论科学.本研究对国内外"气候变暖"最新动态进行回顾分析,得出以下认识和结论.1)过去百年城市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器测温度数据,如果没有对"热岛效应"进行矫正,无疑高估了过去百年全球升温的幅度;2)过去百年全球有所变暖是事实,但不同学者增温估算不一致.不仅升温幅度不确定,而且人类和自然因素对升温贡献各占多少也不确定;如果考虑到城市发展对增温估算的影响,过去百年增温应当比0.4℃更低,远没有达到历史上次级波动的变化范围.3)尽管过去百年地球有所变暖,但在万年轨道尺度上,现在地球处于变冷的大趋势过程中.对现在气候变暖更合理解释,是属于变冷大趋势中的次级变暖波动;4)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大气CO2浓度变化总是落后于温度变化,即总是温度驱动着CO2变化,而不是CO2浓度驱动地球增温.

  • 标签: 气候变暖 温度驱动CO2 变冷趋势
  • 简介:2009年,当一部继《后天》的巨型灾难片《2012》在中国公映的时候,大家除了被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所吸引之外,还暗暗侥幸:这只不过是一部电影,玛雅日历也仅仅是个传说,2012离我们还很遥远。但是不管你愿不愿意相信,2012年还是悄无声息地来了。阴霾天气、沙尘污染、地震、洪水、飓风、泥石流……每个人都在与日俱增的惊恐中感叹,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

  • 标签: 难民 气候 《后天》 沙尘污染 主人公 泥石流
  • 简介:城市与气候变化——覆盖所有重点领域联合国人居署的活动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它应对的是气候辩论中的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城市层面.第22届理事会授权联合国人居署具体负责城市与气候变化方面的工作.人居署认识到,城市是气候变化的主要推动者也是主要的受害者,也意识到了城市在制定和实施气候变化缓解和适应策略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贡献.

  • 标签: 气候变化 城市 人居 联合国 重点领域 适应策略
  • 简介:一、主干知识整合天气和气候是大气运动的结果。大气热力作用产生的地面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原因,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重要形式。大气运动对实现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自然环境和

  • 标签: 天气 气候 高中 地理 自然地理 大气运动
  • 简介:2017年4-6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气温略偏高,降水接近常年但分布不均,日照时数偏少.1气候概况11气温.4-6月全省平均气温224℃,较常年同期平均偏高02℃.各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90、235、246℃,较常年同期,4、5月分别偏高09、08℃,6月偏低12℃,全省有12个站6月平均气温创新低.

  • 标签: 气候特点 月平均气温 气候概况 日照时数 偏高 江西省
  • 简介:7—9月,江西省总的气候特点:气温偏高,降水正常,日照时数正常略偏少。主要气候事件有暴雨、高温酷暑和干旱。7月份极端强降水事件较多,有4个站日降水量突破当地历史记录,有1个站丑降水量创本月降水极值;8月下旬开始,受高温晴热少雨天气影响,部分地区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

  • 标签: 气候特点 高温酷暑 降水事件 日降水量 日照时数 气候事件
  • 简介:不管是冬夏和秋春,正常人的体温总是要维持在摄氏37度左右。这是人体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激素调节,靠产热和散热的平衡来保持。然而,水在其中起着极大的作用。(一)水——人体的生命素构成人体的重要成份是水。“男性成人身体一般重量的55%由水组成,女性身体水占45%。如果去掉体脂,男女体重的72%都由水组成。”①不仅血浆唾液包含水,组织细胞包含水,各种酶和激素的活动也离不开水。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与体内的蛋白

  • 标签: 人体神经系统 激素调节 男性成人 生命素 体脂 组织细胞
  • 简介:夏季气温基本为北部偏暖,南部正常,即盆地、海北、海东、黄南及共和偏暖,其它地区正常。全省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局地强对流天气,造成雹灾,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气象灾害。气温:6月,除昂欠气温偏低,青南高原西部略低外,其余地区偏暖,距平高值中心在西宁(1.4℃)、大柴旦(1.2℃)和同仁(1.1℃);7月,玉树州大部仍低于常年,另

  • 标签: 降水距平百分率 强对流天气 气象灾害 泥石流 气温距平 青南高原
  • 简介:人的容貌、性格、行为乃至健康状况,并非完全能由自己主宰,有时还掌握在大自然手中。气候与容貌也许很多人不知道,人的高矮胖瘦以及皮肤的红黄黑白,不仅与遗传有关,而且与气候还有一定的关系呢。

  • 标签: 气候 人类 身高 人体健康
  • 简介:气候这一考点是历年高考的常考热点,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Ⅱ中与天气和气候有关的内容就达25分,主要涉及局部气候、冷锋、气温、热带雨林气候特征等。

  • 标签: 气候特征 分数 乾坤 热带雨林 新课标 高考
  • 简介:2012年,气候系统研究所以“东亚季风变异机理及其对中国气候影响”研究为核心,围绕东亚季风变异机理和预测、海-陆-气相互作用对东亚气候影响、青藏高原热力和动力过程及其影响、气候变化机理与预测理论4个主要方向开展研究,在东亚季风长期变化机理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陆-气相互作用 变异机理 东亚季风 预测理论
  • 简介:1.1近百余年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夏季温度的年代际变化东亚夏季风和中国东部温度变化是中国气候研究的两个关键问题,但对于两者联系的认识尚存在不明确之处。IPCC(2007)报告的东亚夏季风指数自1920年代起有持续的减弱趋势,几乎无年代际波动,意味着过去百年对应于中国增暖的是夏季风减弱,但这有悖于大陆温度升高有利于海陆热力差异增大和季风增强的传统认识。研究过去百年间两者的对应关系发现,与IPCC(2007)报告不同,重新计算的东亚夏季风指数在1960年附近有峰值,在1920年代后表现出显著的年代际波动,而非单纯的减弱趋势(图1a)。夏季风和东部温度序列在过去百余年里的相关系数并不显著,但11年滑动相关显示出两者在多数时期存在年际正相关,这反映了大陆温度升高加剧海陆热力差异的副热带季风形成机理;同时滑动相关系数存在较大波动,说明两者的联系较为复杂(图1b)。进一步研究发现,过去百年里,东亚夏季风有3段减弱期和2段增强期,东部温度有2段增温期和1段降温期(图1c),两者的年代际趋势并无稳定对应,而是有多种配置,当夏季风和东部温度年代际趋势相同时,两者相关系数总是明显增大或为显著正值,反之则相关系数迅速减小或为负值,这解释了图1b中滑动相关系数的波动,说明年代际尺度上中国东部温度对夏季风的影响要弱于年际尺度,影响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可能是更大时空尺度的热力变化(图1)。(林祥)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东亚夏季风 海陆热力差异 年代际变化 年代际波动
  • 简介:1气候预测理论与方法1.1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2个主导模态及其形成机制揭示了5月南亚高压强度和位置变化的2个主导模态,提出了ENSO的持续性和印度洋的海温作用对上述2种模态的影响和机理.5月南亚高压的形态变异将亚洲夏季风爆发的各个阶段连接成一个完整接续的动力过程.本工作根据观测资料定义了5月南亚高压的强度、东西伸脊点和脊线位置.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南亚高压 位置变化 高压强度 夏季风爆发
  • 简介:1.1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的前期因子及其影响机制利用观测数据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的第2版气候预测系统模式(CFSv2)探讨了夏季亚洲-太平洋涛动(APO)的前期因子。结果表明,前期冬、春季热带中东太平洋(TCEP)海表温度异常和春季北印度洋(NIO)海平面气压与夏季APO显著相关。前期冬季TCEP海温异常可以持续到春季,通过“大气桥”效应引起春季NIO海平面气压异常,进而引起青藏高原西部的垂直运动异常,改变了那里的春季降水。青藏高原西部春季降水异常又能通过改变土壤湿度存储异常信号并将其维持至夏季,进而导致该地区表面气温的变化,最终影响了夏季APO。CFSv2模式对前期冬、春季TCEP海温和春季NIO海平面气压的预测具有很高的技巧。同时,它也很好地抓住了前期TCEP海温以及NIO海平面气压与夏季APO的物理联系。因此,该模式可以提前数月预测夏季APO(图1)。(刘舸)

  • 标签: 气候变化 气候系统 海平面气压异常 青藏高原西部 中东太平洋 TC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