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COPD)是一种与衰老密切相关的疾病巨噬细胞(LMs)是重要的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效应细胞,也是COPD气道炎症的主要细胞之一,在COPD发病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LMs在衰老过程中发生的表型和功能等变化,包括吞噬下降、衰老相关标志物增加、炎症细胞因子生成增加等。以期了解LMs的衰老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寻抗衰老治疗是否可成为COPD治疗的新思路。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巨噬细胞,肺泡 衰老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对肺病损伤较大,影响到人身体健康。康复护理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的方法,能够使病人的症状有所减轻、提高人体的身心健康水平。本文主要从慢性阻塞疾病康复护理办法入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患者 肺康复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近年来,慢性阻塞疾病的发生率较高,病程发展具备鲜明的进行,会对患者健康安全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对于慢阻稳定期患者而言,康复护理较为常用,并且具备多元化的护理措施。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支持,本文对慢阻稳定期康复护理展开综述。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护理
  • 简介:慢阻即慢性阻塞肺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通常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因素有关。慢阻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其中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若得不到良好的控制,易导致反复发作,对肺部造成严重的损害,影响功能,并且逐渐恶化造成气道阻塞,一旦发生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就会上升,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出现缺氧的情况,对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提高间质肺炎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2022年的200例间质肺炎患者,采用随机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100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优质护理措施干预实验组,在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对比护理后间质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评分和呼吸困难程度。结果:护理前,两组间质肺炎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和呼吸困难程度比较无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间质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情绪评分和呼吸困难程度与对照组的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对间质肺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措施干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患者的情绪也越来越好,还能使患者的呼吸变得更顺畅。

  • 标签: 优质护理 间质性肺炎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检测表面活性蛋白D(surfactant protein-D,SP-D)在炎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IIMs)合并间质病变患者外周血的表达水平以探讨SP-D在炎肌病合并间质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定量方法测定46例炎肌病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组血清SP-D水平,并分析血清SP-D水平与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相关。结果 炎肌病合并间质病变组血清SP-D水平(4.19±1.65)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2.36±1.1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炎肌病合并间质病变组血清SP-D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SP-D可能参与了炎肌病合并间质病变的发病机制,可能作为炎肌病患者发生间质病变的早期检测指标。

  • 标签: 炎性肌病 肺表面活性蛋白D 肺间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以下简称慢阻)实施功能检查依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院在2022年2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400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开展功能相关检查,总结归纳影响慢阻患者功能检查依从的影响因素。结果:400例慢阻患者中功能检查依从为78.00%(312/400),经回归分析表明,家庭收入、文化程度、工作状态、慢阻严重程度等均属于功能检查依从的影响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阻患者实施功能检查过程中存在着家庭收入低、病情严重、居住地、文化水平低等影响检查的因素,在临床诊断中应结合以上影响因素开展个性化的干预手段,提高患者功能检查的依从,为患者赢得最佳的治疗时机。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检查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7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7例慢性阻塞肺病人,进行随机抽取,设为研究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以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功能。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以及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用于慢性阻塞疾病中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病人功能,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治疗 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人群应用呼吸内科临床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疾病患者90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经由呼吸内科专家诊断为慢性阻塞疾病,根据后续治疗手段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空白组)与传统治疗基础上应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联合组),各45例,治疗结束后对患者临床疗效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方式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肺部生理指标,包括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以及氧饱和度均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改善优于空白组,效果显著(P< 0.05)。结论:与传统治疗及给药相比,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可大大提高慢性阻塞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更好的预后恢复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治疗 用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慢性阻塞疾病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是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功能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慢性阻塞疾病患者采取联合药物治疗后,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功能指标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联合用药的安全较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沙丁胺醇 异丙托溴铵 布地奈德混悬液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疾病大内科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64例慢性阻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内科临床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系统化治疗,而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结果:对患者进行大内科临床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患者治疗后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下降,氧气分压有所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结论:合理应用大内科综合治疗方式,可获得理想的慢性阻塞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大内科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以肺部慢性炎症反应所致的气道、肺泡改变为主要病理特征。其中年龄、与有毒颗粒及气体等相接触,均属于造成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的原则即改善病人的症状,并对病情加重进行预防,降低疾病急性加重的风险。本文对慢性阻塞疾病发病机理、治疗措施等进行综述,为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发病机理 治疗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它是一种缓慢发展的气流受限疾病,与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加有关,导致肺泡持续扩张和/或气道狭窄,最终导致气流受限。COPD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疾病,它们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出现,包括急性加重、持续气道炎症、功能障碍、呼吸衰竭和全身炎症。COPD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某些危险因素会增加 COPD的发病率或病死率。尽管没有针对危险因素或明确病因的治疗方法,但许多治疗方法已经被开发出来用于减少 COPD患者的气流受限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防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