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周边国家经济发展专辑》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资料信息》月刊继出版《国际大气候专辑》、《苏联专辑》、《东欧专辑》等之后的又一增刊,是为适应我国当前加快改革开放需要而编写的,它用翔实的资料和最新的信息向读者介绍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20多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包括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速度、水平、经验教训及前景,工农业状况;基础设施;财政金融;对外经济关系;涉外经济部门、经济法规及入出境规定等。还附有我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等材料。全刊27万字,于第4季度出版。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

  • 标签: 信息增刊 周边国家经济发展 国际资料
  • 简介:伴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经济全球化对现代国际关系中多极化、两极分化、区域化等各种趋势的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 标签: 国际关系 多极化 两极格局 解体 客观 两极分化
  • 简介:2002年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反恐成为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主线;美国政府加快战略调整进程,其国家安全战略框架基本形成;大国关系既合作又竞争,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进入相对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好的国际环境中.

  • 标签: 2002年 国际政治 国际安全 反恐怖主义 布什政府 单边主义
  • 简介: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其间虽略有反弹,但还是在低位徘徊。哈萨克斯坦是一个产油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原油出口大国,油价下跌导致哈经济跌至谷底、金融危机加剧和财政状况恶化、就业压力陡增和居民收入锐减。为摆脱危机,哈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行经济结构转型、稳定金融和降低通胀率,推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大国际合作力度。

  • 标签: 哈萨克斯坦 石油 经济
  • 简介:全世界人民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的时代主流下度过了不平凡的1997年。一年来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却十分嚣张;世界的安全形势看好,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普遍降温,和谈与和解的趋头增强。然而,稳定中有不稳定,有些地区战乱频仍,有的国家重新出现混乱,天下并不太平;世界经济普遍增长,但南北发展不平衡,存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我国的形势大好,国际地位上升,成为推动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遏制中国的策划仍接连不断。展望1998年,国际形势会在1997年的基础上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世界一些热点地区通过谈判和政治解决可能进一步降温,中东的巴以谈判可能取得一定进展,亚太地区仍然会维持发展与稳定的形势

  • 标签: 时代主流 国际形势 多极化 霸权主义 热点地区 世界经济
  • 简介:1997年10月8日,在泰国货币贬值开始对印度尼西亚产生影响的大约10个星期之后,印度尼西亚政府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帮助印度尼西亚克服严重的财政经济危机.随后的经济复苏过程是缓慢和困难重重的.每一届新政府都制定了新的经济复苏计划,但由于缺乏经济和行政管理能力以及持续的政治干预,这些计划都未能得到很好的实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介入对于经济复苏与改革议程的制定,特别是在政府更迭期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支持的计划,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复苏与改革议程得到了加强.该议程并非没有受到批评,而且在一个时期以来经过了多次修改.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倾向于"宏观管理"印度尼西亚那个得到其支持的计划,这就加大了实施那些计划的难度.印度尼西亚已吸取了一些教训.但吸取的教训还必须考虑到整个政治环境,因为它有时是有利的,而有时却成了严重的障碍.

  • 标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印度尼西亚 经济复苏 政治经济学 货币贬值
  • 简介:一、石油价格暴涨的背景1971年—1980年的十年间,国际石油价格多次上涨,其中,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价格暴涨被人们称为“第一次石油危机”和“第二次石油危机”。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石油能源的产销一向受到普遍关住。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中东、北非等产油国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高价出口工业品,低价掠夺石油资源越来越不满。为了抗衡这种不等价贸易,谋求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改变西方国家长期压

  • 标签: 石油价格 石油危机 石油资源 石油产量 石油收入 外国石油公司
  • 简介:围绕教育部人文社会重大科研课题'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经济发展'的研究,并为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服务,经过充分准备,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于2001年9月16日至18日,在成都举办了'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经济发展'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就经济改革和经济全球化与中印经济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农业发展、中印工业发展和中印服务业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印利用外资、中印科技进步及中印经济合作等专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中外专家们既指出了经济全球化为中印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也认真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给中印经济发展提出的挑战,并且提出了中印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的相互对策.同时还探讨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印经贸合作的影响.

  • 标签: WTO 中国 印度 经济发展 研讨会 综述
  • 简介:4月的春城春风和煦,鲜花吐艳,在这大好的季节里,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省东南亚南亚研究院、云南省社科院南亚研究所、云南省南亚学会、巴基斯坦政策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新形势下中巴经贸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于4月15日在昆明召开。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经贸合作 研讨会综述 南亚研究所 交流 社会科学院
  • 简介:'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是两个在内涵与外延上既有交叉又不完全重合的概念或学科,所以有时交换使用、通用;有时并列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由于人们理解上的含混和不一致,给研究、交流和学科建设等带来诸多不便.本文旨在对其进行必要的梳理和剖析.

  • 标签: 国际政治 国际关系 不一致 重合 概念 实际
  • 简介:由联合国发展支援与管理服务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区域发展中的经济特区”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12月13日至17日在沿边开放城市黑河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白俄罗斯、保加利亚、中国、克罗地亚、日本、韩国、吉尔吉斯斯坦、老挝、蒙古、俄罗斯、泰国、土库曼斯坦、美国、越南等十四个国家的专家、学者.联合国主管发展支援与管理事务的副秘书长冀朝铸的代表、联合国经济社会发展部办公厅副主任、高级经济事务专员赖尚龙先生专程到黑河参加会议,黑龙江省人大主任孙维本参加了开幕式并作了专题发言,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宗璋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参加研讨会的中国代表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特区办、国务院研究室、国家计委、国家体改委、外交部、北京大学、中信国际研究所及黑龙江省政府经济信息中心、研究室、省计委、外事办、体改委、经贸委、经济研究中心、哈工大、黑大、省社科院西伯利亚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哈尔滨市、黑河市、绥芬河市的有关领导.会议开幕式由黑龙江省副省长王宗璋主持,赖尚龙先生代表冀朝铸副秘书长致开幕词并介绍会议主题,黑河市委书记曹震代表黑河市委、市政府和全市160万人民向与会代表致欢迎辞.研讨会期间,14个国家的24名专家及联合国官员发言

  • 标签: 经济特区 区域发展 跨国自由经济区 贸易区 研讨会综述 跨国经济合作区
  • 简介:国际战略界普遍认为,照目前发展趋势,中国将在三五年内超过日本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个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的中国将如何处理与世界的关系?或者说中国将以何种范式崛起?中国应奉行、以及将奉行什么样的对外战略?所有这些不仅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中国自身必须深入思考、提前思考、谨慎为之的大战略问题。本文认为,即使中国如期、如愿成长为世界“老二”,也必须继续坚持“韬光养晦”原则,继续坚持做一个谦逊的大国,不追求霸权,继续力避在国际舞台上耀武扬威;本文还认为,当中国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中国国际战略的成败关键仍然取决于如何处理与世界“老大”美国的关系。

  • 标签: 中国 国际地位 国际战略 崛起范式
  • 简介: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方方面面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国际格局的有些方面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一些基本方面变化尚未完成,尚无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本质改变。

  • 标签: 国际格局 中国国际战略 变与不变
  • 简介: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还在继续。一些国家经济缩水,社会动乱导致政府垮台,全球应对新型挑战的努力也因为关注点转移而打了折扣,或受制于此而力不从心。金融危机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甚至安全等方面的综合性影响是严重的。

  • 标签: 国际秩序 金融危机 国家经济 社会动乱 国际政治 全球性
  • 简介:1980~2000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统计表本统计表包括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中国、苏联、欧洲共同体、亚洲四小龙和东盟。统计数字包括:(1)1980年和1986年的GNP实际数字;(2)1993年和2000年的GNP预测数字;(3)1980~1986年的GNP增长率;(4)1986~1993年和1993~2000年GNP的预测增长率;(5)1980年和1986年的人均GNP实际数字;

  • 标签: 资料服务 统计数字 表本 亚洲四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