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划分的理论已深入人心,但这一理论并非尽善尽美。现在关于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很多,但其有一共同属性,即均强调绝对的'交叉无效原则'。这种非彼即此的划分标准从理论划分上来看简单明了,从实践操作上来看极具便利。但在现实中还存在同时具备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两种属性的行政行为,而实务中却常将这种行政行为简单地以内部行政行为处理。这是对权利的忽视,应重新审视这块模糊领域,将其纳入行政诉讼救济范围中来。

  • 标签: 复合式行政行为 双重属性 可诉性
  • 简介:在一起食品卫生管理行政案件中,原告认为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依据食品卫生法第四十条,即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卫生许可证或者伪造卫生许可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予以取缔,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的规定,在对其作出取缔行政处罚时,未适用听证程序,构成行政处罚程序违法。

  • 标签: 取缔行为 法律属性 行政处罚 行政强制措施 刑事强制措施 行政处罚
  • 简介:法律行为是法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在法学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法律行为理论却是我国法理学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尤其缺乏对法律行为的性质、特征及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律及基本模式的系统研究,不能为各部门法学研究具体法律领域的行为提供一般理论。同时,现有的理论与部门法理论又很不一致,这无疑会影响我国法律调整的效果,影响法治进程。如何使法律行为成为各部门法行为的共同上位概念,实现对部门法的指导,改变法理学与部门法学脱节的状况,为未来我国民法典法律行为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是当前我国法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 标签: 法律行为 意志性 民事法律行为
  • 简介:读了2001年第8期(总第21期)《西部法苑》在“以案说法”栏目中刊登的万华峰同志所著《他的行为不是抢劫》一文后,认为作者的观点值得商榷。考虑到转化的抢劫罪在实践中屡有发生,而《西部法苑》又有着发行量较大、发行面较宽,尤其是在政法机关发行较多的特点,所刊文摘的内容和观点无疑对广大读者、尤其是从事政法工作的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司法实践中对具体案件的定性和处理,故很有必要对转化的抢劫罪问题加以探讨,抛砖引玉,明确是非,则不但在理论上很有必要,对司法实践更是大有裨益。

  • 标签: 抢劫罪 司法实践 政法工作 政法机关 案件 定性
  • 简介:容留型罪名可谓吸毒、卖淫违法行为的"帮助犯",被容留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科处容留行为刑罚理应慎重。容留行为通常为提供娱乐服务的业务行为或出租房屋的日常生活行为,行为本身往往具有中立性质,中立行为帮助的理论可为借鉴,科处刑罚时应对法益保护与行为自由进行权衡。在自己家中接纳朋友吸毒,不宜作为犯罪处理。出租的房屋被用于卖淫场所,不宜作为容留卖淫罪定罪处罚。

  • 标签: 容留行为 中立性质 业务行为 日常生活行为
  • 简介:19岁的李贵自从高中毕业后,一直待业在家,整日无所事事。一次打麻将输掉2000多元,顿时感到手头拮据。于是找到赌友张某密谋一番后,瞄上了某汽车配件厂女财会人员刘玲。当得知刘玲每月20日必去银行提取工资款的消息后,两人即决定乘刘玲从银行提取工资款回来的路上进行抢劫,并商定了作案的时间、地点和作案后逃跑的路线。

  • 标签: 银行 工资 财会人员 待业 汽车配件 地点
  • 简介:“套路贷”表现为“砍头息”、翻倍打借据、还款方式苛刻等多种行为表象,而实践中对“套路贷”的司法评价存有争议,集中表现在“套路贷”与诈骗的界限区分、实施“套路贷”过程中出现的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行为如何评价等。有效打击遏制“套路贷”,必须从加强行政干预、精准打击违法、完善法律司法解释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 标签: 套路贷 高利贷 诈骗罪 非法拘禁罪
  • 简介:“我是选民选出来的,他们关心的就是我关注的,我要想他们之所需,救他们之所急,解他们之所难,做到选前怎么承诺,选后怎么践行,不能忽悠选民。”这是我初当人大代表时对自己的要求,也正是凭着这一信念和追求,我连续当选了三届县人大代表。

  • 标签: 承诺 行为 人大代表 选民
  • 简介:多次盗窃是指两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盗窃行为,在界定每次盗窃行为时要做到主客观相统一的标准,既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也要考虑行为人的客观行为.同时,为了避免处罚的过于宽泛,不宜将预备与中止的盗窃行为纳入到多次盗窃的范围.此外,对于已被行政处罚过的盗窃行为,在符合多次盗窃的构成要件时,应当予以刑法上的否定评价.

  • 标签: 多次盗窃 次的界定 多次抢劫
  • 简介:在合法替代行为的情况中,结秉的相同是以规范保护目的为标准进行的适当抽象的评价,假定合法行为发生并考察其因果关系的思维方式是合理的。存在合法替代行为的情况与行为人缺乏结果预见可能性之间没有内在的关系,通过否定行为人主观过失的以免除刑事责任的思路存在疑问;无论是基于被允许的危险还是结果回避义务的理论,均应通过否定实行行为性或事实因果关系以否定构成要件该当性。危险升高理论回避了对规范违反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要求,与通行的结果归贵逻辑存在龃龉,且存在不当限制公民自由的危险,故本文支持唯有在合法行为下结果回避可能性近乎确定方可排除归贵的观点。

  • 标签: 合法替代行为 结果回避可能性 被允许的危险 结果回避义务 危险升高
  • 简介: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案例:甲将某名画委托乙保管,但乙却擅自将画售卖给丙。此时,涉及到以下几个法律问题:

  • 标签: 合同无效 委托 案例 名画 法律问题 行为
  • 简介:<正>目次:一、普通法系中的法官二、三个术语三、司法独立四、司法自治五、公正性六、一些结论性评论一、普通法系中的法官众所周知,美国作为一个普通法系国家,法官在普通法系国家的立法系统中具有极其特殊的作用。在这个系统中,大量的法律是由法官制定的。久而久之,法官

  • 标签: 司法中立 司法独立 司法自治
  • 简介:<正>目次一、间接正犯概述二、间接正犯行为媒介类型的具体分析三、间接正犯成立范围的限制一、间接正犯概述间接正犯(指称人的德语表述是MittelbarerT(?)ter,指称犯罪形态的是mitteibareT(?)terschaft),是指以利用他人作为"犯罪工具"(Werkzeug)来实现犯罪的人或犯罪形态。在间接正犯情况下,行为支配的先决条件是,整个

  • 标签: 间接正犯 犯罪形态 身份犯 直接正犯 故意杀人罪 犯罪工具
  • 简介:本案为进口柴油货款纠纷,申请人为香港某石油有限公司,被申请人为中国某市石油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案纠纷的争点是,在没有被申请人的书面委托授权或指示的情况下,其所控股的子公司的收货和付款行为,可否以及如何认定是被申请人的行为。本案评析要揭示的问题是,对母子公司行为的相互关联性及相互责任问题,可以根据“揭开法人面纱”原则加以解决。

  • 标签: 母子公司 中国 集团公司 付款 控股 货款
  • 简介:行政附款行为是对行政行为的处理内容所进行的限制,附款的行政行为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其效力也具有特别之处,体现在生效、有效、无效及效力消灭等方面。行政附款行为生效探讨应当考虑到行政行为及其效力内容的过程性、阶段性和时序性。在权衡标准及效力意义不同的情形下,行政附款行为的生效不等于其有效。行政附款行为的无效面对着附款无效与所附行政行为整体无效的关系问题。行政附款行为的效力消灭也具有不同于一般行政行为的特殊性。

  • 标签: 行政附款 行政行为 行为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