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作者: 王伏立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3期
  • 机构:不可否认,以往的二人转音乐理论研究,是卓有成效的。某些专家,曾进行过整体性研究,其中不乏精辟的识见。但从总体而言,一般多停留在单向思维和静态、孤立的分析上,本文试想变换一下我们观察二人转音乐的视角焦点,按照系统论的基本原则,作一初步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孕含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精神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繁荣发展、进取创新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认同感、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根基。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在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下,崇洋媚外、封建迷信、腐朽没落的文化也泥沙俱下,

  • 标签: 民族文化 启蒙教育 未成年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
  • 简介:9月9日晚,太原市星光剧场,以扶贫为题材的二台剧目《情满塞北》精彩上演。生动感人的情节、朴实细腻的表演、特色浓郁的唱腔,深深打动了现场观众。山西省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朔州太阳升文化艺术表演有限公司响应党和政府精准扶贫号召,根据山西省政府扶贫攻坚'8大工程20项行动'的政策为指导,大力宣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精心创作投排的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大型二台歌舞剧《情满塞北》,词句通俗易懂,内容真实感人,让群

  • 标签: 情满 塞北小戏 二人台情
  • 简介:在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上,兰州优秀青年演员张小琴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兰州秦苑“摘梅”第一。兰州市秦剧团演员第一个戴此桂冠者。面对这种荣耀。张小琴欣喜之余眼睛湿润了,说“来的真不容易,我还是从头开始吧”。

  • 标签: 兰州市 第一人 中国戏剧梅花奖 印象
  • 简介:我一直对戏剧作品里越来越多靠语言取胜吸引观众的事实耿耿于怀,至少在最近看的很多作品里.都有许多大段的出彩对有.但很少有通过肢体、节奏、眼神等来调动我看戏的情绪和感情。然后.我看到了默剧《山海经》。

  • 标签: 戏曲艺术 《山海经之巫人演义》 艺术欣赏 艺术评论
  • 简介:近年来,各级电视机构的竞争处于白热化阶段,面对央视、省级卫视及新媒体等多方挤压,基层电视台结合自身优势,试图以一种本土化的审美观、叙事风格来表达本地新闻、人文、风俗等不同形式的栏目内容,实现打造出自身品牌的愿望。然而,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基层电视节目主持整体还存在不足:名主持少、影响力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效果。因此,作为媒体和栏目的代言,基层电视节目主持亟需跟随改革的需要,

  • 标签: 电视节目主持人 叙事风格 栏目内容 本地新闻 电视机构 主持人形象
  • 简介:郑海亭,1889年生。1915年随吴桥的一个杂技团到俄国演出。当时,他表演的节目主要是魔术和柔术,他的柔术特点是"缩骨法"。1921年12月21日,郑海亭的儿子在俄国出生,按俄国习俗取俄国名字为弗拉基米尔·让诺维奇·亭。为了使他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还取了

  • 标签: 俄罗斯 驯兽 俄国 马戏 节目 演出
  • 简介: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新制作《波希米亚》首演之夜赢得了满堂彩,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个新制作确实堪称近年来罕见的优秀本土歌剧大制作。导演将歌剧的场景来了个乾坤大挪移,由19世纪的巴黎拉丁区挪到了北京的798艺术区,只不过798如今的房租已是天价,远非剧中这几个穷哥们所能负担得起。但这并非重点,导演寻求的是一个能和北京观众直接对话并呼峨起共鸣,能容纳北京、艺术、狂野荒诞加小资爱情的概念和符号;在这个意义上,798是无与伦比的。

  • 标签: 《波希米亚人》 国家大剧院 艺术家 19世纪 制作 北京
  • 简介:原上海青年话剧团的老青话.自2003年(青话创建40周年)起.每年的正月初六都会一起团聚.共同追怀那难忘的岁月、难以割舍的情结.共享昔日说不尽道不完的趣闻轶事所带给我们的欢娱。

  • 标签: 上海戏剧学院 人生 话剧团 趣闻轶事 戏剧家 周总理
  • 简介:我曾驱车采访了东北三省二转专家王肯、王兆一、那炳晨、马力、靳蕾、耿瑛与二转老艺人王忠堂。采访中普遍被专家们提到的一个重点,就是二转的活"化石"——艺谚。

  • 标签: 二人转 艺谚
  • 简介:王兆乾(1928-2006),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黄梅戏研究会总干事、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中国戏曲音乐学会理事、中国傩戏研究会副会长、国际传统音乐学会会员、国家一级编剧。

  • 标签: 傩文化 黄梅戏 王兆乾 生平事迹 艺术水平
  • 简介:第七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近日揭晓。厦门大学周宁的《话剧百年:从中国话剧到世界华语话剧》、福建省戏剧家协会吴新斌的《工业时代演剧空间美学试探》分别荣获二等奖,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方李珍的《被规训的激情——从两个戏谈起》荣获三等奖。

  • 标签: 文艺评论 中国文联 福建省 戏剧家 中国话剧 艺术研究院
  • 简介:面对着与我们二台同一量级的地方戏曲艺术——东北二转的强劲崛起和有力普及,作为东路二台重点流布区域的文艺工作者不得不认真地思索,现在的二台与二转的差距究竟在哪里?两相比较之下,作为新生代二转的超级领军人物赵本山的出现,具有什么样的标志意义、象征意义和启示意义?紧迫而无情的事实是,我们必须把二台艺术人才的培养问题,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 标签: 培养问题 艺术人才 二人台 东北二人转 地方戏曲艺术 象征意义
  • 简介:10月23日,由上海国际艺术节、新加坡华艺节和新加坡华乐团联合委约创作,美杰音乐出品制作的原创“中国新歌剧”《画皮》,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隆重首演。此次新剧的打造之初,作曲家郝维亚、导演易立明两位艺术家便对自己多年来在歌剧领域的创作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并最终为歌剧《画皮》的创作提出了“中国新歌剧”的定位。

  • 标签: 创作经验 《画皮》 歌剧 中国 颠覆性 “鬼”
  • 简介:2012年4月,国家大剧院以一部自己制作的瓦格纳“漂泊的荷兰》拉开第四届歌剧节的帷幕。早在歌剧节开幕前一个月,这部意大利名导强卡洛·德·莫纳科所称的“前所未有”的宏大制作便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国际大牌和明星团队组成的强大演出阵容更赚足观众的眼球。更值得一提的是,“全华班”的B组阵容似乎向中国的瓦格纳迷昭示:中国自己的瓦格纳制作已经近在眼前了。

  • 标签: 《漂泊的荷兰人》 国家大剧院 观感 瓦格纳 制作 意大利
  • 简介:萧长华一、承前启后、自成一家的丑行表演艺术大师萧长华先生少年时期搭“三庆班”学艺、登台,工丑行,他天资聪颖,条件优秀,又得名师教诲,并长期观摩前辈的舞台实践,在良好的熏陶下,潜心探索丑行艺术的新境界,并在舞台实践中不断成功,深得“三庆班”时任班主小生大家王楞仙的赏识。

  • 标签: 艺术成就 丑行 名家 个性 舞台实践 承前启后
  • 简介:孙正阳孙正阳是一位全面的、杰出的丑行艺术家!1960年前后,上海京剧院几乎每年部有出国公演,而出国前都要来京进行汇报演出,接受中央领导审查,因此我们总有机会去看“上京”的好戏。

  • 标签: 艺术成就 丑行 名家 个性 上海京剧院 汇报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