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博物馆(记忆+创造力)=社会变革,是2013g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这个主题是在总结,也是一种预见。这样的主题让我在接触了博物馆十余年后重新回到了一个焦点上,那就是:博物馆事业的环境

  • 标签: 国际博物馆日 事业环境 随想 博物馆事业 社会变革 创造力
  • 简介:敦煌文献P.2977记载了中国十九座阿育王塔的情况,内容可与唐代文献有关记栽相印证,并可弥补传世文献记栽之不足。以之为据,结合20世纪以来的考古资料,并参稽佛教典籍及地方史志的有关记载,十九座阿育王塔的地理方位、兴建年代、演变历史及保存现状等,大都可以稽考。十九塔中,除曾经存在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崇教寺塔、敦煌市西大乘寺塔、武威姑臧寺塔及四川崇州怀远镇晋原县塔失考外,其余十五座都有遗迹可寻。这些塔据说都是根据印度阿育王塔原型仿制的。根据敦煌石窟壁画、云冈石窟雕塑,尤其是郧县阿育王寺阿育王塔及近期于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阿育王塔的原型应为宝箧印塔。

  • 标签: 敦煌文献 舍利塔 阿育王塔 佛教 考古
  • 简介:<正>最近拜读周连宽先生著《大唐西域记史地研究丛稿》一书,受益良多。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大唐西域记》史地专著。作者用大量资料及中外研究成果、后人行记复核玄奘行程,作了详尽的考证,道里清晰可见,对于致力西北史地的同志来说,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是这部书在论及贞观六年开大碛路时,有些地方似还可以商榷,故在此提出,谨请致力此学科的专家们批评指正。

  • 标签: 高昌国 史地研究 唐西域 西域传 西突厥 西北史地
  • 简介: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积极筹备六十年所庆的同时,仍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田野考古调查、发掘等科研工作,发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丰富的考古发掘成果。

  • 标签: 2014年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新发现
  • 简介: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的考古工作收获重大。赤峰市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通辽市哈民忙哈新石器聚落遗址、和林格尔盛乐古城周边墓葬、辽上京西山坡佛寺遗址、蒙古国的调查与考古发掘以及集宁路古城的大面积发掘等都有重要发现。

  • 标签: 文物考古 内蒙古 古城遗址 考古发掘 和林格尔 考古发现
  • 简介: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不仅承担了全区的考古发掘工作,而且还承担了蒙古国的援外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本年度调查发掘的遗址、墓葬年代跨度较大,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蒙元时期,收获了一大批丰富的考古资料和精美文物。尤其是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通辽市哈民聚落遗址、辽上京古城、元上都以及蒙古国的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 发现综述 考古发现
  • 简介:通常情况下,博物馆环境(这里仅指室外环境,下同.)的选择与设计必须考虑藏品(展品)、观众和陈列主题(内容)三个因素,由此相应形成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通过对环境的合理选择和设计,来满足对博物馆展品和藏品的保护要求;二是通过对自然条件的合理利用,对博物馆庭院的精心设计,为观众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观赏环境;三是通过对博物馆环境与博物馆主题和展出内容的综合研究,创造出一种对博物馆的主题和内容具有点缀、呼应、烘托或隐喻、联想、引伸作用的独特的环境语言和富有意境的艺术氛围.本文仅就博物馆环境选择和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博物馆环境的语言功能的相关问题,作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 标签: 博物馆 藏品 研究内容 情况 陈列 观众
  • 简介:按照环境保护学的理论,在通常意义上来说,环境是指围绕某一中心事物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我国所指的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博物馆环境保护是指预防和控制博物馆周围的大气、水等自然因素和博物馆周围的城市工厂、设施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对馆藏文物保护和参观游览环境造成的危害.

  • 标签: 博物馆 环境保护 环境因素
  • 简介:为全面了解武汉博物馆的文物保存环境现状,科学评价该馆文物库房环境达标试点工程的成效,总结实践经验,服务我国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改善工作,采用相关检测设施和仪器分析手段,针对该馆的改造新文物库房、未改造老库房、文物储藏柜、包装囊盒、陈列展厅、文物展框内的环境质量,检测了其中的温度、相对湿度、甲醛浓度、板材的木材含水率、可见淡然照度以及紫外辐照强度等指标,并对环境中的配性气体和VOC浓度进行了采样分析。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博物馆达标改造工程对库房温湿度和光照水平的控制成效明显,基本达到了文物保护要求:增添使用的文物储藏柜、包装囊盒、活性炭吸附材料等具有一定的策环境调控效果。由于装饰材料和橱柜材料等散发污染物的影响、恒温恒湿系统的间歇式运转模式、部分老库房和展厅采用无防护自然采光设计等原因,现文物保存环境中还存在主要污染气体浓度普遍偏高,湿度呈现短周期性波动、局部光照水平偏高等情况。对此,给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武汉博物馆 文物保存环境 检测 调查研究
  • 简介:巴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现代化城市。两千多年以来,勤劳智慧的人民,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贡献,整个世界都为之骄傲。当我兴致勃勃地走出戴高乐国际机场的大门时,就深深地被这种多姿多彩而又源远流长的浪漫气息吸引。在几天马不停蹄地奔走参观后,对被人称作“花都”的这块地方,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卢浮宫、凯旋门、巴黎圣母院、

  • 标签: 凯旋门 戴高乐 卢浮宫 参观 巴黎圣母院 文化艺术
  • 简介:通过对成都金沙遗址区孢粉分析方法复原古植被特征,同时结合遗址区广汉亚粘土层古土壤的地球化学行为分析结果得出,金沙遗址文化期内气候总体上属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温暖湿润气候,并有温暖湿润与温暖干旱气候变替现象发生。

  • 标签: 成部市 金沙遗址 古环境 孢粉分析 文物考古
  • 简介:8月14~15日,湖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研究召开2006’年中学术报告会。考古发掘整理研究依然是报告会的重点。中国砾石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部分华南地区,其时代贯穿整个旧石器时代,郧县人文化遗存是其早期代表之一。通过对卜庄河遗址动物群研究,一个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至明清时期的三峡较完整的动物群序列基本形成。杨家坡洞哺乳动物晚于猿人洞,

  • 标签: 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北 博物馆 学术报告会 哺乳动物 文化遗存
  • 简介:<正>自十九世纪后半以来,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发现的各种语言文字写成的资料,已经成为明了中亚文化基础的贵重材料;它如实地反映着印度、波斯、中国诸文明以及在天山山脉以北向广阔草原东西展开的文化的影响。

  • 标签: 吐鲁番 历史博物馆 文书 古文献 图版 考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