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均用针刺加火罐治疗,治疗组同时练习健身气功段锦。两组疗程为3周,观察发现针刺加火罐结合健身气功段锦治疗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简化SF-MPQ疼痛总分评分均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简化SF-MPQ疼痛总分评分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加火罐结合健身气功段锦能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疼痛症状,改善颈部功能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研究发现健身气功段锦是一种简单、便捷、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值得在社区患者中推广。

  • 标签: 健身气功八段锦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莆田口岸出入境人员中传染病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点,为口岸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莆田口岸2001—201053523名出入境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对检出的传染病进行个案流行病学调查及传染病监测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2001—2010间对莆田口岸53523名出入境人员进行传染病监测,共检出传染病434例,出入境人员传染病检出率为810.87/10万,其中交通员工的发病率最高,出国劳务构成比最高。结论加强出入境人员尤其是出国劳务和交通员工的传染病监测和国际旅行卫生保健咨询,对保护出入境人员健康,防止传染病的传入和传出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出入境人员 传染病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2008—2011临床报告的428例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本院428例抗菌药物ADR报告,按照不良反应类别进行归纳、统计分析,评价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同期ADR临床报告共428例,其中抗生素的药物占55.61%。头孢菌素类的ADR发生率最高93例,占39.08%;其次为喹诺酮类共67例,占28.15%。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系统损害最为常见,有122例,占51.26%,经过相应的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提示临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生素;联合用药应注意配伍禁忌;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

  • 标签: 抗生素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钦北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掌握分析本辖区食品安全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2011-2012在钦北辖区内10大类186件食品,对9种目标致病菌和一种寄生虫进行检测。结果186份样品共检出致病菌19株。其中阪崎肠杆菌5株,蜡样芽胞杆菌检出5株,副溶血弧菌3株,单增李斯特菌2株,创伤弧菌1株,沙门氏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结论钦北区居民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督管理部门应提供有效的监管措施,避免食源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 标签: 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县水痘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统计20091月-201312月期间我县各医疗单位确诊的水痘患者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2009至2013共确诊水痘患者2412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11岁,成年人发病有所增加;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冬春季节,但春末夏初有一个小高峰。结论我县近年出现了水痘发病增多的现象,患者仍以3-11岁儿童居多,但成年人发病人数增加;应积极做好各类人群的水痘防控工作,尤其是在冬春季节。

  • 标签: 水痘 流行病学 资料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市滨湖区2007-2011度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1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肝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7-2011报告的乙肝病例中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以15~44岁年龄组居多,15岁以下人群乙肝报告发病率较低;职业以工人、民工、农民发病率高。结论对未免疫乙肝疫苗儿童进行查漏补种,在初中、大学入学前进行自愿强化免疫,对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控制乙肝的发病率。

  • 标签: 乙型肝炎 流行病学分析 监测 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溧阳市2012—2016结核病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影响结核病发病的因素,为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溧阳市2012—2016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溧阳市2012—2016累计报告肺结核1506例,5肺结核报告平均发病率38.18/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3,P<0.05)。男女发病相对比为3.251,男性和女性肺结核患者5平均发病率分别为57.59/10万和18.09/10万。发病例数最多的是45岁~年龄组,占15.67%,其次是55岁~年龄组和15岁~年龄组,分别占15.27%和14.8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5.51%。7~9月份的秋季为发病高峰,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29.28%,3~4月份为发病小高峰,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18.73%。5登记平均肺结核发病率较高的为社渚和溧城,常州监狱、溧阳监狱中5登记平均肺结核发病率亦较高。结论近年来溧阳市肺结核防控工作得到重视,防治措施落实有效。溧阳地区青壮年外出就业者居多有关,社会活动频繁,暴露机会较大。青少年内分泌系统变化大、学习压力大、身体锻炼少、对营养要求高,增加了感染风险。应关注本市外出就业人群及初高中学生的肺结核防控工作。监狱内肺结核高发,应高度重视监狱等人群高度聚集环境中的肺结核防控工作。

  • 标签: 肺结核 流行病学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2013—2015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表面抗原母婴传播结果加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在本院进行婚检的所有例数中,相关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报表统计数据,并整理分析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的母婴阻断有关数据。结果通过数据分析,2013HIV抗体检测阳性数2例;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数106例,确诊23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数678例;2014HIV抗体检测阳性数2例;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数220例,确诊8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数692例;2015HIV抗体检测阳性数3例;梅毒抗体检测阳性数166例,确诊66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数887例。结论2013—2015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病毒检测率逐渐提高,母婴传播率依然保持在比较低的范围内,预防这三种疾病母婴传播效率比较显著。

  • 标签: 艾滋病预防 梅毒检测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儿童头发中锌、钙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为改善儿童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0与2010分别随机抽取我县0~7岁儿童1360名和962名,进行头发中锌、钙、铜、铁四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2000与2010的缺钙率、缺锌率、缺铜率、缺铁率分别为53.97%、89.55%、5.00%、12.55%和40.22%、62.12%、4.36%、10.19%。结论我县0~7岁儿童缺锌率、缺钙率2010与2000相比略有降低,但缺锌、缺钙情况仍较严重。

  • 标签: 儿童头发微量元素含量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附子物汤加味治疗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的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方剂附子物汤加味治疗(每日一剂,以水煎服),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甲氨蝶呤治疗(每周一次,每次10mg),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时间是2到3个疗程,疗程结束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红细胞沉降率以及类风湿因子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关节压痛、疼痛、肿胀和晨僵时间)治疗与治疗前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且P<0.05,具有比较意义。观察组患者显效26例,进步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显效9例,进步10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比较意义。结论附子物汤加味治疗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有效率高,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附子八物汤加味 寒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效果。方法共计3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于不同方案联合治疗结果后,第一天即开始给予珍汤口服辅助治疗,每日一剂,水煎服,分温三次服。于化疗结束后每三天查血常规,于化疗第十四天综合观察,血常规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并以此评价疗效。结果32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未出现明显“低点效应”,其余19例骨髓抑制分度在1度者有9例,2度者有7例,3度者有3例,4度者有0例,且出现最低点时间明显提前至化疗停止后的7-9天,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珍汤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化疗后骨髓抑制疗效佳,骨髓抑制时间缩短,程度明显减轻,病人耐受程度较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文圣区居民恶性肿瘤的死亡状况及死因特征,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促进居民健康长寿。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1,对2012文圣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文圣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特征及其对居民寿命的影响。结果2012文圣区居民病伤死亡(全死因)902人,年平均死亡率为6.59‰。其中恶性肿瘤死亡241人,死亡率为1.54‰,在死因顺位中居第2位。男性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238.26/10万,女性为115.68/10万。在恶性肿瘤的死亡谱中,前3位依次为肺癌、肝癌、胃癌。平均死亡年龄为65.79岁。恶性肿瘤造成男女性损失平均寿命均超过3岁。结论恶性肿瘤是影响文圣区居民健康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恶性肿瘤 死因顺序 死亡年龄
  • 简介:摘要笔者于2002对本院当年在读123名学生进行了双语教学问卷调查。2012笔者再次使用2002的问卷调查表对本院在读123名学生进行了双语教学问卷调查,并进行了十前、后调查数据对比分析,提出了笔者对口腔医学双语教学的再思考和认识。

  • 标签: 双语教学 问卷调查 口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村高血压患者管理模式与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为指南,采用“居民建档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筛检病例——病例诊断——纳入慢性病管理——乡(镇)村医治疗随访与综合干预的管理模式,建立农村高血压防治工作平台”。结果通过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综合干预与治疗依从性建立,患者的血压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加大力度开展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和建立患者治疗依从性,乡(镇)村医随访工作,以提高患者规范化管理率为主线,再加大投入专项经费,为更多的农村居民服务,控制农村居民的高血压发病率。

  • 标签: 农村居民 高血压 管理模式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政府发文、免费为农村已婚妇女宫颈癌筛查、达到提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率的目的。方法使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对2009-2011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结论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对农村妇女宫颈癌早期发现、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 宫颈癌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01月—201112月我院药品不良反应/事件86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86例药品不良发应引起的AD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53例(占62%),女性33例(38%)。静脉滴注占81.6%;口服给药占30.3%;静脉注射脉注射占1.3%;肌肉注射占1.3%。抗菌药物引起的占总数的64.7%,中药制剂引起的占总数的32.4%。ADR最常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占38.2%,其次是神经系统。结论加强医院临床药学管理,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能够防止和避免ADR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宁德市医院2010至2012感染科诊断手足口病儿童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对2010-2012的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我院共报告手足口病4093例,其中2010上报1172例,2011上报1098例,2012上报1823例;各年度发病例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1的报告率37.3%(1098/2947)相比于2010的62.6%(1172/1871)有所下降,而在2012又上升明显达到66.7%(1823/2732),考虑为是手足口病每隔2-3流行1次与参考文献一致。;发病人群高峰主要集中在0—3岁年龄组的儿童(P<0.05)占到总发病人数的81.9%(3352/4093),其次是4—7岁组为15.9%(649/4093);发病季节主要是在第四季度即10-12月(P<0.05),占这三发病数总数的43.6%(1785/4093);其次是4-6月,占这三发病总数的26.1%(1067/4093);在发病性别上男性的发病会比女性更高(P<0.05)。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存在明显的年份、时间、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

  • 标签: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综合医疗机构在接诊肺结核患者及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网络直报后,未到结防机构就诊的肺结核病人和可疑病人经追踪不到位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报告患者的总体到位率提出解决方案。方法分析2009至2011网络直报患者未到结防机构就诊的肺结核患者进行追踪,对于在追踪过程中未到结防机构的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报告患者总数63366例,追踪未到位10454例,占报告总数16.49%)。结果对资料登记完整的10386例病例进行分析,主要原因为长期外出打工30.0%;查无此人21.0%(地址不详12.1%,地址错误4.2%,虚假信息4.7%);拒绝就诊19.9%(交通不便3.3%,社会歧视7.6%经济困难2.7%综合医院治疗6.3%);经济困难10.2%,交通不便8.3%,行动不便4.7%,合并其他疾病不能就诊2.2%,死亡3.7%(因其他疾病死亡3.45%,因结核病死亡0.25%)。结论陕西省网络直报病人追踪不到位的原因主要原因为长期外出、拒绝就诊、地址不详、经济困难、交通不便、社会歧视等,依据这一结果建议进一步加强对报告肺结核患者(包括疑似患者)的跨区域管理,保证外出的结核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诊疗服务,加强机构之间的合作;引入卫生行政部门的干预,规范传染病报卡程序。加强对各个网络直报单位的报告卡填写质量的考核,尤其是“详细地址、联系方式”等影响“报告患者追踪到位”相关类别信息的填写准确性。进一步宣传国家免费诊断治疗结核病及有关结核病防护知识的内容,增强患者的及时就诊意识、消除社会歧视现象。加大政府投入,将结核病的治疗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之内,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同时针对家庭经济情况较差、获取卫生服务困难的患者给予交通补贴及食宿补贴。对于住院病人加强出院后的治疗管理,保证患者能够确保规范、全程、合理治疗,最终治愈。加强乡镇级卫生医疗机构的结核病人转诊、推荐、追踪、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卫生保健人员的工作能力,确保患者能方便地获取医疗卫生服务。

  • 标签: 陕西省 肺结核 追踪未到位 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