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干预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并发肩痛患者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两组均给予康复科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针对肩痛实施干预护理。观察组两组护理前后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上肢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干预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有效提高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力,护理经验值得借鉴。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卒中 肩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比较60名冠心病患者分别经过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检查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造影后的阳性率对比。结果60例患者经过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检查,在累及1条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造影阳性率大体相当;而在累及2条及以上患者阳性率较低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造影阳性率,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可以用作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科学性筛选的评价依据,从而有利于对于冠心病等诊断的前移,在注重治疗的同时注重预防,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动针法治疗肩关节冷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患者采用远端奇穴治疗再以配合肩关节的运动方法。取穴肾关穴(即阴陵泉向下1.5寸)、足千金(即足三里外1.5寸再向下4寸)、足五金(即足三里外1.5寸再向下6寸),治疗5次为一疗程。结果痊愈16例,好转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灸治疗肩关节冷痛,见效快、疗效好。在药品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减轻患者的痛苦。针刺奇穴运动针法治疗肩关节冷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 奇穴 运动针法 肩关节冷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膝部骨折手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治疗效果。方法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膝部骨折病患中,按照随机选择的方法选取80例病患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有病患40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的护理康复训练,而实验组病患则在护理康复的基础上结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进行治疗,对两组病患治疗的效果,膝关节的功能等级以及疼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通过治疗对比发现实验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组病患的治疗效果,而实验组病患的膝关节功能等级以及疼痛评分结果也要优于常规组病患(P<0.05)。结论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持续性被动运动 护理康复 膝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中应用行为护理干预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按照其是否采取行为护理干预将其分入两组,分别为单行常规护理的40例对照组患者与行常规护理加行为护理干预的40例研究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FMA)评分与生活能力(MBI)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FMA评分与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脑梗塞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取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能力,促进其康复。

  • 标签: 行为护理 脑梗塞 运动功能障碍 康复效果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营养联合运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分组各75例,对照组为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增加医学营养联合运动治疗,观察两组血糖变化、体重增长量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及孕期体重增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子痫前期10.67%、羊水过多6.67%及剖宫产率21.33%显著低于对照组25.33%、20.00%、38.67%,P<0.05;观察组巨大儿4.00%及新生儿窒息2.67%显著低于对种族16.00%、13.33%,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医学营养联合运动治疗可进一步控制血糖变化,降低孕期体重增长量,并可改善妊娠结局,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医学营养 运动方案 妊娠期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Ⅱ型糖尿病的患者采用运动治疗的效果和依从性进行分析和调查研究,了解患者运动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Ⅱ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知识、态度和依从性调查问卷,对96例在我院就诊的患有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确诊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Ⅱ型糖尿病运动依从性总分为(21.6±1.12)分,影响的因素分别为知识水平、运动态度。结论对患有Ⅱ型糖尿病的患者运动依从性较差,护士应高度关注患者对运动的依从性以及知识、态度、等方面对运动依从性的影响,教育患者按照合理的运动方法进行锻炼,提高依从性。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运动治疗 效果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产前规律运动对于加快剖腹产术后排气的有效性相关问题。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住院准备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0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术前由我科专业的康复医师指导规律运动。观察及评估两组产妇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经肛门的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规律运动对于加快剖腹产术后排气具有临床有效性,可以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并且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及母婴的身心健康都有相应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产前规律运动 剖腹产 术后排气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方法随机选取160例在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运动康复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运动耐量、心功能变化并评定其生活质量。结果经过研究可以发现,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显著的改善,但实验组的运动耐量、心功能变化、生活质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康复治疗可显著提高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运动康复治疗 老年慢性心衰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由于体育运动的高压性和高强度性,青年运动员较一般社会群体对自身生理与心理的要求更高,过高的责任感使得强迫、焦虑等不良精神状况的发生几率升高,很多青年运动员都会存在一定的强迫症状,若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很容易发展称为强迫症。本文以青年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强迫症状进行沙盘游戏的干预研究,旨在为青年运动员强迫症状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体育运动 青年运动员 强迫症状 沙盘游戏
  • 简介:摘要沙盘游戏是一种巧妙使用沙子、水、沙盘和各种微缩模型进行心理辅导的治疗工具,在临床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过程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以青年运动员这一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以沙盘游戏为主要治疗手段,对个案消极情绪进行干预治疗的理论研究分析,为帮助其改善不良情绪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沙盘游戏 心理辅导 治疗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振动排痰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运动耐受性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实施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振动排痰护理。结果观察组6MwT两组护理后运动耐力都较护理前提升,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分更低。结论振动排痰护理运用在COPD治疗中,可以提高排痰效率,改善患者缺氧状态,使其住院时间缩短,经济负担减轻,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因此可以推广。

  • 标签: 振动排痰护理 慢阻肺 运动耐受性 效果显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运动疗法应用妊娠糖尿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电脑排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与运动疗法联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与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值明显下降,且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相较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较好,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血糖水平,从而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值得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运动疗法 妊娠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提肛运动对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的患者选取70例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同时进行提肛运动训练,实验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对照组为71.42%,而且实验组患者肛门坠胀的消失时间也比对照组早(P<0.05)。结论对于混合痔术后肛门坠胀患者采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联合提肛运动进行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大大的减轻了患中术后肛门坠胀的症状。

  • 标签: 混合痔 术后肛门坠胀 补中益气汤 提肛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在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偏瘫程度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康复中心收治的脑梗死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除常规训练外还采用改良CIMT进行干预训练,观察两组训练前后患侧肩臂以及手部偏瘫等级变化情况。结果训练后观察组患者患侧肩臂brunstrom分期、手部brunstrom分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上肢偏瘫程度,对提高患者上肢功能与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强制性运动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动疗法联合血糖监测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102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糖监测,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0d,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进行对比分析,使用简易生活评定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对比。结果(1)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实验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2)干预前两组SF-36得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实验组SF-36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血糖监测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运动疗法 血糖监测 糖尿病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操运动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入我科处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呼吸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和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肺功能优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操运动训练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稳定期的肺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在临床中作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呼吸操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健康教育,观察组还增加运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肺功能、6MWT以及血清中CRP、IL-6、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6MWT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可有效提高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与活动能力,并且可减轻机体血症反应。

  • 标签: 运动康复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病毒性脑炎患者施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对其肢体运动能力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病毒性脑炎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病毒性脑炎患者对应护理方式分别为基础护理以及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病毒性脑炎护理总有效率以及FMA(Fugl-Meyer运动能力)评分结果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病毒性脑炎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病毒性脑炎患者(76.67%)极为明显(P<0.05);观察组病毒性脑炎患者FMA评分高于对照组病毒性脑炎患者极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病毒性脑炎患者施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于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恢复发挥的促进效果尤为显著,从而对于病毒性脑炎疾病护理效果的提高以及预后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病毒性脑炎 肢体运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缺血价值对比。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5年9月份至2018年2月份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评估心肌缺血情况,将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在评估多支冠脉及单支冠脉病变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平板运动试验的准确率稍高于动态心电图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对心肌缺血的程度均有较为理想的诊断价值,实际应用中应灵活选择。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