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9月—2020年5月来我院手术室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传统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PDCA循环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情况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中,传统组50例患者中,护理风险为3(6.00%),切口感染2(4.00%)例,器械药品使用错误3(6.0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16.00%),护理质量评分为68.43±2.39。实验组50例患者中,护理风险为1(2.00%),切口感染0(0.00%)例,器械药品使用错误0(0.00%)例,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00%),护理质量评分为85.31±3.55。实验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实验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PDCA循环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整体的护理质量,确保患者有良好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手术室 护理质量管理 实施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传统煎药与中药煎煮机及免煎中药颗粒优缺点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18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传统煎药煎出的药剂进行治疗,观察组1组与2组,每组60例,分别对应给予中药煎煮机所煎药物及免煎中药颗粒。比较三组煎药方式下的药物煎煮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观察1组煎煮时间以及煎煮过程加水量都少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传统煎药法 中药煎煮机 免煎中药颗粒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传统煎药与中药煎煮机及免煎中药颗粒优缺点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4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月经不调患者18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三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传统煎药煎出的药剂进行治疗,观察组1组与2组,每组60例,分别对应给予中药煎煮机所煎药物及免煎中药颗粒。比较三组煎药方式下的药物煎煮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疗效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观察1组煎煮时间以及煎煮过程加水量都少于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传统煎药法 中药煎煮机 免煎中药颗粒  优缺点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困难道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由我院患者中选取150例接受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插管的困难道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B组、C组,所有患者均注射右美托咪定,A组联合氯胺酮药物,B组联合丙泊酚,C组联合瑞芬太尼。分析三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三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三组患者在进入手术室镇定10分钟(T0)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评分差别不大(P>0.05);插管植入前(T1)、导管与声接触(T2)、插管后 5 分钟(T3)阶段心率、平均动脉压、麻醉评分差别不大较大(P<0.05);在几个时段中三组患者脉搏氧饱和度差别均不大(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困难道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患者的麻醉处理,其麻醉效果比较好,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小剂量氯胺酮 困难气道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肠造瘘术后采用洗肠,对患儿腹胀及促进肠蠕动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入我院于 2018年 7月至 2019年 8月期间 进行肠造瘘术的患儿作为研究 ,以抽签 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 组和参 照组,各为 15 例 。参照组行传统护理法 ,实验组行洗肠 ,对比两组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率。结果:实验组的首次排气时间、腹胀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家属满意率均比参照组理想, P值 < 0.05 。 结论:小儿肠造瘘术后 采用洗肠,能够缓解术后腹胀,帮助肠道蠕动,有利于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洗肠法 小儿肠造瘘术 腹胀 肠蠕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二联对普外科手术病人焦虑情绪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普外科于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收治的 60例择期行手术的患者,将其依据标准化的随机数字表分成 2组,对照组 30例行传统心理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心理护理二联实施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针对行普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心理护理二联实施干预,能减轻其焦虑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二联法 普外科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样本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原发性肿瘤患者63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的体检健康者63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化学发光免疫检验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肿瘤生物标志物(CA125、CA153、CA199、AFP以及CEA)水平而言,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4.221,15.037,23.859,39.984,22.636;P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分析是一种先进的生化免疫检测方法,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希望对临床医学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肿瘤生物标志物 化学发光免疫法 阳性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晚期贲门 - 食管癌的姑息性治疗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间收治的 40 例不能手术的晚期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观察采用金属内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的进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 40 例患者置入金属支架后,患者梗阻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的进食通畅率达到 100%, 吞咽困难评分由治疗前( 2.56±0.27 )降低到( 0.25±0.18 ),且( p < 0.05 );结论 晚期贲门癌、食管癌患者进行金属支架置入姑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状况,提升患者的营养状况,延迟患者生命周期。

  • 标签: 贲门癌 食管癌 姑息性治疗
  • 简介:近年来,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omy,PRK)治疗近视逐渐被人们接受,由于该手术后大都无明显痕迹,一般外眼检查难以发现,影响在招飞体检中作出及时准确结论,我们应用检眼镜彻照判断有无进行过PRK手术,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 眼镜 治疗 招飞 体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脏理气”推拿改善慢阻肺稳定期生命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12月,42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治疗组联合“调脏理气”推拿,分析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FVC较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SGRQ评分较高(P<0.05)。结论“调脏理气”推拿对改善慢阻肺稳定期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调脏理气”推拿法 慢阻肺 稳定期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脏理气”推拿改善慢阻肺稳定期生命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2020年12月-2021年12月,42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治疗组联合“调脏理气”推拿,分析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FVC较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SGRQ评分较高(P<0.05)。结论“调脏理气”推拿对改善慢阻肺稳定期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调脏理气”推拿法 慢阻肺 稳定期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术中血管外超声及动脉压力梯度测定对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血管进行精准评估,为股浅动脉病变支架的植入与否提供客观依据,探索一条精准、经济、客观的评价方式,最终达到少用或不用支架,提高病变血管远期通畅率。方法 回顾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20例(均为单侧病变)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患者均针对靶病变进行球囊扩张,其中10例囊扩张后依据DSA造影评估决定是否进行支架植入,10例球囊扩张后依据术中体外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决定是否行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比例 2年期靶病变通畅率及整体花费,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皮温、跛行距离、ABI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DSA组10例患者植入支架12例,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10例患者植入支架6例,DSA组患者与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患者24个月靶病变通畅率分别为90%VS90%;DSA组患者与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患者平均花费4.34 VS 3.54万元;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 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对股浅动脉短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组支架植入数量及整体花费显著少于DSA组的同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2) 术中B超评估联合压力梯度测量为股浅动脉短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是否植入支架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可以在该类患者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股浅动脉 术中B超评估 压力梯度测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患有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儿 34例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7年 12月 -2019年 3月间,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比对,一组为采取常规疗法进行治疗的常规组,一组为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联合组,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 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采取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道正压通气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表面活性物质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联合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胰岛素、血浆置换法对急性脂源性胰腺炎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5月间收治的急性脂源性胰腺炎患者 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胰岛素进行治疗的 3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血浆置换法进行治疗的 30例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从症状缓解时间上看,实验组的腹痛缓解时间、腹膜炎消失时间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从治疗前的炎症因子水平上看,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从并发症上看,实验组的胰腺假囊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对急性脂源性胰腺炎患者实施血浆置换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法 血浆置换法 急性脂源性胰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对剖宫产产妇疼痛、焦虑、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8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产妇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观察两组产妇血压、心率、疼痛及焦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12h血压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h、12h及24h焦虑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实施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埋籽有助于舒缓产妇紧张、焦虑情绪,减轻产妇疼痛程度。

  • 标签: 剖宫产 穴位贴敷 耳穴埋籽法 疼痛 焦虑 血压 心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提升Ⅰ型糖尿病患儿家庭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 采取糖尿病小组管理的方式,制定培训标准及流程,自制针对患儿家长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运用角色代入对患儿家长进行糖尿病知识及技能的宣教与培训,评价患儿家长自我管理能力和出院3个月后患儿血糖控制水平。 结果 患儿家长自我管理能力比较t=-4.686,p=0.00004,糖化血红蛋白比较t=4.097,p=0.0003 。 结论 角色代入能有效提升糖尿病患儿家长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 标签: [] 角色代入 Ⅰ型糖尿病 自我管理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消毒供应中心带教管理中应用教学双向评价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3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实习的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轮转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带教管理中心对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评价,观察组采用教学双向评价,并对两组学生的举止行为、纪律性及学习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举止行为(96.67%)高于对照组(76.67%)、纪律性(93.33%)高于对照组(70.00%)、学习能力(96.67%)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带教管理中应用教学双向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实习能力,还加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促进科室的带教管理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教学双向评价 带教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校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1]5、6班1[2]05名学生作为研究目标,其中5班列为传统班(52名学生),6班列为研究班(53名学生),其中传统班开展系统解剖学常规教学,研究班开展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教学,就两班学生考核成绩优良率、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班学生考核成绩优良率高于传统班,且各方面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解剖学教学中采用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成绩,改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系统解剖学教学 多模态解剖 案例式问题导向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本校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1]5、6班1[2]05名学生作为研究目标,其中5班列为传统班(52名学生),6班列为研究班(53名学生),其中传统班开展系统解剖学常规教学,研究班开展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教学,就两班学生考核成绩优良率、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班学生考核成绩优良率高于传统班,且各方面教学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解剖学教学中采用多模态解剖联合案例式问题导向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成绩,改善教学满意度。

  • 标签: 系统解剖学教学 多模态解剖 案例式问题导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