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心肌炎治疗中磷酸酸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01至2017-01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20例心肌炎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同时接受1,6-二磷酸果糖治疗,研究组患儿接受磷酸酸钠进行治疗,连续用药治疗2周,复查患儿心肌酶检查与心电图,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儿心肌酶改善情况,统计各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儿心肌酶水平无明显差异,但是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CK-MB、CK、LDH浓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研究组患儿CK-MB、CK、LDH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临床疗效(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磷酸酸钠对小儿心肌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心肌功能,降低心肌细胞耗氧量,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小儿 心肌炎 磷酸肌酸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胃镜下黏膜切除及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上皮瘤变及早癌标本的病理学观察结果,分析术前、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并提出改善检查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7年7月进行胃上皮瘤变和早癌检查的患者60例进行检查分析,患者均进行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镜黏膜下剥离术的术前、术后病理诊断,对比其差异。结果镜切除术前后病理结果存在差异,术后符合率较低。结论胃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镜黏膜下剥离术在胃上皮瘤变及早期的诊断中,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低,术后级别升高,术前的病理诊断并不能完全显示黏膜病变性质,因此需要进行定期内镜随访并对患者进行病理活检,保证确诊率。

  • 标签: 胃上皮内瘤变 早癌 内镜切除术 病理观察 结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使用逐水高穴位敷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自2016年3月~2017年10月诊治的74例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中药逐水膏穴位敷,10日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将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总不良反应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综合疗效分布和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间总不良反应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逐水膏穴位敷应用于肝硬化并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较常规西医治疗更为理想,且并不会明显增多不良反应。

  • 标签: 中药逐水膏 穴位贴敷 肝硬化 顽固性腹水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揿针穴位敷对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鼻阻症状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调查,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揿针穴位敷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鼻阻症状疗效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鼻阻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穴位敷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鼻阻症状,有助于改善患者疗效,促进术后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揿针穴位贴敷 慢性鼻窦炎患者 鼻阻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小儿慢性咳嗽使用远红外止咳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咳嗽患儿(106例),选取时间-2015年2月10日至2016年2月11日,将慢性咳嗽患儿(106例)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53例患儿实施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对照组,(53例患儿实施远红外止咳于每日肺经循环时间凌晨3点至5点实施远红外止咳敷贴治疗大椎、肺腧、膻中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观察组,将两组慢性咳嗽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慢性咳嗽患儿的总有效率90.57%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慢性咳嗽患儿的咳嗽症状评分(0.56±0.29)分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儿进行联合治疗(远红外止咳于每日肺经循环时间凌晨3点至5点实施远红外止咳敷贴治疗大椎、肺腧、膻中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小儿慢性咳嗽 远红外止咳贴 布地奈德雾化 疗效
  • 简介:病例女,45岁,左胸间歇性刺痛伴咳嗽、气急2周入院,无四肢乏力和消瘦.入院体检:精神萎糜,检查合作;面色苍白,巩膜无黄染,皮肤无瘀点、瘀斑;左胸下部叩诊呈浊音,左肺呼吸音低,心律齐;腹软,肝脾未及;四肢力正常,无病理性神经反射.

  • 标签: 诊断 CT B超 病例报告 肺内胸腺瘤
  • 简介:摘要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包括颅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发病率较动脉性卒中明显低,但因病因复杂,解剖变异大,引流丰富,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有相当难度。随着磁共振等影像技术的进步,血管造影,如MRV和DSA的增多,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的诊断增加。现就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 标签: 颅内 静脉窦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块的病理基础及在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具有毛刺CT征结块患者48例,均给予螺旋CT扫描,并且结合组织学病理予以毛刺征的观察与评价。结果48例患者中,根据毛刺征显示一般分成2种①长毛刺12例,其中良性病变9例,恶性病变3例;②短毛刺征36例,其中良性病变7例,恶性病变29例。结论毛刺征是诊断肺恶性肿瘤的征象之一,尤以短毛刺征诊断价值最为重要,该征出现若结合结块的其他特征和临床表现,则可提高对肺恶性肿瘤的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内结块 CT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KF-关节镜下全以及外缝合法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均等的两组,其中实验组(40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进行全缝合法治疗,参照组(40例)则运用关节镜下进行外缝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取得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体征结果。结果实验组在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取得的结果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体征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p>0.05)。讨论运用KF-关节镜下全以及外缝合法对于半月板损伤患者,接受干预治疗后患者的术后体征虽然无显著性的差异,但KF-关节镜下全缝合法的手术时间较短,患者出血量较少,还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相比之下运用该术式治疗半月板损伤更加理想。

  • 标签: 半月板损伤 KF-关节镜 全内缝合法 外内缝合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根骨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移位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骨科跟骨关节位移骨折患者40例,采用切开复位跟骨板固定治疗,与以往所有跟骨关节移位骨折病例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切开复位根骨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移位骨折治疗效果优者22人,良者15人,治疗的优良率为92.5%。结论跟骨关节位移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根骨板固定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明显提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以及推广。

  • 标签: 切开复位根骨板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位移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肠营养乳剂(TPF)行肠营养(EN)支持对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符合入选标准同期收治的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额外加用肠营养乳剂每日500ml,对照组不加用,进行EN支持90日。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营养相关指标。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上臂围(AMC)、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淋巴细胞总数(TLC)无明显好转,但治疗组经治疗后体重指数、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加用肠营养乳剂TPF行EN支持,可明显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

  • 标签: 肠内营养乳剂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 肠内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红外线瘘治疗仪在血液透析治疗瘘手臂疼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治疗瘘手臂疼痛的56例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在透析时行远红外线瘘治疗仪照射治疗,比较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瘘手臂疼痛感、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患者瘘手臂疼痛感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10.031,P<0.05);干预后透析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较干预前明显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5,χ2=9.195,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瘘手臂疼痛患者采用远红外线瘘治疗仪照射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疼痛感,还可以使透析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大大提升。

  • 标签: 远红外线内瘘治疗仪 血液透析 内瘘手臂疼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16例横纹溶解综合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做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连续性血液滤过护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加强感染预防及护理,重视出院指导,16例患者均病情好转或治愈出院。

  • 标签: 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在于探讨膏摩方配合推拿治疗在举重运动员腰疲劳中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60例本基地医务室2000年2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腰疲劳举重运动员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推拿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膏摩方配合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远高于对照组的73.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膏摩方配合推拿在治疗举重运动员腰疲劳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膏摩方 推拿 腰肌疲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飞燕式腰背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0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在前者护理的前提下行飞燕式腰背训练。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日程生活能力评分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但干预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飞燕式腰背训练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可提高患者康复的效果,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 标签: 日常生活能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效果 飞燕式腰背肌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脂与酐清除率(Ccr)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抽选70例作为本研究的心衰组,同期选取70例心功能正常的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根据酐清除率水平对心衰组患者的肾功能进行评估与分组。比较心衰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脂水平,分析心衰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衰组患者的血脂指标TG、TC、LDL-c水平明显更高,Ccr、HDL-c水平明显更低(P<0.05)。心衰组患者中肾功能中重度损害组患者的TG、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和肾功能轻度损伤组(P<0.05)。冠心病、高血压是心力衰竭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肾功能会受到血脂水平的影响,控制血脂的同时应注意保护肾功能。

  • 标签: 心力衰竭 血脂 肌酐 清除率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探讨和评价3.0TMRI常规序列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术前判断子宫内膜癌层浸润的准确率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50例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行3.0TMRI检查,由2位放射科医师分别采用T2加权成像(T2WI)、DWI、动态对比增强(DCE)、T2WI与DWI(T2WI-DWI)融合图像(b=1000s/mm2)分析肿瘤层浸润深度,并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医师对T2WI-DWI融合图像的阅片一致性好(K=0.904),且在层浸润深度方面与病理检查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r=0.923,P〈0.001)。T2WI-DWI融合图像对于肿瘤浸润子宫层的判断明显优于T2WI、DCE、DWI图像(P均〈0.05)。T2WI-DWI融合图像和DCE图像对于肿瘤浸润子宫深层判断均优于T2WI和DWI图像(P均〈0.05)。T2WI-DWI、DCE诊断肿瘤浸润子宫深层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1%、97%、96%和100%、95%、95%,而两者判断肿瘤浸润子宫深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为0.92×10-3mm2/s,其与肿瘤侵犯层的深度间无明显相关性(r=-0.18,P=0.32)。结论:T2WI与高b值DWI融合图像对于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层浸润能提供准确信息。T2WI与高b值DWI融合图像和DCE图像均可作为优选序列来用于判断子宫内膜癌深层的浸润情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盆底锻炼配合电刺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英文名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缩写SUI)。方法选定时间范围在2016.09.01日到2017.08.31日的100例SUI患者,依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在诊疗措施方面,给予对照组盆底锻炼为主要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使用电刺激治疗手段。将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治疗结束后,发现观察组在行为限制、心理影响、社会障碍以及总评分上比对照组高,其差别较大,P值<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SUI患者的盆地锻炼治疗的基础上再实施电刺激治疗方案,能更加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锻炼 电刺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在2016年5月-2017年11月接收的120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产妇分为对照组58例,实验组62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进行常规康复指导,实验组产妇给予盆底康复治疗,并对两组产妇的盆底力分布情况以及治疗后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情况、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收缩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后存在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采取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有效的促进盆底功能的恢复,明显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康复 盆底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