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疗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护理模式的日新月异。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工作面对着庞大的任务量,已经不能单靠传统手段来完成。计算机系统具有高效能,运转快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客户群反馈。将计算机系统应用于护理领域,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实现护理工作的信息化。本文从两个方面,就临床护理工作中计算机系统的应用展开了探讨。旨在促进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使其更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服务。

  • 标签: 临床护理 计算机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信息化建设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住院接受临床护理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0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500例则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信息化建设,观察两组护理工作情况及护理服务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护理服务水平,对降低护理缺陷及护理差错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医院信息化建设 临床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内科护理工作者6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4)。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予以分层管理方式,对两种管理方式的管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操作评分、理论评分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内科护理而言,将分层管理法于其工作实践中应用实施,可有效的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内科 分层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层管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45例患儿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抽选我院2015年1-12月期间收治的45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分层管理模式,以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科 分层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4~2017.4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6名作为本次观察组,另选取2015.3~2016.3未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中护理人员6名作为本次对照组,对两组护理前后护理质量、工作人员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操作、处理医疗险情、工作责任性、护患沟通以及文书书写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纠纷0.0%低于对照组16.7%,护理投诉率0.0%低于对照组20.0%,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提高工作人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 人性化护理 管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本调查研究拟了解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原因,并分析压力源的相关性,以探索缓解压力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20名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产科病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产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按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年龄与经常倒班及护理管理者的批评过多两个压力源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呈负值。结论建议广大护理管理者尽力减少产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产科护理 护理人员/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动护理工作站的应用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产妇分成2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40例采用移动护理工作站进行床旁护理。2组分别于术后12h-72h采用数字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估及睡眠时间测定,并统计术后应用止痛药的例数。结果实验组术后12h-72h疼痛评分和睡眠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术后应用止痛药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移动护理工作站进行床旁护理的模式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改善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疼痛 移动护理工作站 镇痛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疾控中心卫生监测、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方法对2016年12月~2017年2月我中心统计上报的54次存在质量问题的微生物检验、卫生监测事件相关资料作以回顾分析。结果卫生监督、检验工作存在质量问题与检验人员素质、设备配置、检验过程中违规操作、资质认证不规范等因素有关。结论疾控中心应提高对卫生监测与检验工作质量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的重视,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解决,保证卫生监督、检验结果准确,提高微生物检验质量与控制管理效果。

  • 标签: 疾控中心 卫生监督 微生物检验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我院门诊于2016年7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理想,选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后1个月的100例门诊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前1个月的100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开展前后投诉率、满意率、挂号等候时间、相关检查等候时间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挂号时间和相关检查等待时间更短,投诉率更低,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可取得显著成效,不仅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减少投诉率,还能缩短患者挂号和检查等候时间,可在门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为耳鼻喉门诊就诊人群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我院耳鼻喉门诊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随机选择124例就诊者,作为常规组,门诊提供常规护理流程,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随机选择124例就诊者,作为干预组,门诊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评价两组患者干前后心理焦虑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常规组患者焦虑评分高于干预组,P<0.05。结论耳鼻喉门诊护士为科室就诊者提供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焦虑表现。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耳鼻喉门诊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护患沟通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来我院门诊进行就诊咨询的12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参照组各64例,参照组仅予以常规导诊护理工作,实验组则加入护患沟通技巧,对比两组患者的投诉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未出现投诉事件,参照组投诉事件发生率为9.38%,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参照组也更高,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门诊导诊护理工作中加入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导诊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均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护患沟通 门诊导诊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建立对参与健康教育的居民健康情况进行长期跟踪,并作出评价。结果;健康教育有效的使得社区居民增长健康知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增强体制,降低社区居民发病率。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居民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卫生服务 长期跟踪
  • 简介:摘要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措施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护理风险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妇产科患者予以护理风险管理进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 风险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监护是工作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护理人员不仅应该对病人的情况有非常详细的了解,同时还应该有较强的护理经验以及耐心和细心,在病人发生紧急情况时,护理人员应该能够给出及时的解决策略,尽可能地让患者尽量少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让患者能够更快的恢复到健康状态。本文主要对患者在日常住院期间发生的坠床事件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可导致患者坠床的几点重要因素,并且提出了对应的预防措施。希望各位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注意到这几点,有效地预防病人坠床。从各方面入手降低意外危险给患者带来的伤害,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医疗纠纷。

  • 标签: 护理工作 患者 坠床事件 原因分析 预防及解决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代管理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为护士长在护理管理方面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李冰老师所讲的所有现代管理理论运用到临床管理工作中,与之前未学习时对比结果学习后工作效率高,目的性强,管理工作得心应手结论现代管理理论的学习有利于提高护士长的管理基础与管理水平,使管理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能有效开展。

  • 标签: 现代管理理论 护理管理工作 实际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工作模式运用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80例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品管圈工作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吸痰次数和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ICU人工气道患者品管圈工作模式,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吸痰次数减少,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品管圈工作模式 ICU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保健工作当中进行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择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收取的经检查存在营养问题的90名儿童作为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由医护人员按其营养问题加以常规治疗;观察组由医护人员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儿童及家长进行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儿童的营养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营养问题改善的有效性为93.33%,对照组为82.22%;观察组儿童家属对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明显(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工作当中加强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对改善儿童的营养问题有巨大作用。

  • 标签: 儿童保健 营养知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避孕知识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中心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避孕知识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中心工作人员对常用避孕方法的知晓率和使用知识了解情况均良好,年龄、岗位、文化程度和工作年限对工作人员避孕知识的掌握程度影响显著,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避孕知识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服务区域内计划生育工作的完成情况,通常情况年龄较高、文化程度较低、工作年限较少、咨询岗位的工作人员的避孕知识掌握不佳,实际工作中应对上述人员加强避孕知识的培训,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服务质量。

  • 标签: 避孕 计划生育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老年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每组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优质护理的方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疗效及糖尿病患者满意情况评价。结果经优质护理方式,观察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I-9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模式下糖尿病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的效果评价分析,观察组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护理管理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可以较好的增强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认可程度较高,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常规护理 老年糖尿病护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民对于生活环境以及公共卫生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卫生监督工作也正是人民生活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该文结合当前社会中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文献,分析公共卫生管理的内涵和特点,总结公共卫生管理在卫生监督工作发展中的作用。卫生监督的职能定位不够清晰、卫生监督的工作职能没有落实到位以及卫生监督机构中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等都是现阶段卫生监督工作的问题所在。公共卫生管理能够促进卫生监督工作的全面发展,同时还能够使卫生监督工作在各项管理方面得到了提升,对于卫生监督工作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公共卫生管理 卫生监督工作发展 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