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分娩时,采取不同产科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择2021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分娩的80例产妇,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分娩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采取舒适护理,具有高临床价值,加快产妇分娩速度。

  • 标签: 产妇 分娩 不同产科护理模式 基础护理 舒适护理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肠结核合并肠梗阻患者给与不同的营养方式,观察患者预后效果。方法 通过条件选取临床常规方法组和治疗方法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35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影像、电子肠镜、病理检查结果及治疗记录。结果 常规组:18例患者肠梗阻并没有消失,肠内给予营养并没有完全吸收,患者出现腹泻,呕吐等消化不良的反应;患者不仅有咳嗽、乏力、消瘦等症状,营养不良较入院时加重。实验组:17例患者腹痛腹胀消失,肛门进行排气,腹部柔软,坚韧感消失,肠鸣音正常;腹部X线平片小肠液平减少或腹部CT检查示见腹膜增厚粘连及肠管扩张减轻;恢复正常饮食后梗阻症状不再出现。结论 肠结核合并肠梗阻患者给予实验组相应处理后,患者预后得到了很大提高,充分说明积极的“抗炎”治疗,即充分的抗结核治疗+糖皮质激素 治疗是本治疗方法的关键,在肠道功能恢复后,给予肠内营养对患者的后期预后有明显的好转 。

  • 标签:   肠结核 肠梗阻 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来分析献血屋刺伤的原因以及来解决的方式措施情况。方法:随机抽选出从2021年8月到2022年我站献血屋的20名护理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献血屋护士针刺伤的基本情况并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等。结果:通过实施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护士在被刺伤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以与护士的操作有关,所以要加强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在被刺伤后护士所选择使用挤血的方式比较多。结论:在献血屋护士被刺伤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所以应当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避免在工作上再次出现被刺伤的情况。

  • 标签: 献血屋,针刺伤,主要原因,解决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方式在胫腓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100名胫腓骨骨折病人为此次研究对象,参与2021.06——2022.06期间统计分析。先入院50名病人作为常规组对象,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后入院50名病人作为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对比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对比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病人的护理中选用综合护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评价,降低并发症影响,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综合护理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有效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应用综合护理。结果:施护前SBP、DBP水平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护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比SBP、DBP水平均为观察组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9.19%,P<0.05。结论:对于合并高血压的血液透析患者通过运用综合护理有利于控制其血压水平并提升服务满意度。

  • 标签: 高血压 血液透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方式在胫腓骨骨折(FTF)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71例FTF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肿胀疼痛程度与膝关节功能。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高于对照组,肿胀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缓解FTF患者疼痛程度,减轻其患肢肿胀,并提高其膝关节功能。

  • 标签: []综合护理 胫腓骨骨折 肿胀疼痛程度 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位难产出现的原因以及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以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头位难产产妇40例为样本,将其纳入观察组,选择同时间段顺产产妇40例,归于对照组。比较产妇临床表现,探究头位难产的原因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巨大儿、宫缩乏力、脐带原因、产道异常、枕后位、枕横位为头位难产的常见原因。在临床表现、头盆评分、产程时间比较中,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位难产与胎头位置具有一定联系,应结合产程与胎儿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分娩方式

  • 标签: 头位难产 分娩 枕后位 枕横位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尿失禁问卷简表中文版、修订版社会影响量表、女性尿失禁患者应对方式量表和一般调查表,对592例社区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应对方式量表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治疗性应对(3.61±0.47)分,预防性应对(2.08±0.68)分,掩饰性应对(1.73±0.56)分。文化程度、既往病史、尿失禁严重程度、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病耻感可解释预防性应对总变异的44.0%;年龄、尿失禁严重程度、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社会隔离可解释掩饰性应对总变异的41.5%;医疗付费方式、求医经历、尿失禁对生活的影响、社会排斥、病耻感可解释治疗性应对总变异的22.6%。结论尿失禁患者较少采用治疗性应对,应对方式较消极。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应对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使患者意识到尽早就医的益处,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尿失禁 女性 应对方式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新产程管理自由体位方式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自由体位待产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使用传统方法待产的2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视觉模拟评分,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满意度指标。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产程管理 自由体位方式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丰富护理经验。方法:将医院治疗的9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高血压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模式,比较6个月后两组患者干预后血压控制达标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率。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和有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将患者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提升患者自身对疾病的管理能力。

  • 标签: 高血压 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有效性,为白内障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7年 11月~ 2019年 1月在本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 1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中有 75名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对照组中有 75名患者进行性常规护理,比较了护理前后的负面情绪( SAS、 SDS评分)。记录两组的护理质量(服务态度,专业技能,语言沟通,健康教育)。结果治疗前两组的 SAS、 SDS评分无显著差异( P> 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服务态度,专业技能,语言交际能力和健康教育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循证护理显著改善了白内障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

  • 标签: 白内障手术患者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先兆者、高血压先兆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在280例糖尿病先兆者、高血压先兆者中随机抽样140例.给予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干预措施为实验组,另140例仍维持原有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为对照组,进行发病率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糖尿病先兆者实验组发病率为:0;其对照组为:34.3%;P<0.01.高血压先兆者实验组发病率为:5.7%;其对照组为:40.0%;P<0.01.结论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与健康成正相关.即健康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能降低发病率.

  • 标签: 饮食结构 生活方式 发病率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开展孕妇学校课程对孕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产生的影响及其重要价值。方法 随机挑选在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分娩的 106例孕妇,按是否参加孕妇学校课程平均分配为对照组( n=53,未参与孕妇学校课程)和参与组( n=53,参与孕妇学校课程),统计分析两组孕妇的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等指标。结果 据统计,在分娩方式的选择上,参与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组间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喂养方式的选择上,对照组孕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明显低于参与组孕妇,数据验证符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开展孕妇学校课程对孕妇的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具有十分良好的干预价值,可以有效降低孕妇的剖宫产率,提高孕妇产后的母乳喂养率,对孕妇及婴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临床应用价值重大并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孕妇学校课程 分娩方式 喂养方式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的护理方式,总结护理经验,为后续开展老年脑血栓后遗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经验参考以及方法的指导。方法:截取时间在2015年11月到2017年8月份在我院的老年脑血栓后遗症患者临床资料60例,将6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接诊日期的不同,按照单双数的划分标准划分为两组,每组分别为30例临床资料,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的患者都会进行常规的治疗之后对于对照组的成员按照常规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成员按照综合护理的方式,之后对于两组成员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之后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与处理。结果:从统计结果当中可以看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的护理效率为73.3%,而观察组按照综合护理的护理效果为93.3%,通过分析明显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从而得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临床护理干预之后则会有所改善,而且,观察组的患者比对照组的患者针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则更为理想(p

  • 标签: 老年 脑血栓后遗症患者 护理方式 临床探讨
  • 简介:目的比较音乐干预与音乐+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合用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胎龄≥28周的7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音乐干预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及对照组,观察足跟采血时3组新生儿啼哭和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采血结束后90s内的啼哭例数。结果音乐干预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的新生儿疼痛面容和啼哭的持续时间、HR和SpO2恢复至采血前基线水平所需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HR、SpO2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新生儿的啼哭、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HR恢复至采血前基线水平所需的时间均显著短于音乐组的新生儿。结论足跟采血时音乐干预或音乐+非营养性吸吮合用均能减轻新生儿疼痛。音乐干预+非营养性吸吮合用对音乐干预的止痛效果有加强作用。

  • 标签: 音乐 非营养性吸吮 足跟采血 疼痛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非现役文职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了解其身心状态,促进非现役文职护士维护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73名非现役文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性研究。结果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80±0.45)分,高于军人护士但低于常模(P〈0.05);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高于女军人常模,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低于女军人常模(P〈0.01);非现役文职护士主要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积极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因子呈正相关(r=0.382,P〈0.05)。结论非现役文职护士自我效能感较强,应对方式积极,护理管理者应充分发挥她们的优势,积极引导和组织.提升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非现役文职护士 自我效能感 应对方式
  • 简介:通过分析患者健康教育资源分配的现状,提出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应遵循的5项原则:阅读载体资源多元化发展原则、成本与效益原则、个性化与共享性原则、合理合法与循证实践原则、整体优化与动态调节原则;提出正确评估患者阅读能力与阅读需求、注重健康教育阅读资源的易读性等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相关策略,为患者健康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作了方向性探索.

  • 标签: 阅读 健康教育 资源配置 护理管理
  • 简介:分娩产痛普遍存在。产痛不但给分娩妇女带来了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使部分产妇感到恐惧与忧虑,丧失了分娩的信心,这已成为剖宫产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围产医学的不断发展。提倡自然分娩,无痛分娩越来越受到重视。拉美兹(Lamaze)分娩镇痛法是法国医师FemandLamaze在1952年运用“心里预防”和“反射-制约”原理结合自然分娩法与精神预防性无痛分娩法而提出的有利于自然分娩的方法。

  • 标签: 分娩 镇痛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54例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实验1组与实验2组,每组27例。实验1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2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结果:实验2组阑尾炎患者抑郁情绪与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实验1组,P<0.05,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护理阑尾炎手术患者时,基于常规护理措施上再加入心理护理措施,有明显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与焦虑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阑尾炎 抑郁情绪 焦虑情绪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调查早产儿母乳喂养现状与母亲哺育知识水平的关系,为孕产妇早期健康教育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问卷调查月龄满4个月的早产儿家庭130例,内容包括喂养方式及其掌握有关早产儿哺育知识的水平.结果母乳喂养占16.2%,混合喂养占21.5%,人工喂养占62.3%,三组知识水平以母乳喂养组得分最高,混合喂养组次之,人工喂养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59,P<0.01).原因是医院孕妇学校和住院期间获取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知识普遍不足,护理宣教不力,缺乏针对性.结论欲改变这种现状:①极需加强有关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如婚前学校和产前孕妇学校);②增加母乳喂养读本中有关早产儿的内容;③作好护理宣教,让早产儿家庭更多了解早产儿生理发育特点和常见喂养问题;④更多指导和帮助早产儿父母,提高母乳喂养的技巧和能力.

  • 标签: 婴儿 早产 母乳喂养 健康教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