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1 个结果
  • 简介:长汀县随着水土流失治理从第一、二重山转向远山陡坡地治理推进,在陡坡治理上应用了小穴播草模式,即:挖一个穴、撒一把草籽。经治理后侵蚀陡坡地区在林地生物群落特征、小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质方面,取得了明显变化,有力地推动了陡坡地水土流失治理进程。

  • 标签: 小穴播草 模式 侵蚀陡坡地 应用
  • 简介:农业面源污染危害日趋严重,缓冲带是减少水土流失,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最佳措施之一。缓冲带是指建立在河湖、溪流沿岸各类植被带,包括林地、草地等。本文综述了缓冲带三种主要类型及其作用机理,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对缓冲带研究起步晚,存在“定性分析较多、定量分析较少,单因素分析较多、多因素分析较少,理论试验研究较多、应用性示范研究较少”问题。因此,需要扩展和加深这几方面的研究,取得相应试验研究数据,以利于这一生态技术在我国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农业面源污染 缓冲带 机理 现状
  • 简介:农村生活污水是农村面源污染重要来源。通过为期1年农村污水水质监测,研究松花坝水源区建立池塘系统对农村污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1)池塘系统对铵氮、总氮、总磷输出具有较好控制效果,最高去除速率分别为3.78、4.20、1.06g/(m^2·d),最大去除率分别为88.35%、79.28%、86.49%;2)由于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同时存在,硝态氮含量变化不能准确地反映池塘对硝态氮去除效果;3)池塘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与污染物输入速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松华坝水源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标签: 池塘系统 农村面源污染 控制 松花坝水源区 昆明市
  • 简介:从行业自身发展情况出发,本文对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及其集成技术在包括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调度和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以及现代化农田水利建设等水利领域中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 标签: 信息技术 水利领域 应用 分析与展望
  • 简介:为了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百姓富、生态美”战略目标,充分发挥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和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一优势,在解决保护生态与农民增收这一对矛盾中,积极探索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改变了林农“要致富,先砍树”传统观念,有效解决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林农增收致富之间冲突,既开辟了山区农民增收渠道,又保护了森林资源。本文从福建省情、林情出发,阐述福建省发展林下经济有利条件、发展现状、主要问题以及今后采取措施。

  • 标签: 林下经济 发展条件 现状问题 对策建议
  • 简介:在整理、分析黄土高原西峰等水土保持试验站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水平梯田蓄水保土效益.结果表明:其效益平均值为86.7%和87.7%,但差异悬殊,主要是受暴雨、大暴雨质量影响.次降雨综合参数PI、汛期降雨量和年产流降雨量分别小于20.0mm2/min、350mm和125mm时,蓄水保土效益均为100%,大于这些数值时,效益降低,两者呈负相关;同时,梯田质量也影响蓄水保土效益.

  • 标签: 黄土高原 水平梯田 蓄水保土效益 降雨条件
  • 简介:利用LI-62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美制LI-1600稳态气孔仪,对黄土半干旱区造林树种火炬树蒸腾速率及其环境因子进行测定。该研究目的是为分析该地区火炬树蒸腾作用对环境因子响应和火炬树最适水分生态条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火炬树蒸腾速率日变化平均值为4.895μg.cm-2.s-1,呈双峰变化曲线。②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和叶水势对蒸腾速率有相应影响,但相对湿度对蒸腾速率影响不是很明显。③火炬树能适应干旱环境是由于叶水势降低导致气孔导度减少,从而通过减少蒸腾耗水来达到适应干旱目的。

  • 标签: 火炬树 蒸腾速率 环境因子
  • 简介:土壤侵蚀作为山区生态系统退化最主要驱动力,严重干扰着植被发育演替过程,植被则通过采用不同繁殖方式、形态与生理补偿等方式来克服和适应土壤侵蚀造成负面压力,使植物本身对土壤侵蚀环境适应性增强,继而发展成为可抵抗土壤侵蚀植物和群落。凡具有适应土壤侵蚀环境能力,能在土壤侵蚀条件下生存,并能保护改良土壤和具有防止土壤侵蚀作用,具有繁殖更新能力,可维持群落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植物,称之为抗侵蚀植物。在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中不同抗侵蚀植物进行分类、及其侵蚀学特征与土壤侵蚀环境演变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从土壤侵蚀学观点出发,对植被恢复过程中先后出现植物和群落形态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特征及防蚀功能进行系统研究,以更好地发挥植物和植被保持水土与改善环境生态功能。

  • 标签: 土壤侵蚀环境 抗侵蚀植物 水土保持植物 植物抗侵蚀特征
  • 简介:选取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作为塔河流域自然生态系统表征,分析不同干旱年份,塔河干流来水量对地下水位影响,以及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响应,并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河岸生态系统进行情景分析。结果显示:塔河流域干旱程度直接影响其地表生态特征,干旱程度加剧,导致径流量减少,从而引发河岸地下水埋深增大,进而引起流域植被生态特征变化。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加,盐化草甸、柽柳和河岸林胡杨林均出现水分胁迫状况,地下水埋深3.5m为草甸植被生长胁迫深度,地下水埋深5m为柽柳生长胁迫深度,地下水位埋深4.5m为胡杨生长胁迫深度。通过对塔河干流段不同干旱年份生态情景分析可以看出,在保证率分别为75%,90%和95%干旱年,距离河道100m处,地下水埋深在4~4.28m范围内,盐化草甸植被开始受影响,柽柳和胡杨长势良好,当地下水埋深大于4.28m,草甸植被受影响较大;距离河道300~1000m距离,地下水位埋深在4.19~5.71m范围内,草甸植被消失,柽柳、胡杨生长开始受到影响;距离河道1500m处,地下水埋深在5.71~5.98m范围内,柽柳、胡杨生长停滞,濒临死亡,当地下水埋深达到6.06m,柽柳和胡杨出现枯死现象。

  • 标签: 干旱 地下水 径流 生态响应
  • 简介:为了监测及评估我国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现状,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应用CSLE模型,结合0.5m分辨率WorldView遥感影像,定量估算黑龙江省克山县古城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侵蚀,侵蚀区主要集中在该区西北、东北和中南部地区;2)当坡度〈20°时,土壤侵蚀程度较低,当坡度〉20°时,土壤侵蚀较严重,此外坡度还能通过影响耕作措施方式对土壤侵蚀强度产生间接作用,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和生物措施因子同样对土壤侵蚀区分布范围及强度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对我国东北地区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改善和恢复黑土肥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土壤侵蚀 CSLE模型 地理信息系统 克山县古城小流域
  • 简介:为定量研究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安全影响,以江西省为研究对象,基于水土流失状况,构建江西省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对江西省生态安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从1996到2000年,江西省生态安全水平好转,但全省整体生态安全水平只有Ⅱ级,生态安全压力仍然很大;2)江西省生态安全水平区域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空间分布格局和绝对数值差异上;3)江西省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关系密切,随着整体生态安全水平提高,水土流失对生态安全影响越来越大。

  • 标签: 水土流失 生态安全评价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江西省
  • 简介:本文通过对水口库湾、干流水葫芦生长情况调查和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水葫芦生长对水口库区南平段水质影响,初步探讨水葫芦生长成因,提出治理水葫芦建议.

  • 标签: 水口库区 水葫芦 水质 影响 建议
  • 简介: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合作林场经营正逐渐成为目前林区采伐主要形式。在生产设计中,工艺方案选择是生产工艺合理性和作用效果优劣关键影响因素。如何根据伐区条件选择合理作业方式和工艺方案是当前伐区生产设计中一项不可忽视工作。

  • 标签: 森林经营 伐区生产设计 工艺方案 比选
  • 简介:应用遥感(RS)技术实现土地监测,投资少、时间短、效率高,为此南安市成立了国土资源信息监测研究室。本文着重讨论了应用遥感影像进行南安市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方法,结合GPS和人工调查建立遥感信息识别知识库,提高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精度。还讨论了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在生产实际中应用。

  • 标签: 土地利用 遥感 知识库
  • 简介:在引入“社会责任”绿色营销基础上,通过对牛姆林旅游资源地实地调查、游客及景区工作人员问卷调查,了解目前牛姆林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牛姆林客源市场特征并结合其旅游产品特点,并提出生态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 标签: 旅游市场 生态旅游 游客调查 牛姆林
  • 简介:通过原位进行控制、低氮和高氮(0,60,240kg/(hm^2·a))3个氮添加处理,采用挖壕沟法区分自养呼吸,研究板栗林土壤不同组分呼吸对氮添加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氮添加处理对土壤温度和湿度影响均不显著(P>0.05);2)在控制处理样地中,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速率分别为(3.47±0.09)、(2.26±0.10)和(1.21±0.16)μmol/(m^2·s),土壤不同组分呼吸对氮添加处理有不同响应,低氮添加显著促进了土壤呼吸及不同组分呼吸(P<0.05),高氮添加则显著抑制了土壤呼吸及异养呼吸(P<0.01),而对自养呼吸无显著影响(P>0.05);3)在控制处理样地中,土壤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Q10值分别为2.44、1.93和4.10,氮添加处理可显著降低自养呼吸Q10值(P<0.05),而对土壤呼吸和异养呼吸无显著影响(P>0.05).

  • 标签: 板栗林 氮添加 土壤呼吸 土壤不同组分呼吸 Q10值
  • 简介:通过对新疆、甘肃、陕西3省水土流失现状与水土保持工作调查,总结三点体会与建议:1.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在不断实践和认识中做到与时俱进.新疆、甘肃都根据各自不同时期工作需要,有针对性地做足了引水、保水和节水、防风各项措施研究,取得了辉煌成果.2.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水土保持工作.要认识南北方地理、自然条件差异,北方是要解决水少问题,南方是要解决水多问题,因此,福建水土流失治理关键是截水、保土、排水,同时要推行草灌乔与封山结合增加植被覆盖度方法,充分发挥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加速推进水土保持科技进步与制度创新.首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在保护基础上治理,在治理中保护;其次,要更新理念,把公益性项目实行社会化管理.第三,需要建立融水土保持科学研究、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及试验场地生产经营于一体运行发展机制.

  • 标签: 水土保持 考察 思考
  • 简介:7月28日,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在《八闽快讯》专报"长汀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验启示"上作出批示,对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提出新要求。省委书记孙春兰指示:"我省已有这么好经验,在当前就是要继续弘扬坚持"。分管副省长倪岳峰要求:"水利厅要认真落实孙书记重要指示,推广长汀经验"。福建省水利厅迅速做出部署,刘道崎厅长要求:"及时宣传长汀经验;认真学习借鉴长汀经验;研究具体贯彻意见,有序有效推动,把省领导重要批示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在本期全文刊登"长汀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经验启示",以便广大读者更好学习和借鉴长汀经验。

  • 标签: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长汀县 政府领导 福建省 水利厅 副省长
  • 简介:摘要坡耕地是指分布在山坡上旱地,平整度差,水土及养分流失严重,作物产量低,严重制约着旱地农业健康发展。坡耕地综合治理不仅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效果,而且还能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附加值并减少泥沙入水库。通过对六枝特区坡耕地综合治理实践,认为明确重点、强化施工过程控制、保证质量及严格管理是保证坡耕地综合治理成果关键,通过治理,使坡地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促进了区域农业健康发展,并为贵州省坡耕地治理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作用。

  • 标签: 坡改梯 施工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