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农作物大多数性状都是由多基因控制数量性状,对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traitloci,QTL)进行鉴定和定位对作物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单片段替换系(singlesegmentsubstitutionlines,SSSL)消除了遗传背景干扰,是用于QTL分析重要试验材料.本研究以6个水稻品种为供体,利用回交和微卫星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方法,建立了以华粳籼74为遗传背景水稻单片段替换系群体,并选用其中59个单片段替换系对水稻24个重要农艺性状QTL进行了鉴定;还利用一个单片段替换系次级分离群体对抽穗期基因Hd-3-1进行了定位.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对供体亲本苏御糯、IR64、IRAT261、成龙水晶米、Lemont和IAPAR9与华粳籼74之间微卫星标记多态性进行了检测,6个供体亲本与华粳籼74之间多态率分别为56.33%、34.93%、59.31%、33.19%、55.90%和56.55%.2对回交遗传效应进行了分析,在BC2F1和BC3F1单株中检出替换片段平均数分别为8.93个和4.37个,在BC2F1和BC3F1单株中检出替换片段平均长度分别为32.23cM和27.63cM,BC2F1和BC3F1受体亲本基因组回复率分别为81.55%和92.32%.3建立了118个以华粳籼74为遗传背景单片段替换系,其中包括86个不同单片段替换系.这些单片段替换系分布于水稻12条染色体上,10号染色体上单片段替换系最多,有16个.单片段替换系中替换片段平均长度为23.0cM,全部单片段替换系对水稻基因组覆盖率为57.11%.4利用59个单片段替换系对水稻24个重要农艺性状QTL进行了鉴定,总共鉴定出了248个QTL,分别为25个抽穗期QTL、1个有效穗数QTL、13个穗颈长QTL、16个株高QTL、5个穗长QTL、7个倒一节间长QTL、8个倒二节间长QTL、4个倒三节间长QTL、7个倒四节间长QTL、12个剑叶长QTL、22个剑叶宽QTL、13个倒二叶长QTL、14个倒二叶宽QTL、4个倒三叶长QTL、12个倒三叶宽QTL、14个一次枝梗数QTL、2个�

  • 标签: 水稻 单片段替换系群体 QTL 数量性状位点 遗传育种 分子标记技术
  • 简介:以龙牙百合鳞片叶切块为外植体,通过多种培养基比较试验,得出MS+2,4-D2mg/L+6-BA0.2mg/L是诱导愈伤最佳培养基,MS+6-BA1mg/L+NAA0.05mg/L是不定芽诱导及伸长适宜培养基.MS+NAA2mg/L是生根最佳培养基.本试验已建立了适用于龙牙百合遗传转化快速高频再生系统.用携带有几丁质酶基因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工程菌,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转化法转化龙牙百合,经PCR和点杂交检测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中.同时对农杆菌介导法和基因枪法进行比较,发现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率为16.7%,基因枪法转化率为50%,因此可能基因枪转化法更适于龙牙百合遗传转化.

  • 标签: 龙牙百合 植株再生 遗传转化 外植体 培养基 基因枪法
  • 简介:本研究利用SSR标记对15份葡萄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1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07条带。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数为4~22,多态率为75%~100%。根据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析,15份葡萄种质遗传相似系数在0.20~0.98,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398。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29处,15份葡萄材料可分为2大类群。第一类包含7份山葡萄资源,2个山欧杂交品种,第二类包含3个欧亚种品种、2个欧美杂种品种和1个美洲杂种品种。由此可见,山葡萄与欧亚种、美洲杂种亲缘关系较远,欧亚种与美洲种之间亲缘关系较近。此外,引物Vmc9a2.1、VMC4F3、VMC4A1、Scu14vv分别在欧亚种‘无核白’、‘山葡萄雄株’(雄1-2,雄1-3)、山葡萄‘左山二’、山葡萄‘双丰’扩增出一条特性条带,这为利用SSR标记鉴定葡萄品种或品系提供了基础数据。

  • 标签: 葡萄 SSR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综述了现代分子标记技术在番茄几个主要质量抗病性状和数量抗病性状基因定位中研究进展.质量抗病性状基因定位主要包括番茄病毒病、番茄根结线虫、番茄白粉病、番茄细菌性斑疹病、番茄斑萎病、番茄叶霉病等,数量抗病性状基因定位主要包括番茄青枯病和番茄晚疫病.

  • 标签: 番茄 基因定位 分子标记 质量抗病性状 数量抗病性状
  • 简介:利用转sck基因高代稳定水稻亲本和组合为材料,研究了外源sck基因遗传表达特性。结果表明:外源sck和hpt基因都能自交连锁稳定遗传到T11并表达,且连锁基因和表达活性可杂交转移到不育系和杂交组合中,外源sck基因在杂种F2代以单基因显性遗传3:1模式进行分离,但也出现自交hpt基因丢失,杂交hpt基因甚至sck基因未获得成功转移现象。田间抗虫性观测表明,转sck基因水稻对钻蛀性螟虫抗性不足,对卷叶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外源sck基因在转化或杂交转育亲本及组合中均获得表达,且具有一定空间分布特性和基因累加效应,基本为叶片表达活性高于叶鞘。

  • 标签: 转基因水稻 sck基因 hpt基因 遗传表达
  • 简介:辣椒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育种潜力大,本研究从分子水平研究不同种间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差异,为辣椒种质资源收集、研究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并首次利用基于辣椒全基因组编码区序列设计152对SSR辣椒基因组引物,用不同地理来源且性状差异显著11个种(亚种)24份辣椒种质资源对152对SSR引物进行筛选,从而获得条带清晰、稳定性好41对SSR多态性引物,并利用NTSYS-pc2.10e和POPGENE32软件分析24份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数据。结果表明:41对SSR引物扩增出211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5.15个位点,说明SSR引物在辣椒遗传分析中有较高实用性。有效等位基因数(Ne)、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香农指数(Shannon-Weaver)(I)、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值结果分别为4.0861、0.4198、0.7247、1.4232、0.6654,表明辣椒遗传信息非常丰富。UPGMA方法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将24份辣椒聚为7类,结果基本与辣椒种类来源相符。

  • 标签: 辣椒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 简介:为建立适合于大葱花蕾总蛋白双向电泳体系,本研究以大葱花蕾为材料,对大葱花蕾总蛋白提取方法、IPG胶条梯度范围、上样量、等电聚焦等双向电泳关键步骤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宜大葱花蕾总蛋白双向电泳条件为:TCA-丙酮沉淀法提取大葱花蕾总蛋白,选择24cmpH4~7IPG胶条,上样量800μg,按聚焦程序Ⅰ聚焦后进行双向电泳并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采用该体系可以获得分辨率高、重复性好双向电泳图谱。

  • 标签: 大葱 花蕾 蛋白质组 双向电泳
  • 简介:安吉白茶是一种低温敏感型茶树变异品种,其新梢发育过程具有阶段性白化现象。安吉白茶茶叶品质与其白化程度密切相关,鲜叶越白,氨基酸含量越高,加工后成茶感官品质越好,所以确保良好白化程度是安吉白茶栽培主要目标之一。因此,研究安吉白茶新梢发育过程中阶段性白化现象机理,对于安吉白茶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植物白化与安吉白茶白化机理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研究重点。

  • 标签: 安吉白茶 白化机理 研究进展
  • 简介:农杆菌渗入法是在植物中瞬时表达外源基因一种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植物叶片上注射农杆菌,使目的基因转入植物细胞中进行快速表达。本文综述了农杆菌渗入法原理、技术流程、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其应用主要涉及外源基因表达、检测转基因表达、启动子分析、转录后基因沉默、抑制子功能鉴定、细胞定位以及基因相互作用等方面。随着技术进一步完善,我们相信该技术将成为转基因育种领域重要手段。

  • 标签: 农杆菌渗入法 转基因 瞬时表达
  • 简介:MADS-box基因是一类编码转录因子基因大家族,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叶籽银杏(Ginkgobilobavar.epiphyllaMak.)中克隆了MADS-box基因GbMADS5。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区全长为666bp,含有一个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蛋白质,具有典型植物MADS-box基因结构,编码肽链包含了MADS区、I区、K区和C末端,但该基因不具有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AG基因N端区域。GbMADS5基因编码蛋白序列与其它植物MADS-box蛋白序列有着较高一致性,与裸子植物(Gymnospermae)AG基因相似性最高,其中与苏铁(Cycasrevolute)同源性高达91.07%。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GbMADS5基因属于AG亚家族基因。

  • 标签: 叶籽银杏 GbMADS5 MADS-BOX基因 序列分析
  • 简介: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简便、行之有效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技术工作程序,解决了水稻成熟花粉保鲜技术难关,提出了水稻成花粉适宜诱变剂量为46Gy左右,确认了辐照花粉杂交后代以产生数量性状突变为主,第三代较第二代出现更多突变性状,扩大了突变幅度,而且随着世代递增,突变性状有累加现象,大部分株系在第五代即可稳定.利用本项技术获得了一批熟期提早或推迟15天以上,株高变矮或增高10cm以上、稻谷增长5mm,米长增加4.4mm,长宽比最大达4.5,千粒重较起始种增减10-23g等特殊性状一批新种质.本研究初步认为水稻成熟花粉辐照诱变主要是诱发DNA位点突变,同时存在隐性突变,在水稻及其它作物育种中具有应用前景.

  • 标签: 水稻 成熟花粉 Γ射线 辐照诱变 杂交后代 突变效应
  • 简介:本研究以吸附率、解吸率为考察指标,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筛选出纯化效果最佳LSA-21型树脂。考察各种因素对树脂吸附、解吸效果影响,优化得到动态吸附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液浓度3.12mg/mL,上样量203mL,吸附速率3BV/h,上柱液pH为6,解吸剂乙醇浓度70%,解吸剂用量180mL。在此工艺条件下,吸附率及解吸率平均值分别为91.83%和91.41%,瓦松干浸膏中总三萜成分纯度从9.36%提高到40.56%,因此该工艺可以有效地纯化瓦松总三萜成分。

  • 标签: 瓦松 总三萜成分 大孔吸附树脂 纯化
  • 简介:水淹胁迫是植物遭受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等都会带来严重影响,全面解析植物耐涝机制,对选育耐涝品种具有重要意义。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以其数字化信息、高灵敏度、广泛检测范围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生物体多种功能研究。目前在水稻、玉米、油菜、黄瓜、大豆等多个物种中,已有从转录水平分析植物对水淹胁迫分子响应机制相关研究报道,这对于深度解析植物耐涝分子响应机制和加快作物耐涝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尚未有转录组测序技术在植物水淹胁迫应用方面的综述。因此,本研究着重综述了植物水淹胁迫测序组织及时间点选择、各阶段基因表达水平、GO功能富集、小RNA功能特征几个方面,并展望了新一代测序技术在植物抗逆机理研究中应用前景。

  • 标签: 植物水淹胁迫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GO功能富集
  • 简介:用DNA分子标记技术,对21份番茄种苗进行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TY)抗病基因及病毒病感染检测。结果表明:9份材料携带ty-1/ty-1、ty-2/ty-2和Ty-3a/ty-3a抗性基因,1份材料携带ty-2/ty-2和Ty-3a/ty-3a抗性基因;自根苗欧迪斯、嫁接苗金棚/11-8、金棚/荣威和金棚/双飞8号已经感染TY。种苗进行田间种植,其中携带抗性基因番茄品种没有发生TY,抗性较强;在已感染TY4份材料中,欧迪斯田间表现感染TY,其余3份未发生TY。试验表明,TY分子标记技术检测可靠,可以在番茄育苗生产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番茄 TYLCV 分子标记 抗性基因 检测
  • 简介:转运体是生物体内一类跨膜蛋白,主要参与离子以及一些小分子吸收、转运和隔离。百草枯是一种联吡啶类速效触杀灭生性除草剂,主要作用于光系统Ⅰ光合膜系统,影响电子传递。在正常生理条件下,植物拥有解毒系统,能除去叶绿体中活性氧。科学家针对生物对百草枯抗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假说,其常见抗性机制如抑制转运、隔离到液胞、增强氧自由基清除酶活性等。其中,抑制转运和隔离到液胞较为合理。深入研究转运体对百草枯关系,是培育转基因抗百草枯植物重要基础。本文主要综述了转运体在百草枯抗性中可能作用。

  • 标签: 转运体 百草枯 除草剂 抗性机制
  • 简介:虎尾草(Chlorisvirgata)是禾本科虎尾草亚族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极强,能在恶劣盐碱化土壤上生长。本实验构建了虎尾草cDNA基因文库,随机挑选出2300个克隆,并且通过点杂交分析在NaCl胁迫下这些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有59个基因在NaCl胁迫下强烈表达,这些上调基因中23个同时也被NaHCO3胁迫表达。这个结果暗示了NaCl逆境与NaHCO3逆境在基因表达应答机制存在明显差异。59个基因可以分成8类:能量代谢(21.70%),信号转导(5.0%),氧化逆境(13.30%),光合作用(10.0%),生长发育(5.5%),转录因子(1.67%),各种酶类00.0%)和一些未知基因(28.3%)。从中选出了一些上调基因进行Northern杂交分析,Northern杂交表明这些基因中有些是在根或叶中表达,与点杂交结果有一致趋势。

  • 标签: 虎尾草 ESTS 基因表达 胁迫 上调
  • 简介:本研究以拟南芥DNA为模板,将罗勒烯合成酶AtTPS03基因一个目的片段克隆到T-载体上。对克隆片段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结果目的片段序列与GenBank上报道序列同源性达到100%。根据RNA干扰基本原理,将目的片段正反向连到干扰载体pFGC5941查尔酮内含子两侧,经限制性酶切和PCR扩增检测,证明已成功构建了干扰载体P-2AT03。利用农杆菌介导浸花法转化拟南芥。收获种子在含草丁膦培养基上筛选抗性苗,通过对抗性苗PCR检测,已成功获得了12株转基因苗。这些转基因苗为进一步研究罗勒烯和罗勒烯合成酶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AtTPS03基因 RNA干扰 拟南芥转化
  • 简介:通过花生籽仁不同时期转录组测序分析,从分子水平上揭示控制花生油脂合成重要基因。本研究以高油和低油花生新品系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花生籽仁早期和中后期4个转录组测序文库。通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了59236条Unigenes,其COG功能涉及了大多数生命活动,整体功能类基因最多有4730条;其中与代谢类和油脂转运相关基因有654条;Unigene参与花生代谢通路可分为126类,其中涉及生化代谢Unigene数量最多,达到了7672条,占整体32.95%;有4大类代谢与油脂相关,分别是脂肪酸生物合成,涉及基因有85条;脂肪酸生化代谢,涉及基因有145条;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途径,涉及116条基因;亚麻酸代谢途径,涉及有138条基因。对花生籽仁两个不同发育时期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共得到了120多种代谢途径(passway);并且籽仁发育中后期基因表达量大部分下调,说明花生种子发育初期,各类调控脂肪酸合成基因比较活跃,而随着合成油脂调控不断继续,相关调节基因表达量下降,同时各类脂肪酸和油脂合成也渐渐变慢。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花生籽仁发育过程中油脂合成调控相关基因及其功能提供了丰富数据资源。

  • 标签: 花生 转录组测序 油脂合成 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本研究以新颖极端粗茎水稻材料R404及细茎品种日本晴为亲本杂交构建F2分离群体(152个单株)为作图群体,对控制水稻茎秆粗、茎壁厚以及穗颈粗3个茎粗度相关性状QTL进行定位分析。通过QTLIciMapping分子标记作图软件分析,在水稻3、8、11以及12号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7个QTLs,其中茎粗和穗颈粗2个QTLqSDM8.1和qRDM8.1可能为同一基因位点调控,茎粗和茎壁厚2个QTLqSDM3.1及qSWT3.1也定位在相近位置,这2个染色体位置可能存在控制茎粗一因多效基因。qSWT3.1(15.39%)、qRDM3.1(44.66%)和qSDM8.1(19.16%)在其所控制相应性状(茎粗,茎壁厚和穗颈部粗)中贡献率是最大,是主效QTL。除了定位于3号染色体QTLs外,其他与粗茎性状相关QTLs均为新发现QTLs。本研究结果为粗茎QTL进一步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也为粗茎QTL应用于水稻抗倒伏品种培育及种质创新提供重要基因来源,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水稻 茎粗 穗颈粗 茎壁厚 QTL定位
  • 简介:甘氨酸甜菜碱是植物细胞内一种重要调渗物质,盐胁迫下,甘氨酸甜菜碱积累可以保护细胞内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降低细胞水势,从而增强植物自身耐盐能力。从大肠杆菌中克隆胆碱脱氢酶基因(betA)是甘氨酸甜菜碱合成关键酶基因,该基因编码胆碱脱氢酶(CDH)可将胆碱一步合成为甜菜碱。本实验室已将胆碱脱氢酶基因(betA)转入到小黑杨花粉植株基因组中,并最终获得了4个转基因株系。本研究以4个转betA基因株系(TB1、TB2、TB3、TB4)及非转基因对照为试材,在浓度为1.2%NaCl盐胁迫下,测定其甜菜碱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调查试材盐害情况,计算盐害指数,目的是为了研究转基因株系耐盐效果,从中筛选出耐盐能力较强转基因株系。试验结果表明,4个转基因株系甜菜碱含量均高于非转基因对照;在1.2%NaCl胁迫下TB1、TB2、TB3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非转基因对照,TB3低于对照:TB1、TB4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TB2、TB3与对照相近。进一步盐害分析表明4个转基因株系中TB1和TB4株系盐害指数低于对照42.1%和33.4%,TB2、TB3与对照无显著差异。综合各转基因株系耐盐性及生理指标测定结果,4个转基因株系中,TB1、TB2耐盐性明显优于对照,有希望用于盐碱地造林及推广。

  • 标签: 转基因小黑杨花粉植株 甜菜碱 耐盐性 抗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