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钻探设备、钻进参数的设计和合理选用、金刚石钻头的合理设计与选用和金刚石钻头的使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影响金刚石钻进效率的因素。

  • 标签: 钻进效率 影响因素
  • 简介:采用简单的化学沉积结合KOH碱刻蚀的方法,在导电玻璃(FTO)上生长ZnO纳米棒阵列(ZnONRs)。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流-电压(I-V)曲线对所得样品的晶型、形貌及光电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ZnONRs呈纤铅矿型;ZnONRs的形貌及光电性能与KOH的浓度及刻蚀时间密切相关,经0.1mol/LKOH刻蚀1h后可得到排列高度有序且分布均匀的ZnONRs;KOH刻蚀后的ZnONRs与未刻蚀前高密度的ZnONRs相比,其光学性能得到提高。0.1mol/LKOH刻蚀1h的ZnONRs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其光电转换效率、短路电流、开路电压较未刻蚀的ZnONRs分别提高了0.71%、2.79mA和0.03V。

  • 标签: ZnO纳米阵列 SnO2导电玻璃 碱刻蚀 结构性能 光电性能 太阳能电池
  • 简介:通过在零件上取小试样进行拉伸及拉-拉疲劳性能测试,分析研究热等静压+挤压+等温锻(EX)及直接热等静压(HIP)两种工艺在模拟服役条件下对FGH95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X试样抗拉强度的稳定性高于HIP试样。从线性回归应力寿命(S-N)曲线中可以得到,在给定的循环载荷条件下,EX试样失效前承受的循环次数更多,分散性更小。断口断裂特征表明,EX工艺条件下合金以塑性断裂机制为主,而HIP工艺条件下以脆性断裂机制为主。

  • 标签: FGH95合金 小试样 力学性能 分散性 断裂特征
  • 简介:研究了对带包覆层管道的内部腐蚀进行脉冲涡流检测时,接收线圈的位置变化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进行了探头置于激励线圈下不同位置的有限元仿真和试验研究。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在轴向和周向2个方向都是当检测线圈位于激励线圈边缘正下方时检测效果最好,其灵敏度分别为0.61、0.60。验证试验表明:在轴向和周向2个方向上,最佳检测位置都是位于激励线圈边缘正下方,其灵敏度分别为0.26、0.27。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接收线圈在激励线圈外边缘正下方附近时,检测灵敏度达到最大。研究结果有助于带包覆层管道腐蚀的脉冲涡流检测的传感器设计。

  • 标签: 脉冲涡流 灵敏度 线圈 有限元
  • 简介:8月21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559号国务院令公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此条例将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条例包括6章36条,旨在加强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规划 国务院总理 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令 生态破坏
  • 简介:在硫代硫酸盐浸出液中人工加入砷黄铁矿以了解砷黄铁矿在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通过热力学计算、矿物溶解行为实验、浸出实验和XPS分析,研究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分解过程有催化作用,随着砷黄铁矿用量的增加,硫代硫酸盐的消耗量增加,而在金表面生成的钝化膜则会显著降低金的溶解量。XPS分析结果表明:金表面的钝化膜由Cu2S或者Cu(S2O3)35-、元素S、FeOOH和砷酸铁构成。向浸出液中加入添加剂可以降低砷黄铁矿对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的不利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有砷黄铁矿的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中,添加剂羧甲基钠(CMC)和磷酸钠(SHPP)都可以在降低硫代硫酸盐的消耗的同时增强金的溶解。

  • 标签: 浸金 硫代硫酸盐 砷黄铁矿 钝化
  • 简介:本文主要研究了温度对X65管线钢腐蚀产物膜结构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腐蚀温度提高以后,管线钢表面CO2腐蚀产物膜的晶体形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是腐蚀产物膜的厚度则变小;同时腐蚀产物膜的硬度和弹性膜量都降低,这主要是因为Ca元素在FeCO3晶体中的含量增加,弱化了FeCO3的晶体结构。

  • 标签: CO2腐蚀 腐蚀产物膜 X65钢
  • 简介:本文由压合模包边现场经常出现的包边质量问题出发,分析导致包边质量的主要原因,然后从压合模结构设计的角度提出建议,来提高和保证包边质量,对后期模具设计和模具结构改进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质量问题 压合模 包边 模结构 模具设计 结构设计
  • 简介:采用金属催化的气相合成法制备高纯度单晶钨纳米线材料,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拉伸模拟计算,分析〈100〉、〈110〉、〈111〉3种典型晶向下单晶钨纳米线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及其微观变形结构,揭示晶向对单晶钨纳米线拉伸破坏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晶向均具有弹性、损伤、屈服、破坏等4个阶段,其中〈100〉晶向还具有独特的屈服后强化阶段和两次应力突降阶段。晶向对单晶钨纳米线弹性模量的影响较小,对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展性的影响较大,主要取决于不同的原子表面能和主滑移面。计算得到的单晶钨纳米线的弹性模量值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 标签: 晶向 应力-应变曲线 破坏机理 分子动力学 单晶钨纳米线
  • 简介:采用末端淬火实验、光学显微镜(0M)、扫捕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研究均匀化时间对7085铝合金淬火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匀化时间从48h延长至384h,淬火敏感性有所增加,端淬试样经人工时效后硬度的最大差值从5.2%增加到6.9%。均匀化时间延长对晶粒组织没有影响,但促使丁相的溶解,增加Al3Zr弥散粒子的尺寸,减小其密度。慢速淬火时,在晶内的Al3Zr弥散粒子上能观察到一些尺寸较小的淬火析出η相,这降低了时效后的硬度。Al3Zr粒子特征的变化对淬火敏感性影响很小。

  • 标签: 7085铝合金 均匀化 末端淬火 淬火敏感性 Al3Zr弥散粒子 平衡η相
  • 简介: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模具结构的通气能力对制件的影响因素,分析了模具结构设计中通气能力的必要性及其解决措施,为模具设计者在提高制件品质的问题上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缩短模具制造及交付周期提供保障。

  • 标签: 通气能力 自动化 高速生产线 制件品质
  • 简介:采用石油磺酸钠作捕收剂研究红柱石和石英的可浮性,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矿石的浮选分离,通过动电位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解释药剂对矿物的捕收性能。单矿物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酸性pH条件下红柱石有良好的可浮性,而石英在整个pH范围内可浮性均较差。当pH=3时,Fe3+的存在明显活化了石英,从而导致两种矿物可浮性相似,木质素磺酸钙对石英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实际矿石分离试验结果显示,最终获得Al2O3品位为53.46%的红柱石精矿和SiO2品位为92.74%的普通石英砂精矿。动电位测试以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石油磺酸钠在红柱石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

  • 标签: 浮选分离 红柱石 石英 石油磺酸钠
  • 简介:为了降低电解脱硫成本,采用NaOH溶液作为电解液,研究电解液循环对铝土矿电解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电解液循环次数增多,电极腐蚀程度、电解电压、脱硫率及母液pH值均无明显变化。另外,电解后电解液中含有一些过渡态的含硫离子,如S2O3^2-和SO3^2-,最终被氧化为SO4^2-溶于水中,这些离子的生成不影响电解液的回收利用。

  • 标签: 高硫铝土矿 电解 脱硫 电解液 循环
  • 简介:本文研究了不同软化点的线型酚醛树脂对覆铜板生产工艺及制品性能的影响,表明低软化点的线型酚醛树脂有利于改善胶液对玻纤布的浸润性,并可拓宽半固化片的层压作业窗口;高软化点的线型酚醛树脂则有利于提高覆铜板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高温刚性。

  • 标签: 覆铜板 线型酚醛树脂 软化点 浸润性 层压作业窗口 储能模量
  • 简介:为了研究退火温度对镁合金和铝合金结合层的影响,提高扩散层的性能,采用真空扩散结合的方法焊接镁合金(AZ31B)和铝合金(6061),然后依据热处理理论在电炉中进行退火处理。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焊接层的组织进行观察,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量残余应力,借助EPMA检测元素分布。此外,还分别测量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结果显示,扩散层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变宽。相比之下,在250℃退火处理后的试样残余应力值最低,抗拉强度最大。结合实验结果,250℃是镁合金和铝合金扩散结合件的最适退火温度。

  • 标签: 退火温度 扩散接合 扩散层 残余应力 拉伸强度
  • 简介:本文针对金刚石制品行业中常用金属粉末中氧含量对工具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阐述了氧含量对冷压成型性、烧结工艺、烧结胎体组织性能、金刚石把持力及工具的锋利度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影响,提出了控制建议和措施。

  • 标签: 金属粉末 氧含量 金刚石 工具性能
  • 简介:本文对钢管表面涂敷,包括微尘处理、管端预留、中频感应加热、环氧粉末喷涂、胶粘剂挤出包敷、聚乙烯挤出包敷、水冷等工序的细节对3PE最终质量影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钢管内积水 现场潮湿 微尘处理 温度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