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生物芯片技术自上个世纪90年代诞生以来,在生物科研方面该技术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本研究先对生物芯片各个主要分类进行详细介绍,说明相关原理,结合国内外近年来最新的科研报道进行总结,根据该技术在测序,基因表达,抗病机理等研究中的巨大作用,对生物芯片技术在植物分子生物研究中的不同领域、不同层面、实验技术方法以及研究策略上进行阐述。

  • 标签: 生物芯片 实验技术方法 植物分子生物研究
  • 简介:本文对人参种子形态后熟过程中的脂肪酸含量、总糖含量、核酸(DNA·RNA)含量进行了动态研究,表明人参种子形态后熟过程中以脂肪代谢为主。

  • 标签: 人参种子 形态后熟 脂肪酸 总糖 核酸
  • 简介:直链淀粉含量与粒型是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及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降低水稻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或选育其长粒型品系对提高水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回交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对主栽杂交水稻的保持系天B与龙特甫B的直链淀粉含量和对龙特甫B的粒型进行改良,选育出较好保持原品系的优良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得到明显改良的天B改良系5个和龙特甫B改良系4个。品质分析测定表明9个改良系的直链淀粉含量较改良前明显下降,天B和龙特甫B分别由改良前的23.5%和34.5%下降至平均14.4%和23.9%,胶稠度变长,糊化温度升高;龙特甫B改良系的粒长得到显著改良,粒长由龙特甫B的8.10mm增加到10.40mm、长宽比由2.36增加到3.80;天B改良系的粒长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谷粒长由9.95mm增加到10.30mm、长宽比由3.34增加到3.65~3.94;此外,天B及龙特甫B改良系其垩白粒率及垩白度都有所降低或降幅较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天B和龙特甫B的稻米品质是有效的。

  • 标签: 水稻 改良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直链淀粉含量 粒长
  • 简介:辣椒是常异花授粉植物,杂交制种成本较高,种子的纯度难以保证,这使得辣椒杂交种的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辣椒育种技术能力亟待提升。而辣椒雄性不育材料的发现及其遗传研究为辣椒杂交种的利用提供了很好的遗传资源和技术理论基础。利用雄性不育育种可以降低制种成本,作为辣椒育种的主攻方向,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重视。介绍了多种分子标记技术的特点,阐述了有关辣椒雄性不育研究的进展,涉及已被利用的遗传类型、不育系和恢复系的研究,并对近年来开发的不育和保持基因标记、恢复基因标记进展进行了描述,以期为国内辣椒育种研究者提供参考。

  • 标签: 辣椒 雄性不育 分子标记
  • 简介:影响因子(hnpactfactor),是指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当年的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传统期刊评价指标,尽管影响因子是一个相对统计值,但其意义在于可克服期刊由于历史长短、载文量多少带来的偏差。一般说来,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也越大。

  • 标签: 科技期刊 影响因子 分子植物育种 学术影响力 评价指标 统计值
  • 简介:竹类植物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密切相关,对其在DNA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子标记是基因型的特殊的易于识别的表现形式,它是生物分类学、育种学、遗传学和物种起源与进化等研究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本文综述了几种常用的DNA分子标记(RFLP、RAPD、AFLP等)在竹类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分类、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和起源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进一步展望了分子标记在濒危竹种保护和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竹类植物 遗传多样性保护 应用 DNA分子标记 种质资源鉴定 多样性研究
  • 简介:体细胞胚胎发生作为细胞全能性的一种表达方式,不仅是开展植物发育生物学理论研究的理想模型,而且在遗传改良和产业化快速繁殖等方面有着重大实践意义。虽然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多数停留在形态发生方面的研究,并且进一步提高林木体细胞胚产量和质量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将为体细胞胚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本文综述了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从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信号转导,如钙信号、激素信号、Nod因子和多肽激素信号分子,相关基因表达调控和蛋白质表达调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上述重要问题探讨了林木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这些关键问题以及和应用前景。

  • 标签: 林木 体细胞胚发生 信号转导 基因表达调控 蛋白质组学
  • 简介:本研究以含Xa23的水稻品种WBB1为亲本,分别与含Xa4的恢复系杂交,对后代进行白叶枯病菌系接种及SSR分子标记检测,进行Xa23和Xa4的聚合及Xa23显性程度观察,研究结果如下:1.含Xa23亲本与不同遗传背景品种杂交,F1代经鉴别菌系C1~C7及毒力强的P6接种,表现抗谱广。2.利用SSR标记RM206进行Xa23和Xa4杂交聚合的检测,RM206与Xa23紧密连锁且共分离,在亲本间存在多态性,在后代选择中准确性好。桂99×WBB1、R402×WBB1和IR30×WBB1的F2群体中的准确率分别达到了97%、96%和98%。这说明利用SSR标记RM206对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进行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是切实可行的。3.Xa23与Xa4聚合体比含Xa4的恢复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有很大的提高,经C1~C7菌系接种,病斑普遍在1cm以下,抗性水平达到高抗水平。

  • 标签: 水稻 白叶枯病 Xa4 XA23 MAS
  • 简介:利用大白菜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分子标记(SC2930和KBrH129J18R)引物组,对78份大白菜材料进行抗根肿病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在这78份材料中,有34份材料含有SC2930-T(CRa抗病标记)标记,其中杂合抗病位点材料17份,纯合抗病位点材料17份。

  • 标签: 标记鉴定 分子标记 基因位点 根肿病 大白菜 CRB
  • 简介: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acetylcholinereceptors,nAChRs)广泛分布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是杀虫剂作用的主要靶标。目前昆虫中该受体的天然亚基组成尚不完全明确。果蝇的任意α亚基与脊椎动物的一个β亚基共表达是目前最好的异源表达模型,但仍然急需新的研究工具,研究表明一些与受体相关的蛋白质影响着表达。胞内磷酸化的调节作用为今后受体药理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受体亚基上一些关键氨基酸在新烟碱杀虫剂对受体的选择作用中起重要作用。在对吡虫啉抗性的褐飞虱种群中找到了与抗性相关的突变位点,这为新烟碱类杀虫剂靶标不敏感性研究提供了直接证据。对昆虫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分子多样性、功能表达、胞内调节机制、受体与杀虫剂的选择作用及其抗性分子机理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昆虫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杀虫剂 抗药性机制
  • 简介: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渔业生物近缘种及产地的判别由形态学深入到了蛋白质和DNA水平。本文综述了目前已经应用于水生生物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色谱、免疫学判别以及蛋白的电泳、DNA的序列分析、PCR-RFLP、RAPD、AFLP、SNP、SSRI、SSR、Real-TimePCRs、pecies-specificprimerPCR和PCRlab-on-a-chip等)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在把握了这些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分子生物学 水生生物 近缘种 产地 判别
  • 简介:简述了DNA分子标记技术的种类、原理和特点,概况了分子标记在竹类植物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竹类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应用与前景。

  • 标签: 竹类植物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生物炭是一种可以改良土壤、增强作物产量和提升作物品质的新型农林废弃物再利用材料。本研究通过振荡方式制备生物炭浸提液,利用水培系统培养水稻幼苗,以20%PEG6000、300mmol/L和500mmol/L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生物炭表面水溶活性分子对水稻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生物炭浸提液可有效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缓解叶绿素含量、鲜重及存活率的降低,同时可以降低体内的活性氧积累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表明生物炭浸提液促进干旱胁迫响应标志基因的表达量。研究结果说明生物炭浸提液可以提高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的抗氧化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稻幼苗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

  • 标签: 生物炭 表面水溶活性分子 干旱胁迫 水稻
  • 简介:我国很多地方猪种表现出国外猪种所没有的优良特性,本文报道了利用相关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部分中国地方猪种的与肉质相关的肌内脂、肌纤维等相关的性状及与抗病相关的MHCⅡ型基因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地方猪种的优良特性提供了一定具有参考意义的结论。

  • 标签: 地方猪种 肉质 MHCⅡ型 分子生物学
  • 简介:对大豆花叶病毒SMV抗性的遗传研究一直是大豆抗病遗传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哈91R3—301×黑农41组合构建了遗传群体,其F2分离单株的SSR标记基因型基本符合1:2:1的比例,说明这个群体没有偏分离。根据F3株系的病情指数分布推测SMV3的F2成株抗性似乎由多基因控制。根据SSR分子标记的基因型和F2:3株系对SMV3抗病性表型结果连锁分析,推测Satt296是与大豆花叶病毒(SMV)3号株系抗性主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应用Joinmap作图软件将该标记定位在D1b连锁群上,这一结果与部分文献报道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获得的与抗性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在其他的RIL群体中的验证得到了初步证实,推测定位在D1b连锁群上的抗性座位可能是控制SMV3的主基因之一,该标记可望应用于大豆抗SMV3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标签: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SMV3抗性遗传 SSR标记
  • 简介:第三届国际分子昆虫学讨论会于1998年6月5—10日在美国犹它州Snowbind市召开,出席的有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法国及中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320多位代表。会议论文摘要刊出309篇,本人及南京师范大学戴祝英教授是中国出席的成员。

  • 标签: 昆虫学 讨论会 基因调控 昆虫分子生物学 论文摘要 家蚕
  • 简介:用高感甘薯茎线虫病的甘薯品种徐薯18和高抗茎线虫病的徐78-1杂交,得到其F1分离群体。根据连续3年的抗病鉴定结果,从中挑选出8个高抗和8个高感茎线虫病的株系,构建抗病池和感病池。分别以抗感池基因组DNA为模板,用225对SRAP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其中77对引物组合在抗、感池间表现出多态性。通过一组小群体的进一步筛选,有4对引物组合被认为与甘薯茎线虫病抗性基因相关。这4对引物组合分别对2个亲本、抗感池和F1分离群体中的65个抗病株系和79个感病株系基因组DNA进行SRAP分析,有2对引物组合(a5b12和a9b11)各获得1个与甘薯茎线虫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P1和SP2,它们与抗甘薯茎线虫病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4.86cM和4.17cM。获得的分子标记对克隆抗病基因和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甘薯 茎线虫病 SRAP技术 分子标记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Ⅱ型猪链球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结果表明:已发现的Ⅱ型猪链球菌的致病因子包括英膜多糖、溶菌酶释放蛋白、细胞外因子、蛋白质片段和IgG结合蛋白、溶血素等。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上述致病因子的致病机理及其基因的结构特点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进一步阐释.现对这些成果做一综述。

  • 标签: Ⅱ型猪链球菌 致病因子 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