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疗依从性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7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问卷调查方式,对入选对象进行一般资料进行收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疗依从性现状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依从性总平均分为(45.81±16.73)分,其中得分低于40分有74例(41.57%),40~60分有61例(34.27%),大于60分有43例(24.16%),总体呈中低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医疗支付方式、病程、并发基础病、氧疗时间、疾病知识认知程度、氧疗情况、遵医行为、肺功能分级及家庭重视程度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从性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合并基础病及家庭重视程度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依从性不高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文化程度低、病程时间长、合并基础病及家庭重视程度低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依从性不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氧疗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将基于综合能力的床边考核应用于低年资护士能力培训中,并探讨其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的低年资护士8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42名,常规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培训及考核,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综合能力的床边考核,比较两组护士的综合能力水平、护理工作质量、临床核心能力。结果实施基于综合能力的床边考核干预后,实验组护士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护理评估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士的护理文书书写、护理操作技能、仪器操作、护患沟通、危重患者抢救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护士的核心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基于综合能力的床边考核应用于低年资护士培训考核中,可显著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水平,优化护士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士的临床核心能力。

  • 标签: 基于综合能力的床边考核 低年资护士 能力培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17q12微缺失综合征患者及其家系。先证者除表现为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多发肾囊肿、附睾囊肿及高尿酸血症外,还表现为面部抽动症。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β)一代测序未发现突变,后通过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及高通量测序结合拷贝数变异检测技术两种基因检测方法,确定先证者及其父亲均存在包含HNF1β基因1~9外显子在内的17q12区域1.39 Mb长度的大片段缺失。先证者及其父亲确诊之后,从胰岛素成功转换为小剂量磺脲类药物,除血糖控制良好外,先证者的面部抽动症亦明显好转,提示抽动症可能是17q12微缺失综合征神经系统的疾病谱之一,且可能与HNF1β下游的磺脲类药物敏感钾通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有关。

  • 标签: 糖尿病 17q12微缺失综合征 青少年发病的成人型糖尿病 抽动症 肝细胞核因子1β 拷贝数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晶状体自发荧光强度比值(LFR)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及其在中国DR人群中的筛查价值。方法为横断面研究。自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从中国8个不同省份的社区居民中筛选糖尿病患者590例,收集上述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史、疾病史,测量收缩压、舒张压、身高、体重,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等指标,并计算体重指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运用晶状体荧光显微镜测定受检眼LFR,采用基于DR早期治疗研究(ETDRS)评分对眼底图像进行分级。按LFR三分位水平分为3组:LFR最低组(Q1组,LFR<20.20%,196例)、LFR中间组(Q2组,LFR 20.20%~25.88%,198例)和LFR最高组(Q3组,LFR≥25.89%,196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FR与DR之间的关联,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LFR单独或联合HbA1c筛查DR的效能。结果随着LFR水平的升高,DR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Q1组5.10%(10/196),Q2组11.62%(23/198),Q3组30.10%(59/196);趋势性P值<0.001]。以ETDRS评分≥31为参考标准,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HbA1c、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吸烟史后,LFR每增加1个标准差,DR患病风险增加2.34倍(95%CI 1.68~3.26)。当以ETDRS评分≥31为参考标准时,LFR筛查D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3,灵敏度为64.15%,特异度为84.36%,将LFR与HbA1c联合后,AUC提升至0.865,灵敏度提升至94.34%。结论LFR与DR患病风险正相关,且对于DR筛查表现出较高的AUC及特异度,联合HbA1c可提高其筛查效能。

  • 标签: 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红蛋白A,糖基化 糖基化终末产物 晶状体自发荧光强度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流感样疾病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流感样疾病患儿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因流感样疾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患儿的鼻咽拭子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6种呼吸道病毒核酸进行检测。收集患儿一般信息(性别和年龄),按性别和年龄(0~<6个月、6~<12个月、1~<3岁、3~<6岁和≥6岁)分组,采用χ²检验对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呼吸道病毒流行规律。结果1 609例流感样疾病患儿标本共检出呼吸道病毒739例(45.9%,739/1 609),其中单纯感染检出651例(40.5%,651/1 609),多重感染检出88例(5.5%,88/1 609)。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率居首位,为18.6%(300/1 609),其次是乙型流感病毒(FluB)为11.9%(192/1 609)、腺病毒(ADV)为8.3%(134/1 609)、副流感病毒3型(PIV-3)为7.6%(123/1 609)、副流感病毒1型(PIV-1)为4.9%(79/1 609)、甲型流感病毒(FluA)为0.4%(6/1 609)。多重感染形式为双重或三重感染,双重感染81例(92.0%,81/88),最常见是ADV+RSV(22.7%,20/88),三重感染7例(8.0%,7/88)。各年龄组间病毒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7.078,P=0.002),以3~<6岁组病毒检出率最高(49.7%,286/575)。单一病毒感染检出中,FluB以≥6岁组患儿检出率最高(26.6%,98/369),RSV 和PIV-1以3~<6岁组患儿检出率最高(20.0%,115/575;5.9%,34/575);每月病毒总检出率从7月26.8%(37/138)升至次年1月63.0%(58/92),2月和3月下降至46.1%(106/230)和26.8%(37/138)。RSV在8—11月检出率最高,FluB在12月至次年3月检出率最高,ADV在12月和次年1月检出率上升,PIV-3在10—12月检出率上升;PIV-1检出率无明显波动,FluA散在检出。结论流感样疾病患儿呼吸道病毒感染以RSV为主,大多数呼吸道病毒以单纯感染形式存在,多重感染以双重感染多见。FluB、RSV 和PIV-1感染呈现一定的年龄分布特征,尤其在3岁以上的患儿感染率更高。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特征呈现出夏季到秋冬季逐渐流行达到高峰,春季转而流行下降的特征。RSV在秋季相对流行,FluB在冬春季流行,ADV和PIV-3在冬季不同程度流行,PIV-1则持续低水平流行,FluA未呈现流行特征。

  • 标签: 儿童 呼吸道疾病 呼吸病毒感染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7—2019年我国炭疽流行特征及发病规律,对部分省份(自治区)的炭疽芽胞杆菌进行分子分型分析。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2017—2019年报告的炭疽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特征和时间、地区及人群分布情况;以2017—2019年分离的47株炭疽芽胞杆菌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经典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canSNP)和15个位点的可变数量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15)方法对炭疽芽胞杆菌进行分子分型分析。结果2017—2019年共报告的炭疽病例数为951例,其中938例是皮肤炭疽,达到总报告数的98.63%,分布地区主要在我国西部和东北地区,累计病例数前三位的省份是甘肃(215例)、四川(202例)和青海(191例);全年均有病例报告,夏秋季发病较多,8月份达到发病高峰,2017—2019年的6至10月份发病数分别占全年发病数的66.35%(211/318)、72.32%(243/336)和68.01%(202/297);年龄范围分布主要在20~59岁,约占总病例数的80%以上;男性病例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约为3∶1。职业以牧民和农民为主,牧民病例占当年全部报告发病数的49.70%~58.18%,农民病例占当年全部报告发病数的31.45%~36.70%。每年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2017—2019年共报告29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canSNP分析显示,47株菌中有37株属于A.Br.001/002亚群,10株属于A.Br.Ames亚群。MLVA15分析显示,测试菌株可以分成17个基因型,其中有10个基因型只包括1株菌。结论我国2017—2019年炭疽主要以皮肤炭疽为主,有明显地区性、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征;canSNP和MLVA15等分子分型方法可以在传染病溯源工作中发挥作用,为炭疽的预防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炭疽 流行病学 分子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组织之一,对行走、运动、正常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膝骨关节炎即变形性关节炎,过度使用、损伤、遗传以及肥胖、年龄等均可能为引发因素。膝骨关节炎好发于负重大、活动多的关节,早期关节软骨变黄、粗糙、失去光泽,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裂隙、软化或剥脱、软骨下骨裸露,之后软骨周围组织增生,骨赘形成,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肥大、畸形及出现运动障碍。及早发现病情,及早采取对症治疗措施能够使临床疗效得到提高,同时提升患者生活品质,此次研究特就膝骨关节炎应用核磁共振检查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

  • 标签: []核磁共振 膝骨关节炎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人体踝关节是极容易受损的关节之一,其解剖结构复杂。目前临床主要依赖于常规X 线检查踝部损伤,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影像( MRI) 逐渐被人们认同和推广,目前该影像技术因期对软组织的高分辨能力、非侵入性和无放射损伤等特点,已经被临床广泛应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疾病的检查,近来,临床研究发现,对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实施 MRI 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本研究对核磁共振在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为今后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核磁共振 踝关节韧带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逐年升高。采用影像学方法检测骨密度可以判断骨量变化,从而早期筛查和诊断骨质疏松症。当患者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后,对其自身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采取管理措施,患者出现骨折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所以需要结合骨质疏松患者管理需求,将其治疗及预防管理措施明确,从而为患者管理提供帮助。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不断深入,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治疗药物已从早期仅针对补充骨矿物质的基础用药进展为目前通过刺激骨形成,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减少骨吸收来改善骨微结构,以期更好地增强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本研究对X线检查骨质疏松预防与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展望。

  • 标签: []X线检查 骨质疏松 预防与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及进步,其在临床诊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X线、超声、CT、MRI及核素显像等,这些技术的普及不仅提高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可以有效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使得痛风关节炎的早期规范化诊治水平明显改善。本研究探讨影像学检查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今后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 影像学检查 痛风性关节炎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12月院内治疗的肝硬化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择4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晚期生化指标以及纤维化指标检测,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临床检验后,研究组IV 型胶原、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和透明质酸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化检验项目 肝硬化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做好制药生产中的清洁工作,能够防止污染与交叉污染等情况的发生,而在实际工作当中,怎样对是否做到有效清洁进行验证,已经成为一项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本文结合当前实况,围绕制药企业共线生产的产品,就其清洁情况进行验证,现就其具体思路作一剖析,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 标签: 制药企业 共线生产 清洁验证
  • 简介: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我国医疗健康事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与之对应的大健康服务产业应运而生,与其相融合的药材行业、旅游行业、医疗产业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儿童保健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小儿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学科。儿童时期,机体组织、器官逐步生长,体格、心理和精神行为处于发育状态。因此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容易发生,在儿童时期,环境因素对机体的影响也较为明显。因此,在儿童生长发育时期,采用合理的健康管理服务方式配合临床专业治疗,在儿童疾病的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健康中国 儿童保健护理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CT在继发性肺结核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50例,将患者分另作ⅹ线胸片和胸部CT检查。把胸部ⅹ线检查着为对照组,胸部CT检查着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84.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支气管扩大、微结节影、毛玻璃影、小叶间隔增厚上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CT诊断继发性肺结核的准确率更高,可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具备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继发性肺结核 CT X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呼吸机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发作期急诊患者肺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急诊收治的ARDS患者90例,按照治疗不同分为对照组43例(常规呼吸机治疗)和研究组47例(早期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肺循环功能及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管外肺水(EVLW)及肺循环阻力(PVR)均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生存率为85.11%,比对照组的67.44%高(P<0.05)。结论 早期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发作期急诊患者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其肺循环功能,提高生存率。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呼吸机 急诊 肺循环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肺炎新发性传播疾病预防期急诊护理服务的表现,为今后医护人员应对疫情的更有效对策提供决策依据。在防疫工作期间我科平均每天接获33名紧急抢救病人、245名自来水病人、45名住院病人、32名急症室病人、210名重症监护室病人及210名非感染医护人员。结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完成对普通急性病患者的医疗救治的基础上,在急诊室进行与防治相关的护理对保障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至关重要。

  • 标签: 急诊科护理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