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代中国正在越来越把目光投入到国内民生问题,在相关的制度实践中,建设福利国家的方案作为一种理想图景充满着诱惑,来自发达国家成熟的经验也具有珍贵的借鉴意义和价值。本文因此将考察在建设福利国家这一背景下,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曾经发生过的深刻变革与发展,目的在于通过对美国宪政、美国最高法院的判例发展历程的考察来回应和启示对中国相关经验与实践的思考。就上述主题,本文选取了财产权法律制度为考察和研究对象,通过对1970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古德伯格诉凯利一案和在此之前学者查尔斯·雷克的《新财产权》一文的深入分析,展示出福利国家的财产法律制度实践,以及"新财产权"理论等意识形态和学术话语从登台到谢幕的历史过程。本文尝试通过对这一系列的制度实践、学术话语加以梳理,作出初步的评价并给出自己的研究结论。

  • 标签: 福利国家 凯利案 新财产权 效率 公共政策
  • 简介:自组织理论作为研究自然界复杂性现象和事物的方法和工具,也应该适用于广义自然界下的人类社会这一复杂系统。比较可以发现,作为人类社会子系统的司法权运行系统,存在开放性、两造的非平衡性结构、证据裁判及非线性攻防特征,这与自组织的四个基本条件是吻合的,或者说司法权运行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同时,司法权运行中所必备的整体性视野、非决定论思想和不可逆理念也与自组织理论的哲学特性契合。司法民主是司法权运行系统的自组织性体现。以自组织理论分析司法权的运行,可以避免比较法、逻辑理性等法学视域的狭隘,为司法民主寻找更为客观的社会学和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根据。

  • 标签: 司法权 运行系统 自组织 司法民主
  • 简介:本文针对当前影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学校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因素,提出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课堂管理、构建校园文化等对策。

  • 标签: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效果 因素 对策
  • 简介:凯尔森的纯粹法理论是试图超越自然法理论与传统法律实证主义理论的一种理论,并且对自然法理论进行了彻底的批判,试图走出一条中间性的道路。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对于法律规范性的性质的界定,但是通过对规范性这一关键术语的考察,发现凯尔森所使用的规范性是一种"证立的规范性",也就是一种自然法意义上的规范性,于是凯尔森的中间性道路至少是一个留有自然法尾巴的实证主义理论,其中间性道路并没有预期地那样成功。而凯尔森纯粹法理论的奠基之作《法律理论问题导论》正是初步实现了这一理论目标。

  • 标签: 二律背反 证立的规范性 社会规范性 基础规范
  • 简介:一、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定位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而采取的重大举措。2013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依托现有新区、园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由贸易园区,以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内容为主体,结合地方特点,充实新的试点内容。

  • 标签: 自由贸易 试验区 创新建设 广东 中国 国务院常务会议
  • 简介:WTO下的金融自由化与资本账户的放开并非等同.GATS允许成员方有选择地进行金融承诺的特点为成员方通过对金融自由化政策的科学管理来实现金融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不同服务提供方式和不同部门的自由化对金融稳定具有不同影响,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在国内建立商业存在(但不过分限制其业务经营)、覆盖范围广泛的金融自由化通常对金融稳定具有良好的效果.这一研究视角及结论为我国管理金融服务政策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和有益的借鉴.

  • 标签: GATS 金融服务贸易 政策管理 金融稳定
  • 简介:<正>国际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和多边化发展,推动和加速了劳动力在国际之间的流动。其突出的表现是一个国家有关涉外劳务法律关系日益增多和复杂,随之而来的涉外劳务纠纷也不断涌现。目前,关于调整涉外劳务关系的法律制度较为复杂,既有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下文简称GATS协定)这一具有公法性质的规范体系,又有各国制定的国内法律规范。正确对待两者在调整国际劳务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仅对推

  • 标签: GATS 劳务关系 多边化 法律关系 国际服务贸易 对外劳务合作
  • 简介:2004年是《劳动法》实施十周年.十年来我国劳动保障立法进程加快,初步形成了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和劳动标准体系框架。《劳动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对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务院先后制定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 标签: 劳动保障 劳动标准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再就业 中国 法律体系
  • 简介: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社区矫正制度成为近年司法改革的亮点之一,而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制度如何构建更是大家所关心的,本文从依托现有法律制度、及时制定社区服务令制度、刑法前科消灭制度以及创办特色矫正项目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 标签: 社区矫正 社区服务令 刑罚前科消灭 矫正项目
  • 简介: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及汇率制度选择问题成为国际经济中的持续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中国经济已经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人民币汇率及汇率制度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长期面对的常态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不应仅限于以往研究中的币值低估与否,是否违反相关国际公约等方面的单一研究模式,而需要在相关国际法框架下,从经济、政治及国际法等多角度加以综合研究,以制定相应的长期应对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内法上相关制度的完善保证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

  • 标签: 国际法 汇率 汇率制度
  • 简介:在国际法层面,反制措施(countermeasures)需存在国际不法行为并满足严格限定条件后方可实施。在RTAs框架下实施反制措施的正当性,不但要接受国际法的检验,还需要符合WTO及RTAs的相关规定。从WTO现有争端解决实践中提炼和总结的审查其正当性之“三步曲”:RTAs及具体反制措施符合GATT第24条的规定,反制措施经R1As授权,被诉RTAs反制措施之必要性,为协调与沟通WTO和RTAs在实施过程中所凸显的冲突提供了现实的途径。

  • 标签: 区域贸易协定 贸易反制措施 正当性
  • 简介:作为某种新生事物,"刑事和解"与"恢复性司法"、"犯罪人—被害人和解"、"辩诉交易"等范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需要我们妥善澄清。文章以类型观念为基础,以比较分析为方法,通过将"刑事和解"与五组相关范畴仔细辨析与区分,逐步描摹出"刑事和解"的范畴边界,以形成一个关于"刑事和解"的整体性的概念框架

  • 标签: 刑事和解 恢复性司法 犯罪人—被害人和解 辩诉交易 类型
  • 简介:内地已经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缔结了投资协议,并且与台湾签订了《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和促进协议》,但CEPA协议在投资方面仅关注服务业市场准入和投资便利化,并未就投资待遇和投资保护问题作出规定,导致内地港资享受的制度性保障弱于其他外资。内地与香港应在CEPA的框架下签署投资协议,在充分考虑两地关系特殊性的基础上,就投资待遇、征收及其补偿以及一方投资者与另一方政府间争议解决等问题做出规定。

  • 标签: CEPA 投资协议 投资待遇 征收 争端解决
  • 简介:文化冲突理论系统阐释和分析了文化冲突与犯罪之间的密切关系,为我们研究我国西北地区恐怖主义犯罪原因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我国西北地区民族众多,各民族在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文化的多样性冲突削弱了公众对国家的认同感,助长了泛突厥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传播,特殊的语言文化和地缘政治文化还为“三股势力”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便利。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西北地区的文化冲突,加强群众对国家主流价值文化体系的认同,积极推动民族文化大融合,是从根本上治理恐怖主义犯罪的理性选择。

  • 标签: 文化冲突理论 恐怖主义 民族文化 西北地区
  • 简介:政体理论是西方政治和法律思想的华彩乐章,给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制度和理想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其中,柏拉图的政体理论在西方政体理论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可谓西方政体理论的奠基人,并对后世西方的政体理论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以降至卢梭的重要政体理论家们与柏拉图“显白”和“隐微”的对话,本文力图对这一影响史进行简要的勾勒,从而澄清柏拉图政体理论的思想史意义。

  • 标签: 柏拉图 政体 《理想国》 《法篇》
  • 简介:一、最高额抵押的概念和法律特征最高额抵押权是指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第三人对一定期间内将要连续发生的债务提供财产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时,抵押权人有权在最高债权额限度内就该担保财产优先受偿的一项法律制度。最高额抵押权作为一种抵押权,具有不同于普通抵押权的特性。

  • 标签: 最高额抵押权 法律理论 财产担保 当事人约定 债务人 法律特征
  • 简介:民事诉讼行为是民事诉讼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是构筑民事诉讼法学体系的理论基石之一。而当事人诉讼行为作为民事诉讼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事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与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大陆法系中有关当事人诉讼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要件、瑕疵及其处理等基本理论问题作了初步探讨,并就其对我国当事人诉讼行为研究的启示与借鉴提出了相应看法。

  • 标签: 行为理论 民事诉讼行为 当事人合法权益 民事诉讼法学 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理论问题
  • 简介:法益的理论发展史,是与“权利侵害说”“财侵害说”“规范违反说”反复争鸣,形成自身理论品质的历史;也是不断尝试,寻找具有完整体系超越与体系内在功能的历史;更是不断反思,珍视并恪守自由主义内涵的历史。法益可以有力诠释社会损害性这一犯罪实质内涵概念,可以成为回答国家刑罚权发动之正当性的最优解的答案都来自于此,对法益理论继续发展的思考也来自于此。

  • 标签: 法益 社会损害性 体系超越 体系内在
  • 简介:新修订的《公司法》以成文法的形式规定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但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本文探讨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含义及其理论基础和国外立法比较,并结合我国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认为改善这一局面比较可行的办法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在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明确界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形,以确立司法统一性,树立法律的权威性。

  • 标签: 公司独立法人资格 有限责任 人格否认
  • 简介:本文首先对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发展作了简单的概述.对于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笔者主张行为人标准说,并通过分析认为行为人标准囊括了行为人、平均人和国家三方的判断.通过对期待可能性理论在犯罪论体系中地位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应批判地借鉴期待可能性理论并在责任论中加以论述,并提出期待可能性是与故意、过失以及责任能力并列的第三责任要素.此外,笔者认为,从期待可能性的实质出发,在适用期待可能性理论时应一分为二具体分析,使该理论得到合理的应用.

  • 标签: 期待可能性理论 行为人 犯罪论体系 故意 责任能力 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