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步入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与社会转型在时间上所表现出来的阶段性相适应,博物馆的发展从这时起至今也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时期是改革开放的舆论准备阶段,适应解放思想和为改革开放提供历史经验、理论支持的需要,文博工作经历了一个发展高峰,全国最大一次的文物普查是在

  • 标签: 社会转型期 文物保护工作 管理体制 文物保护 中国
  • 简介:1977年7月,一份旨在宣传国家文物政策、反映全省文物工作动态、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普及文物知识的内部刊物--《河南文博通讯》,像一株幼苗,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破土而出.1981年,为了能够及时地发表考古发掘成果和学术论著,扩展学术研究的领域和地域范围,以大中原的概念,涵盖河南及其邻近地区的历史文化,经过充分的酝酿,《河南文博通讯》更名为《中原文物》,开始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 标签: 中原 文物工作 考古发掘 历史文化 文明 传承
  • 简介:林子平《〈关于中国博物馆学基础〉的提问》(1993年第1),对《基础》一书前两章部分内容提出了商榷。作者认为博物馆学的研究对象是博物馆,博物馆是收藏、陈列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的公共机构,特别强调把“研究”一项从博物馆定义中清除,博物馆的基本任务是搜集、保藏、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或称文物、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通过举办陈列等多种途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 标签: 博物馆学研究 《中国博物馆》 综述 百期 思想道德教育 科学文化知识
  • 简介:本文对殷墟二中型墓中出土具有北方文化因素的器物进行了多角度分析,首先归纳种类以及组合,其次通过每种北方文化因素的出土位置探讨其所蕴含的意义,然后将北方文化因素分为单纯和融合型两种,最后根据出土环境对这些中型墓主的身份做了推测,并结合历史文献和甲骨文资料,大致勾勒出殷墟二北方文化因素来到中原的途径。

  • 标签: 殷墟二期 中型墓 北方文化因素
  • 简介:2003—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进行了发掘,发现300余座史前墓葬,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玉石器。墓葬可分为四,第一属于仰韶文化,第二属于庙底沟二文化,三、四属于龙山文化。其中第二墓葬出土的玉石器数量、种类最多,墓葬规模差异也较大。根据第二墓葬出土随葬品的种类、数量及墓葬规模,结合墓葬分布情况,文章将这批墓葬分为五个区,四个等级,在此基础上,对墓葬布局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探讨该地区这一时阶级分化的程度,揭示其文明发展的进程。

  • 标签: 清凉寺墓地 第二期墓葬 等级 阶级分化
  • 简介:2007年7月-2009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我们在淅川县沟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王湾三文化四个时期的史前遗存,清理出王湾三文化的房址、灰坑、墓葬、瓮棺等遗迹,出土了比较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为研究王湾三文化的南渐提供了新的材料。

  • 标签: 淅川县 沟湾遗址 王湾三期文化 聚落
  • 简介:二里头文化一遗存主要来源于当地的王湾三文化,并可进一步区分为早晚两段和划分类型.新砦遗存属于二里头文化一早段,称为二里头文化一新砦型.二里头文化一是夏文化早期遗存.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遗存 夏文化 来源 区分
  • 简介:<正>“后岗第二文化”类型是依据最初发现于安阳后岗龙山文化遗存而得名的。安志敏同志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一文中做了详尽的论述,梁思永先生在“小屯龙山与仰韶”一文中作了简要的叙述,《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以下简称《收获》)把这种文化类型也叫“河南龙山文化”。我们认为这种命名值得商榷,因为:1.根据《收获》一书中说:“它(指“后岗第二文化”类型)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和河北南部……”也就是说它不仅分布在河南,而且在山西和河北南部

  • 标签: 二期文化 新石器时代 河北南部 文化类型 仰韶文化 文化遗存
  • 简介:博物馆领域对于博物馆藏品的处理问题已经争论了很多年。面对藏品处理政策的新挑战,博物馆联盟、研究机构以及与文物遗产有关联的其它组织已经发展建立了藏品处理的原则和程序的指导方针。很多指导方针提倡处理后文物应当继续保存于公共领域,因为它是国家和人文遗产的有机构成。由于各个国家情况不同,争论的重点也不同,取决于博物馆的类型。在此《国际博物馆协会通讯》,我们讨论主要争论点和建议。

  • 标签: 《国际博协通讯》 杂志 2003年 编辑 藏品处理
  • 简介:<正>二里岗、洛达庙、南关外、商城诸遗址的发掘,是郑州地区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二里岗商文化是安阳殷商文化的前身,这一科学结论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承认。因此二里岗商文化,自然就成了确认更早阶段商文化的础石,也是探索夏文化可靠的比较材料。近年来一些重要资料和研究成果的相继发表,使二里岗商文化的研究不断深入,随之也提出了不少新问题。如文化分期、文化性质,以及文化的来源等等。本文仅就与此相关的问题谈些看法。

  • 标签: 二里头文化 早商文化 二里岗期 二里冈 大口尊 夏文化
  • 简介:《国际博协通讯》2002年第四宣布了国际博协执委会确定200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和朋友”,并以此为聚焦组织了一组稿件。“编者的话”中指出,博物馆离不开朋友的帮助,有了朋友的帮助博物馆才有了很多成功的故事。这期刊物在聚焦栏目下,

  • 标签: 《国际博协通讯》 2002年 博物馆之友联盟 志愿者
  • 简介:为配合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而进行的文物抢救与保护工作,是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对人类文化遗产进行的一次有组织的、系统的抢救保护工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帮助支持下,库区各级党委、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切实

  • 标签: 文物保护 长江三峡工程 历史文化 管理体制
  • 简介:《中原文物》是由河南博物院主办的文物考古类学术期刊.其前身是1977年河南省博物馆创办的《河南文博通讯》,1981年更名为《中原文物》季刊,2000年改为双月刊.到今年第4,刊物发行整100.为了感谢学术界多年来对《中原文物》的支持和厚爱,更好地总结经验,促进学术研究,尤其是深化对中原文明的研究,2001年8月20日至23日在郑州举行了《中原文物》百纪念暨中原文明学术研讨会.

  • 标签: 中原文明 文物考古 纪念 学术研讨会 学术界 学术研究
  • 简介:一白音长汗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双井店乡白音长汗村西南约0.5公里处.坐落于西拉木伦河北岸阶地西荒山的东坡上.1988、1989、199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先后三次对其进行田野发掘,累计发掘面积约7264平方米[1].出土文化遗存分别归属于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等几种不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其中二乙类遗存[2]即兴隆洼文化(bc6400~52003)遗存是该遗址的主体性文化遗存.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文化遗存 房址 居住 分析 type
  • 简介:2011年8月20日,本刊委托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与博物馆学系潘守永教授和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生覃琛对湖南省博物馆陈建馆长进行了长达6小时的学术访谈,原文27000字,限于篇幅,此次仅刊发关于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学研究、博物馆人生感悟三部分。编辑略有删节。以下访谈中,“陈”是陈建的简称,“潘覃”是潘守永、覃琛的简称。

  • 标签: 湖南省博物馆 博物馆学研究 陈建明 馆长 访谈录 中央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