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山东莱芜七月十五以请家堂为主要活动内容。从地方节日体系来看,当地七月十五本质上已经是一个宗族节日。对请家堂的考察更多着眼于仪式生活,既关注仪式的具体细节,也关注仪式举办的组织结构。七月十五请家堂仪式承担、发挥、操作、延续了宗族的组织功能,在宗族文化的传承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节日 宗族 七月十五 请家堂
  • 简介:19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西方传教士纷纷来到山东,以教会诊所、医院和学校为媒介和手段开展传教工作,这在客观上助推了山东现代医学教育的萌芽,为医学现代化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山东民众对于西方现代医学的认知大体经历了"恐惧与排斥、好奇与观望、接受与学习、信任和接纳"的演变过程。从民俗学和历史学的视角,概述现代西方医学在山东的起源与发展,有助于深入分析山东民众对西医的认知演变过程及原因,深入理解西医传入山东后对民众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 标签: 西方现代医学 认知演变 传教士 山东民众
  • 简介:民众面对眼前之物除了好奇之外,就是进而解释它的形状、来历等,这种满含民众情感的解释结果就是传说,所以说传说必定是与某地的人或物相联系的叙事作品。创作传说的过程又是民众想象的过程,过程之后形成的结果不仅满足自己和别人的情感需要,还形成一种区域内的公共知识被区域内的民众接受传承,民众的思想被化成传说这种"可信"的叙事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得以阐述,这是地方传说产生的根本原因。传说研究者在将地方传说作为研究对象时,不仅要关注地方传说本身,更要比较研究不同区域内的同类传说,从对她们的对比研究中挖掘出支撑地方传说形成的地方性知识,这种地方性知识是传说地方性形成的基础,更是不同地方传说得以区别他者的深层原因。我们只有深刻理解了传说背后的地方性知识才能真正理解传说的地方性,进而更清晰准确地理解流传于不同区域的同类传说。

  • 标签: 牛郎织女传说 地方传说 传说的地方性
  • 简介:<正>山东古运河,像一条流动的金色飘带,迤逦鲁之南北,在其漕运繁忙的鼎盛时期,河中舟楫辐辏,两岸商埠相映,商贾云集,食店林立.南北佳肴,东西食风,市井民俗,犹如运河上的陈年古酒,融和酿造出一股令人着迷、使人陶醉的馨香.“鲤鱼跳龙门”就是山东运河上最具代表性的美味佳肴之一.它是山东黄运两岸设宴中必备的大件莱,名字响,造型美.味道独特,食有定规,特别是婚娶喜筵中,更是必设无疑.两岸乡镇的饭馆酒肆招厨,百姓办席请局长(指乡镇中专门置办红白宴席的乡厨),首先强调的就是会不会做“鲤鱼跳龙门”.

  • 标签: 跳龙门 鲤鱼 古运河 玄驹 糖醋 酥鱼
  • 简介: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年画运动中木版年画作品的创作和民众接受情况的分析,探讨木版年画发展中国家意志、艺术创作者、接受者和文化之间的结构与能动的关系。

  • 标签: 木版年画 结构与能动性 国家意志 民众意愿
  • 简介:<正>由山东省民俗学会和费县文化局共同主办的山东省民俗学会1996年年会暨齐鲁山区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7月12日至16日在费县召开。来自全省的70余位学会会员出席了研讨会。自1994年7月山东省民俗学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以来,山东省民俗学会的会员在学术研究方面又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两年来,出版的专著有《中国民俗文化论》(曲金良)、《齐鲁之邦的民俗与旅游》(山曼)、《中国京剧习俗》(叶涛)《泰山民俗》(李伯涛)、《东莱风情录》(范惠宇)、《枣庄民俗》(王祥林)、《八仙信仰》(山曼)、《狐狸信仰之谜》(王善民)、《泰山娘娘信仰》(吕继祥)《泰山祭器》(刘慧)等10部。尤其是在此期间还完成了山东省历史上第一部民俗志——《山东省志·民俗志》,《山东省志·民俗志》由学会顾问、山东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陈光林同志任主编,学会副会长刘德龙、山曼、叶涛、孙其海,以及学会的其他一些同志参与了组织、撰写和评审工作。这部书坚持“存史、资政、教化”的原则,对研究齐鲁传统文化、对移风易俗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在评审会上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这部书已付印,年末即可与读者见面。

  • 标签: 民俗学会 民俗文化 学术研讨会 1996年 民俗志 中国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