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面对东汉末风俗日益败坏的局面,应劭在《风俗通义》中对风俗和政治的关系作了一些新的思考。其一,应劭首次提出以“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为宗旨的风俗观念,极大提升了人们对风俗在政治生活中重要地位的认知。其二,应劭更注重对下层民众风俗和时俗的认知,使得风俗概念更加具体化,更加切近现实政治,也更易为人们所理解。其三,应劭提出风俗存在两种形式——“本俗”与“正俗”,进一步丰富了两汉风俗观念的政治文化内涵,也为其“辨风正俗”提供了阐释与拓展的空间。

  • 标签: 应劭 辩风正俗 政治文化
  • 简介:<正>关于台湾海峡两岸的古民族关系,学术界见仁见智,发表了许多宏论。本文拟论证先秦至隋唐时期台湾海峡两岸的民族关系,试图探讨三个问题.一、闽与闽越的关系;二、安家之民与山夷的关系;三、华夏(汉)族与两岸土著民族的关系。不妥之处,敬祈批评指正。一、闽与闽越的关系中国最早形成为民族的称为夏族,春秋战国时称为“诸夏”,汉代时称为汉族,一直沿用至今。夏族的统治者最早建立的国家称为夏朝,夏王朝把周边的土著居民称为“南蛮”、“北狄”、“西戎”、“东夷”。随着朝代的更迭,其称呼也不断变更,如周代,称为“夷”、“蛮”、“闽”、“貉”、“戎”、“狄”等。经秦汉历隋唐至明清,情况均如是。因此,探索不同的民族名称的本质及关系,乃是研究中国民族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要探索闽、百越与闽越的关系

  • 标签: 闽越 百越 越国 台湾海峡两岸 越王 南越
  • 简介:美国华裔学者赵启光先生曾倡导建立一个龙学研究体系,本人认为极有必要,并有意将本人的博士论文《神龙——中国古代龙图象的起源》第三篇中的一节,有关“T形纹”的构成与中国古代龙图象的关系,抛砖引玉,与国内外有兴趣于青铜器、玉器纹饰研究的朋友们和学术界的老前辈们商榷。

  • 标签: “T”形纹 中国 古代 龙图象 青铜器 玉器纹饰
  • 简介:墨书作为宋元时期海上贸易活动中的常见现象,对其的研究分析有助于认识和理解许多具体问题,从而推动相关研究的进程。回顾以往墨书研究的情况,日本学界很早以前就开始关注墨书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而中国学界对此的重视仍有待加强。结合以往国内外发现的墨书资料和研究成果,以2011年“南海Ⅰ号”第二次试掘所见墨书“林上”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初步把握墨书的性质、功能和边界。墨书研究有助于分析宋元时期贸易船上的人员组织关系,结合宋元时期的文献资料相互印证,可以大略了解其基本面貌。

  • 标签: 南海Ⅰ号 墨书 组织关系
  • 简介:<正>明末清初,蓝瑛开创的“武林画派”和以龚贤为首的“金陵画派”,崛起东南艺坛,声望称誉一时.这两派不仅在画风上存在着密切联系,而且两派中某些画家还有过直接的艺术交往,吴宏、冯仙湜等八家合作的《冈陵祝寿图》轴,便是极为难得的实物例证.一1978年3月,这件作品曾在南京博物院举办的《古代绘画联展》中展出,绢本,设色,纵226.9厘米,横98.5厘米.全图布局缜密,冈峰层叠,以略带斧劈皴为主,近似蓝瑛自称的所谓“仿李希古”的笔法.瀑布流泉,生动有致.溪桥上山腰中有几位点景人物,神态悠闲.矫松苍健,笔力雄伟,尤近“武林画派”特

  • 标签: 金陵画派 冈陵 武林 画家 图绘 试析
  • 简介:探讨传统宗教信仰与企业家社会责任的关系,是宗教本土化研究的有益尝试。传统宗教信仰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祖先崇拜和村庙信仰具有特殊重要性,从祖先崇拜到其它神明信仰是一个义务和情感逐渐减少、功利逐渐增多的现代版“差序格局”。这种差序性的影响在于塑造了一种差序化的社会责任观:一、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时以血缘、地缘为关系本位,对族人亲戚和同乡照顾较多,是地方公益事业的一股重要力量;二、企业家对利益相关者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甚至为了一己之利而不惜牺牲他人利益,使得有违产品安全、环境安全、劳资关系和谐的事件时有发生。传统宗教信仰无法产生普世化的社会责任,它无法为全面提升中国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提供根本动力。

  • 标签: 传统宗教信仰 祖先崇拜 企业家社会责任 差序格局 社会责任的差序化
  • 简介: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年画运动中木版年画作品的创作和民众接受情况的分析,探讨木版年画发展中国家意志、艺术创作者、接受者和文化之间的结构与能动的关系

  • 标签: 木版年画 结构与能动性 国家意志 民众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