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光动力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20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共80例,根据双色小球法对患者分组,设定其中40例为单一组并采用单纯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其余40例为联合组则是在前者基础上联合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结果 比较两组的治愈率,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率,联合组与单一组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尖锐湿疣患者采用光动力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临床疗效极其理想,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必要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尖锐湿疣 临床疗效 光动力疗法 二氧化碳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 对青光眼治疗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内镜下睫状体凝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青光眼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19年9月-2020年11月;按照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48例(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和研究组48例(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内镜下睫状体凝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成功率(97.92%)明显高于参照组(77.08%),组间差异明显,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内镜下睫状体凝治疗青光眼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病症表现,提升临床疗效、保证预后质量。

  • 标签: 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内镜下睫状体光凝
  • 简介:目的研究优势眼与利手在青少年屈参差者中的相关性。方法327例青少年屈不正者,在医学验光基础上,利用简化的卡洞法检测双眼中的优势眼,利用问诊方式判断利手。结果右眼为优势眼占64.5%;左眼为优势眼占35.5%。近视度数右眼高者与右眼优势眼对应者占30.9%,左眼高者与左眼优势眼对应者占11.3%。右利手占97.6%,左利手占2.4%。右眼度数高同是右利手占46.5%,左眼度数高同是左利手占1.5%。右眼优势眼同时为右利手占64.5%,左眼优势眼同时左利手占2.4%。结论青少年近视性屈不正者,优势眼和利手同一侧的一致性较高,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优势 近视 屈光不正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比强脉冲光和Q开关532nm激光在对面部雀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02-2020.10期间收治患者8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分为冲、激光两组、分别使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冲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激光组,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则明显低于激光组,两组患者间各项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强脉冲光 Q开关532nm激光 雀斑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扩大切除术联合动力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情况。方法 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患者,分为参照组(28名)和实验组(29名)。参照组行常规方法联合动力,实验组行扩大切除术联合动力。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3.1%(27/29)显著高于参照组82.1%(23/28);实验组患者复发率3.4%(1/29)显著低于参照组25.0%(7/28);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8%(2/29)显著低于参照组25.0%(7/28)。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面部基底细胞癌 扩大切除术 光动力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角膜屈不正手术患者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影响护理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之间76例行角膜屈不正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在正确用药、护眼意识、定期复查等方面,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2.11%,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3.16%,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角膜屈不正手术患者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作为主要的护理模式推广。

  • 标签: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 角膜屈光不正手术 遵医行为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光动力疗法治疗食管癌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其护理满意度,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进行动力疗法食管癌患者60例,对其进行对照实验,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进行样本随机分配,经相同护理周期后,观察、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患者的疼痛评分、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结果综合护理组在护理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仅有1例,常规组的不良反应有9例;综合护理组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56%,76.29%;常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不如综合护理组。以上三种实验结果求得P值均小于0.05。结论对我院的动力疗法食管癌患者采取常规联合综合模式护理,可以提升医院原有的护理质量和水平,患者的住院感受与护理满意度都得到明显提升,最主要的是综合护理下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减轻,在临床治疗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光动力疗法 食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米诺环素胶囊口服基础上配合强脉冲治疗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介于2021年4月-2022年7月,将此时间段我院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至研究的患者7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上述患者等分为观察组(n=38,采取米诺环素胶囊联合强脉冲治疗)与对照组(n=38,采取米诺环素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玫瑰痤疮患者采取米诺环素胶囊口服联合强脉冲治疗有着确切的疗效。

  • 标签: 玫瑰痤疮 米诺环素 强脉冲光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ETR)患者行水光注射氨甲环酸+强脉冲(IPL)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我院收治的68例ETR患者,“双盲法”分基础组(IPL治疗,n=34)、联用组(基础组基础+水光注射氨甲环酸,n=34),2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疾病恢复情况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基础组比较,联用组红斑指数更低、红斑面积更小;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水光注射 氨甲环酸 强脉冲光 红斑 毛细血管扩张型 玫瑰痤疮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使用米诺环素胶囊口服基础上配合强脉冲治疗玫瑰痤疮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开展时间介于2021年4月-2022年7月,将此时间段我院收治的玫瑰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至研究的患者76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将上述患者等分为观察组(n=38,采取米诺环素胶囊联合强脉冲治疗)与对照组(n=38,采取米诺环素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玫瑰痤疮患者采取米诺环素胶囊口服联合强脉冲治疗有着确切的疗效。

  • 标签: 玫瑰痤疮 米诺环素 强脉冲光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下盏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年4月~2020年10月,[研究对象]: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2例肾下盏结石患者,数字抽签分组,对照组实施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n=21),实验组实施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n=21),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式下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发热、出血、泌尿感染、感染性休克、输尿管狭窄)。结果:在对肾下盏结石患者实施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后,实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出血量等临床数据均得到了有所改善,以及有效降低了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改善趋势,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电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 肾下盏结石 疗效及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见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0月-2018年1月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50份痰液标本,对其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将3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00例无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50份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32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8株占69.51%、革兰阳性菌31株占9.45%、真菌69株占21.04%;革兰阴性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较敏感,耐药率<30.00%,革兰阳性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仅对替考拉宁敏感,耐药率为0,真菌对伊曲康唑敏感;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有创操作、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滥用、营养不良是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呼吸内科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药较严重,临床应针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做好耐药菌的监测和预防控制。

  • 标签: 呼吸内科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分布 危险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皮肤癌前病变与浅表皮肤癌病变的患者,采取氨基酮戊酸动力疗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复发率的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皮肤癌前病变与浅表皮肤癌病变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日光性角化病患者18例、鲍温病患者14例、鳞状细胞癌患者22例、以及疣状癌患者6例,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均采用氨基酮戊酸动力疗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以及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日光性角化病患者、鲍温病患者以及疣状癌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比不同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鲍温病患者以及疣状癌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率为0.00%,日光性角化病患者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为1例,占比5.56%,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为1例,占比4.55%,对比患者的复发率情况(P>0.05).结论:患者在患有皮肤癌前病变与浅表皮肤癌病变疾病,采取氨基酮戊酸动力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

  • 标签: 皮肤癌前病变 浅表皮肤癌病变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咪喹莫特联合艾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05月-2022年06月本院收治的74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实验组(n=37),对照组单独应用艾拉动力疗法治疗,实验组予以咪喹莫特联合艾拉动力疗法治疗,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指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CD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提升(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尖锐湿疣治疗中联合应用咪喹莫特与艾拉动力疗法,可促进患者免疫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进而优化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咪喹莫特 艾拉光动力疗法 尖锐湿疣 T淋巴细胞亚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取 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收治的 54 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小梁切除术与全视网膜凝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联合小梁切除术及全视网膜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 小梁切除术 全视网膜光凝术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