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第三腰椎后关节错缝为腰部常见的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疾病,也是难治愈的腰痛病之一。其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般治疗方法难于奏效,近年来,笔者应用四维牵引整脊配合枕垫治疗第三腰椎后关节错缝6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四维牵引 整脊 枕垫 第三腰椎后关节错缝
  • 简介:颈椎病是骨伤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也是世界性的一大类疑难病。严重危害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效率。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对该病的治疗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疗法。一是手术疗法,但因其疗效和风险俱存而会使许多患者“望而生畏”;二是药物疗法,但只有一部分轻度患者能得以康复;三是针灸按摩和理疗方法,虽然可取得部分疗效,但因为掌握该方法的医师在辨证施治中存在着参差不齐的水平问题,也很难达到令患者满意的效果。我院自2002年8月至2007年12月运用中国整脊法,在韦以宗老师“一说两论”即“圆筒枢纽学说”“椎曲论”和“脊柱轮廓平行四维平衡理论”的理论指导下,运用“理筋、调曲、练功”三大治疗原则和“手法、针灸、内外用药及练功康复”四大疗法,治疗颈椎病258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方法 临床报告 颈椎病 整脊法 中国 手术疗法
  • 简介:急性腰扭伤多由于轻度扭腰或弯腰后猛然直立,致使关节突关节滑膜嵌入关节之间,造成滑膜被卡压,关节突关节交锁或错位,而引起剧烈腰痛。本病属中医”弹背”,”闪腰”范畴。发病年龄以20-40岁的男性青壮年。笔者白2006年7月-2007年7月,采用三步正脊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腰扭伤 手法治疗 关节滑膜 男性青壮年 关节交锁 发病年龄
  • 简介:三维定位整脊手法,其三维概念原出于古老的系统解剖学,现今的整脊医师在做手法前,都必须细看X光片、CT或MRI,这些都是从多角度来分析病灶,也就是三维概念。

  • 标签: 整脊手法 治疗 三维定位 颈椎病 系统解剖学 病灶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利水消肿治疗足踝部肿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2007年4月到2009年4月足踝部肿胀临床病例资料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并甘露醇和单独甘露醇,观察各组患者肿胀消退程度,疼痛缓解程度和治疗时间。结果:中药并甘露醇组疗效明显优于甘露醇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活血利水消肿合并甘露醇治疗术后肢体肿胀有着良好的作用。比单独应用甘露醇有一定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活血利水 足踝肿胀 甘露醇
  • 简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椎外科中发病率最高的疾患,我院自2004年以来,运用韦以宗教授整脊学说及以宗整脊十八法。结合美国先进的脊椎整脊牵引治疗仪器,结合CT扫描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诊断治疗一整套的治疗服务,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综合疗法 脊椎外科 八法 韦以宗
  • 简介:中医学中并无颈椎病、腰椎病的病名,与颈、腰椎病相应的描述散见于“痹证”、“项强”、“头痛”、“眩晕”、“颈筋急”、“腰痛”等条目之下。《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似折,髀不可以回,胭如结,踹如裂”。此所描述症状与颈、

  • 标签: 腰椎病 治疗 整体疗法 头痛 中医 素问
  • 作者: 李晔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骨伤科学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15期
  • 机构:南通市通州区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300
  • 简介: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疗法,研究组进行穴位贴敷。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尿潴留患者疗效与对照组比较(P<0.01),治疗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穴敷贴治疗尿潴留临床疗效较好,配合规范护理操作,患者认可度高。

  • 标签: 穴位贴敷;髋部骨折;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
  • 简介: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以风气胜者称风痹(又称行痹),在城乡为常见病之一,一般多由急、慢性损伤所致,或患者素有痹病,复加损伤,瘀血闭阻而使病情加剧,现代所指以人体运动结构,筋骨为主的各种痹痛,故其证候具骨伤科的特点。

  • 标签: 临床报告 痹症 治疗 慢性损伤 人体运动 风寒湿
  • 简介:目的:运用中国接骨法治疗成人前臂双骨折。方法:整复体位,固定位置,动态x光片和投照方法。结论:采用动态X光片,确定何种体位整复是治疗的关键。固定位置,上1/3线以前臂旋后20°,中、下1/3根据体位X光片灵活掌握,小夹板规格初期超长为宜。

  • 标签: 前臂双骨折 动态X光片 投照方法 整复体位 固定位置 中国接骨法
  • 简介:目的:总结整脊手法、药物热疗治疗颈椎病100例,并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机理做初步研究。方法先根据不同类型颈椎病选择整脊手法,手法后施以药物热疗。结果:对100例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显示治愈85例,占85.00%。好转12例,占12.00%。无效3例,占3.00%。总有效率为97.00%,无效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结论:整脊手法恢复椎间复合关节三维空间内正常位置关系,药物热疗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炎止痛,二者结合治疗颈椎病,可有效提高治愈率。

  • 标签: 颈椎病 整脊手法 药物热疗 临床疗效
  • 简介:对于新鲜关节后脱位,从理论到临床均有定论。但伤于失治误治而延3周以上者,临床亦不多见。由于各种病理变化产物的存在与阻止,及骨质疏松易致骨折之故,一般多主张手术切开复位,笔者在临床中,运用传统的中医正骨手法,使机化粘连的组织松解后,在行以手法整复复位,并妙用横向的捶击手法,配以内外用药,临床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中医整复手法 治疗陈旧性髋关节后脱位
  • 简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性改变累及神经根而出现的肩部疼痛,一侧或双侧肢体放射痛,感觉异常等症候群。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颈椎病的60%。我院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对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整脊手法配合中药导入综合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病 整脊手法 牵引 中药导入
  • 简介:目的:探讨胰复生,配合手法整复脊椎、针刀疏通经络、治疗脊柱源性糖尿病和非脊柱源性糖尿病的疗效评价。方法:对33例脊柱源性糖尿病运用口服胰复生,配合手法整复脊椎、针刀疏通经络、法治疗;对123例非脊柱源性糖尿病运用口服胰复生,配合针刀疏通经络等疗法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脊柱源性总有效率96.97%;非脊柱源性总有效率97.56%。结论:口服胰复生,配合手法整复脊椎、针刀疏通经络、等疗法,对脊柱源性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口服胰复生,配合针刀疏通经络对非脊柱源性糖尿病有效。

  • 标签: 整脊手法 胰复生 脊源性糖尿病 中药制剂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本课题从寰枢关节错位是枢椎齿状突偏移或倾斜主要是上段颈椎椎曲改变的生物力学原理立论。应用调曲端转复位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采用双盲随机方法,分为用端转法治疗为主的对照组,和运用调曲法端转法为主治疗治疗组。观察了符合纳入标准病人96例,其中对照组38例,治疗组58例。二组病人均采用针刺方法,但复位手法分别是对照组用端转法,治疗组用调曲端转法,连续治疗两周,每7天1疗程,中间休息1-2天,再治疗7天,共14天,结束疗程。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2%,临床治愈率为21.1%;治疗组总有效为98.9%,临床治愈率为93.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极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并通过颈椎和寰枢关节生物力学分析,说明颈调曲端转法是治疗寰枢关节错位安全、可靠、高疗效的方法。

  • 标签: 寰枢关节错位 治疗组 临床研究 生物力学原理 临床治愈率 枢椎齿状突
  • 简介:寰枢关节错位是指因枢椎旋转、倾斜,导致与寰椎组成的关节正常位置偏移,引起的症状体征。寰枢关节错位致使寰枕关节异常,寰椎刺激枕髁根部舌下神经管、颈静脉孔内的舌下神经,迷走神经、颈内静脉引起恶心、呕吐、眩晕、发热等临床症状。此病例罕见,我院2009年5月初收治此例患者1名,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寰枢关节错位 发热 整脊法 舌下神经管 治疗 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