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颅内压监测联合脑室外引流术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持续颅内压监测联合脑室外引流管的患者为实验组,未行颅内压监测及脑室外引流、行腰椎穿刺或腰大池引流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差异。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入院Hunt-Hess分级、动脉瘤直径、动脉瘤部位、合并症、手术时机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脑积水的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颅内压监测联合脑室外引流术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破裂动脉瘤患者的预后、降低致死、致残率,可进一步推广普及。

  • 标签: 颅内压监测 脑室外引流术 颅内破裂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指标监测对老年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8例卒中后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方案分组。其中PCT组患者通过监测PCT指标使用抗生素,CRP组通过监测CRP使用抗生素,均为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实验室指标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PCT组患者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CRP组,抗生素花费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实验室指标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动脉血氧分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表现下降态势,动脉血氧分压表现上升态势,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PCT或CRP指导使用抗生素治疗卒中后肺部感染均可获得预期治疗效果,但采用PCT监测,可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同时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治疗费用。

  • 标签: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老年患者 卒中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无创血压(CNAP)与传统无创血压(NIAP)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麻醉后血压监测中的比较。方法 从2018年8月~2020年8月时间段选取80例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前者采用NIAP监测患者血压数据,后者采用CNAP监测患者血压数据,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后血压水平、血流动力学稳定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血压监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血流动力学稳定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0%及30.00%,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实施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的患者,相比较NIAP监测,CNAP监测更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促使其安全渡过围术期。

  • 标签: CNAP NIAP 鼻窦开放手术 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TAP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6月时间段内,按照摸球法,抽选70例本院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

  • 标签: 福建省屏南县医院 福建省屏南 35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