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重症医学科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制定防护对策认为实习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果需从提高护士的防护意识、实习护士自身的操作技术及心理素质提高,改变不良工作习惯,规范工作程序。结论健全职业暴露与感染控制管理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预防,从而降低重症医学科实习生针刺伤的发生。

  • 标签: 实习护士 针刺伤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国家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医学生与其他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担负日后救死扶伤的重任,因此,加强对医学专业学生的思想教育及管理至关重要。而班主任工作是高校班级管理重要的一环,本文就如何更好的开展班主任工作,强化对医学生班级的管理和对学生的培养谈谈工作体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模拟技术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个班级共44名学生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另外一个班级共42名学生为实验组,引入医学模拟技术。比较两组学生的病例分析考试和实践操作技能评分。结果病例分析考试成绩和实践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教学中引进医学模拟技术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值得护理教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医学模拟技术 临床教学 教学效果 临床思维
  • 简介:摘要脊柱脊髓损伤是法医临床上常见的损伤。根据脊柱结构的韧性和复杂性,大多数病例是由间接暴力引起的,如车祸和高处坠落。直接暴力损伤极为罕见,严重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

  • 标签: 脊柱 脊髓 损伤 法医学鉴定 研究
  • 简介:摘要检验医学医学领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这门科学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检验医学在医疗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十分巨大,这种中药的作用近年来逐渐受到多数人的广泛关注,在实际的临床上要求检验结果的绝对准确性与及时性,以便医生准确及时为患者诊断疾病,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断提升治疗效果。本文就对检验医学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发展进行分析。

  • 标签: 检验医学 发展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从法医学角度对医疗性扩大损伤进行实用性归类,便于对其产生后果的评定。方法通过引入概念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结果以必要性归类评定,使得医疗性扩大损伤产生的责任后果清晰明确。

  • 标签: 医疗性扩大损伤 法医学后果 损伤程度
  • 简介: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实质是教人做人。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可通过增加教师渗透人文教育的意识、素养、能力;教学时结合医学生实际;切实增强职业意识;培养辩证思想,形成科学思维模式;根据岗位特点;着力培养道德感和责任感来渗透人文教育。

  • 标签: 人文素质教育 医学基础教学 渗透 教师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方法分别从生理病理、临床检验程序方法和特殊组织三个方面分析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研究了各类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的影响,然后制定出了具体的解决药物抗干扰性的解决措施。结果药物影响临床医学检验结果主要分为生理病理影响、临床程序方法干扰和特性组织干扰。结论通过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检验操作水平,让他们熟练掌握各种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的影响,从而减少药物的抗干扰作用,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性,提高检验质量。

  • 标签: 药物 临床医学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常会遇到很多问题,造成一些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心理健康的发展。随着留学生的逐年增多,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现已引得很多学者前去探讨。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医学留学生,通过对医学留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探讨,发现医学留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本人及所处环境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出相对应的对策,来确保医学留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 标签: 医学留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飞行人员晕厥诊治和航空医学鉴定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空军医院接受治疗的24例出现晕厥病症的飞行人员,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全部患者中有15例飞行合格,有5例飞行不合格,有4例暂时飞行不合格。飞行合格中有12例飞行人员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占比50%;飞行人员在30岁~40岁这个年龄阶段发生晕厥病症的比例较大,共有13例,占比54.17%;不同机种飞行人员出现晕厥病症的几率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飞行员晕厥时需要全面分析患者的病因,辨证施治,根据现行的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以及美国相关标准,结合引发晕厥的诱因进行综合鉴定。

  • 标签: 飞行人员 晕厥 诊治 医学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不仅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促进了医学护理教育的发展,这对现代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教育对一个国家护理学科的发展以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在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冲击下,医学护理教育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摆在护理教学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从医学护理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角度展开论述,为医学护理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经验。

  • 标签: 医学护理教育 机遇 挑战
  • 简介:摘要目前免疫学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是其内容抽象,知识层面较多,学起来难度较大。教学过程中,以“框架式教学”的理念为主,即学习快一点,回头少一点,偶尔漏一点;结合“发现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恰当的使用比喻,使晦涩难懂的抽象内容形象化;根据“遗忘曲线”总结的记忆规律,科学的指导学生复习、记忆,解决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免疫学 框架式教学 形象 发现法 遗忘曲线
  • 简介:摘要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对患者和疾病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和思考,因此对医学生进行哲学思维教育和培养非常重要。医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和引导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向具体化转变,其次要在教学中做到将专业内容与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理论结合起来进行阐述和解读。

  • 标签: 医学生 哲学思维 培养
  • 简介:摘要近几年,口腔医学技术人才需求量增加,很多中高职类院校陆续开设了此专业,但是随着口腔新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层出不穷,例如种植修复技术、全瓷技术、精密附着体修复技术、CAD/CAM技术和3D打印技术,一方面推动了口腔义齿修复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对口腔士/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毕业生能更快融入将来的工作环境和满足工作要求,口腔技术教研室召集行业专家和高级技师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口腔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剖析和整改1,以便专业建设与行业工作任务更好对接。

  • 标签: 高职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整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对防止继发性脑损害的影响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修补手术时机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于早期(伤后3个月内)进行修补,对照组于中晚期(伤后3个月以上)进行修补,比较两组患者继发性脑损害的发生率以及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评分(QOL)的差异。结果随访1年,观察组继发性脑损害4例(8.0%),对照组继发性脑损害16例(32.0%),观察组患者的继发性脑损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0000,P<0.01)。观察组QOL评分由术前的(67.35±2.79)分提升为术后的(113.51±5.65)分;对照组QOL评分由术前的(67.18±2.48)分提升为术后的(98.46±5.41)分。两组患者术后QOL评分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1)。结论早期行外伤性颅骨缺损修补手术能有效防止继发性脑损害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外伤 颅骨缺损修补 继发脑损害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通过文献综述整理,对国内“PBL结合CBL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研究进展和研究领域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策略等进行梳理和评述,为今后的临床教学研究提供支撑。

  • 标签: PBL结合CBL教学法 临床教学 文献整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32例不典型硬膜下积液病例的诊治经过,探讨心得体会、并结合文献复习,对于硬膜下积液的诊治进展和新认识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我科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总计32份不典型硬膜下积液病例,男23例,女9例,平均年龄(41.2±2.5岁);纳入标准有头痛头晕、偏瘫或意识障碍等等神经功能影响症状,并且CT示有颅内硬膜下积液,量>20ml,可伴有或不伴有侧脑室、第三四脑室扩大,除外标准原发性脑萎缩硬膜下腔隙扩大者、生理性脑叶缺失、蛛网膜囊肿、单侧无症状性硬膜下积液。回顾性分析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分别有加压包扎、体位和药物治疗、腰穿及腰大池引流、颅骨修补并硬膜下-腹腔分流术、钻孔外引流等措施。结果17例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好转,15例行手术治疗。有1例患者术后迟发硬膜下积液,二次手术后行脑室外引流并外侧裂积液处穿刺外引流术,预后欠佳。结论不典型硬膜下积液成因复杂,发展及转归情况不规律,临床治疗措施及效果个体差异性亦很大,诊断后需尽量明确发生原因,研究其形成机制,评估后根据个体性差异具体制定治疗措施,而不拘泥于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 标签: 颅内积液 硬膜下积液 钻孔引流 硬膜下-腹腔分流 文献复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X线、CT技术的发展对医学的影响,并比较其在临床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我市2016年06月至2017年06月期间进行股骨颈骨折诊断的50例患者分别进行X线、CT扫描检查,并将其进行对比。结果在X线的扫描检查中,其图像显示检查的横穿股骨颈有细带状影或是线样高密度影,有增厚、翘起的骨皮质,但其骨小梁的结构较为模糊及紊乱。而CT的扫描检查中,其检查显示的图像与X线对比,其图像显示较为清晰,且能清晰看到骨小梁的结构,以及发现患者骨折处的碎片和骨旋转移位的状况等,实验差异(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临床股骨颈骨折的诊断中,X线摄片诊断是首选检查方法,但其图像只能作出初步诊断。但CT扫描检查不但可以作出初步诊断,且其清晰的影像还可提高股骨颈骨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X线 CT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医学生对于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方法此次研究是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抽取某医学的200名大学生当分析的对象,统一发放问卷,并及时回收,总结医学生知晓结核病防治知识情况、预防结核病行为和对结核病的态度。结果医学生知晓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概率是57.19%。本次研究中愿意把所掌握的正确知识传授给别人、希望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做进一步的了解、如果自身得结核病会告诉周围的人、不随地吐痰、对待结核病患者同普通人一致、身边有结核病患者时自己主动检查、愿意从事结核病相关防治工作、愿意接受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的概率分别是99.0%、98.50%、61.0%、97.0%、56.50%、81.50%、56.0%、96.50%。结论医学生知晓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概率比较低,应加强结核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 标签: 医学院 大学生 结核病防治知识 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