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眼科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眼科门诊接诊的眼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焦虑值为48.3±1.4,治疗有效率为97.5%,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值为68.7±1.8,治疗有效率为77.5%,护理满意度为7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眼科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程度,使患者以轻松的心态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同时对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眼科 满意度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眼科护理中的实践,总结健康教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眼科门诊接诊的眼病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术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及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7.14%,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为91.42%,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4.29%,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为54.2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使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促进作用,在眼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改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 标签: 眼科护理 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掌握 护理服务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手术围术期心理护理的作用,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行眼科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手术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心理护理。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后,HAMD、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眼科手术围术期护理能够缓解患者面对手术的焦虑、抑郁,保证情绪稳定,配合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眼科 围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科高龄老年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管理。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10月份住院患者中的50例作为对照组,另外选择2016年1-10月住院病人50例作为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加强老年人的安全护理,避免安全隐患。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全面的心理干预和安全管理前后效果进行比较,患者情绪稳定,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均明显优化,加强安全护理后更加保证老年人住院期间的安全,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医疗纠纷,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8%,明显高于实施前满意度80%,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干预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眼科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心理护理的方法以及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有利的依据。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眼科手术患者资料9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90例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为两组,每组分别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眼科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眼科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开展心理护理,记录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对照组患者躯体疼痛、精神状况以及情感功能评分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眼科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科手术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科门诊患者在接受临床医疗服务时的护理服务需求,从现实病案出发,获得科学调查结论。方法随机选择某院2012年2月-2016年6月眼科门诊部收治的200例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调查其中100例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内容及评价,即为研究组,其余10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眼科门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2.51±2.13)分、满意率为92%,服务情况优于对照组,(85.42±3.54)分、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可以帮助就诊于眼科门诊的患者,清楚、全面的了解治疗程序与检查项目,综合提高服务质量与表现。

  • 标签: 眼科门诊 护理服务需求 调查结果 改善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眼科门诊部收治的拟行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据表法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焦虑、抑郁程度没有太大差别,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眼科 手术患者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宣教方法对眼科手术患者身心影响的差异。方法将120例眼科手术患者,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分为高血压组和非高血压组,并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手术室护士进行常规术前访视。实验组术前一日组织患者观看多媒体录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与术前的血压、心率、焦虑值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更易产生焦虑情绪,实验组满意度更高。结论多媒体宣教使患者对手术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减轻患者焦虑,减少血压升高对眼科手术的影响,提高手术安全性,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术前宣教 多媒体录像 高血压 焦虑 眼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护理过程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及行之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眼科接受治疗的208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分析眼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常见不安全因素,并探讨其防范对策。结果42例患者存在不安全因素,占20.19%,其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护理人员因素(占5.77%)、患者自身因素(占9.62%)、外部环境因素(占4.80%)。结论在眼科护理过程中,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患者教育及护患关系,努力改善外部环境,正确评估风险因素,及时制定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可大大降低不安全因素的发生,从而确保眼科护理安全。

  • 标签: 眼科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手术配合常规在眼科专科手术室应用的体会,以期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手术配合水平。方法手术室建立了五个专科护理小组,由专科组长利用每个手术间的计算机,负责在桌面建立手术室手术配合常规文件夹,在医院网络技术人员协助下将各专科手术间的电子手术配合常规传入文件夹,为手术室各专科护士提供了图文并茂的资料。各专科组长负责本专科组护士的培训,由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结果电子手术配合常规的应用提高了护士的专科手术配合能力和仪器熟练使用技能;提高了医、护满意度;能够为医院节省开支,产生经济效益。结论电子手术配合常规的应用在提高手术配合水平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高新技术和高精尖仪器设备的逐年增加,仍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电子手术配合常规内容和进行培训教育,才能不断提高眼科专科手术室护士对手术的配合能力,高质量的完成眼科手术配合任务。

  • 标签: 电子手术配合常规 眼科手术室 专科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采用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30例,随机抽取其中65例作为研究组,给予个性化护理管理,另6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管理后,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眼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个性化护理管理 眼科 白内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行白内障手术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不良情绪评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眼科 白内障手术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PBL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科的50例护士实习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护士实习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结果50例护士实习生经密切观察后表明,采用传统教学的对照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眼科临床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值得被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PBL教学法 常规教学 眼科护理带教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