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锁骨骨折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和防治。方法对2009年2月—2010年10月我科发生的新生儿锁骨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50例总产妇中,经阴道分娩2150例中发生锁骨骨折14例。剖宫产1690例中发生锁骨骨折2例。产钳助娩1例无锁骨骨折。肩难产6例中发生锁骨骨折2例。总发生率为0.33%。其中一例伴臂丛神经损伤。骨折的高危因素有高出生体重、肩难产、产程异常。锁骨骨折多发生在前肩,可能与分娩过程中过度压前肩、抬后肩有关以及新生儿锁骨特有的解剖形态有关。结论新生儿锁骨是常见的产伤,分娩过程中应注意助娩方法,对新生儿需认真查体,及时诊断治疗。

  • 标签: 产伤性 锁骨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采用人流手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类型和发生率,以及所采取的防治措施。结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多于子宫出血、子宫穿孔和人流不全等并发症(P<0.05);初次妊娠者的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病率低于两次或两次以上妊娠者(P<0.05);妊娠时间>2月妊娠者的人流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妊娠时间<2月的妊娠者(P<0.05)。结论人工流产综合症为人流术后发病率最高并发症,其发病率与妊娠次数和手术时的妊娠时间有关,妊娠次数多或者手术时妊娠时间>2月的并发症发病率高。

  • 标签: 人工流产 并发症 原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脑动脉硬化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导致各种缺血性、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环节,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过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不适等,可归属中医学“眩晕”、“痴呆”等范畴。笔者在多年临床运用中医中药对其防治,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经验以总结、愿与同道讨论。

  • 标签: 脑动脉硬化 中西医防治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盖髓术充填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之间收治的30例行间接盖髓术的患者。结果本组患者中,充填后疼痛者22例,充填物折断、脱落者8例,经临床处理后均恢复正常。结论间接盖髓术充填后,易出现疼痛,充填物折断、脱落等并发症,应及时予以处理,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 标签: 间接盖髓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最近几年前往我院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统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4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其中辛伐他汀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依次为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氟伐他汀、西立伐他汀及普伐他汀,同时不良反应类型主要由神经肌肉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皮肤、附件等组成。结论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掌握他汀类药物用药指征,并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用药,保证用药安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不良反应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医护人员掌握静脉输注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相关原因,及早制定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做好患者及家属健康宣教,对改善治疗效果、缩短平均住院日和降低医疗费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影响因素、预防护理策略和治疗方法。虽然目前针对静脉炎尚无有效防治策略,但循证护理学研究方法为防治静脉炎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 标签: 胺碘酮 静脉炎 护理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72例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因素进行探讨,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72例高危孕产妇(高危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112例正常孕妇(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围产儿预后。结果该组孕产妇高危因素前6位的主要为胎窘、妊高症、人工流产≥2次、胎位异常、骨盆异常、年龄≥35岁、轻度贫血。高危组新生儿窒息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明确高危因素,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专项管理,根据情况采取及时处理及转诊,能降低围生儿死亡率,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高危妊娠 高危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骨折术后下肢DVT形成的防治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医院骨科循证护理干预实施前(2014年6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骨折术后病人为对照组,另随机抽取医院骨科循证护理干预实施后(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骨折术后病人为干预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的下肢DVT形成发生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循证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下肢DVT发生率为5%,明显比对照组的30%低,经统计检验发现P值为0.000,明显小于0.05;干预组病人的护理满意率98.33%,明显比对照组的85%高,经统计检验发现P值为0.023,小于0.05。结论对骨折术后病人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形成,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骨折 下肢DVT形成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中医认为体质因素是会影响生物特性的,所以在进行疾病防治的时候重视体质之间的差异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由于近年来老年人口数量上升趋势明显,所以对其老年病的防治已经是整个社会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对此本文将会从中医的体制学出发,探讨目前老年人的体质特点,以使其能够给老年病的防治带来一定的解决措施。

  • 标签: 中医体质学说 老年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常见并发症与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本科接诊的因放置宫内节育器所致副作用和并发症妇女150例,综合分析本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妇女比较容易发生出血、疼痛等副作用和节育器脱落、嵌顿、感染、带器妊娠等并发症。结论女性在放置宫内节育器之后需定期到正规医院中接受检查,以有效减少其疼痛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标签: 并发症 妇女 放置宫内节育器 防治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社区防治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28例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用药方面比较,具有可比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6个月后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管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糖尿病的血糖情况,控制病情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社区防治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老年骨折术后的并发症的防治策略及其心理特点。方法选取自2008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后预见性并发症防治干预和心理综合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94%显著高于对照组64%,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并发症的防治以及必要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率,提升患者对医院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老年 骨折 并发症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敷贴在防治白血病化疗后呕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我院50例白血病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药敷贴来防治化疗后恶心呕吐,分析干预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28.00%,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且在中药敷贴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药敷贴在防治白血病化疗后呕吐中具有显著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中药敷贴 白血病 化疗 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健康教育在性病、艾滋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县疾控中心选取县人民医院性病、艾滋病患者52例作为观察对象,治疗时间在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随机分组,研究组(26例)由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26例)给予常规知识教育,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和生存质量情况的对比上,研究组的数据优于对照组,P小于0.05。结论在性病、艾滋病患者治疗中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水平,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值得在今后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性病 艾滋病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防治方法,为临床的相关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结核病患者98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结核病的临床特点,并总结相关防治经验。结果老年结核病患者多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临床症状不典型,在临床的诊断过程中需考虑患者的并发症与合并症,全方位考虑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对症治疗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结论在老年结核病的治疗中,应以短期的标准化疗方案为基础,并考虑老年人的合并症、并发症以及生理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标签: 老年 结核病 临床特点 防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cuteleukemia,AL)患者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28例AL患者并发感染的患病率、影响因素、细菌谱及在常规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并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疗效的影响。结论Al患者是并发感染的高危人群,影响因素主要是N减少,在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G-CSF有助于提高抗感染的疗效。

  • 标签: 白血病急性感染临床研究
  • 简介:(富县中医医院727500)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原因,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325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结果325例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因素为脐带因素、羊水过少、胎位或产程异常、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经综合防治措施后,新生儿死亡1例,死亡率占新生儿窒息总数的0.3%。结论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围产期保健,加强孕妇自我监护意识,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产科原因 综合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防治中饮食疗法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5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取常规的西医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在西医临床治疗基础上,结合饮食疗法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在对患者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饮食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都能够得到显著改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糖尿病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糖尿病 饮食疗法 应用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血液透析动静脉瘘穿刺处渗血防治方法探讨。方法2015年我中心通过内瘘穿刺进行血液透析患者30名,全年进行血液透析3692次,2016年针对以上患者分两组进行测试,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瘘 渗血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