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80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在对照组中施以常规的行为指导,观察组中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护理标识管理。结果比较80例患者的临床随访结果,发现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开展护理工作能够显著降低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具有研究和借鉴意义。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应用效果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36例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护理标识辅助护理,记录护理阶段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邀请患者对护理工作进行评分,以此判断护理标识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护理工作评分结果明显较优,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过程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手术室 风险管理 护理标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警示标识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儿64例,将其平均分为2组,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予以护理风险标识的住院患儿设为观察组,未实施护理风险标识的住院患儿设为参照组,最后对两组住院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通过分析可以知道,观察组上报不良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参照组上报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2%和31.3%,组间数据经检验后P<0.05。进行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经检验后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警示标识能够进一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警示标识 儿科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016年我院手术室接治的4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15年度226例患者纳入对比组,2016年度251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组应用护理标识。对比2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0.39%,低于对比组的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4%,高于对比组的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正确有效地应用护理标识,有助于减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提高护理安全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 标签: 护理标识 手术室护理 风险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骨折患者 80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间,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各 40例,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将实施护理标识管理的设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得分(风险管理理论考试得分以及风险管理实际操作得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护理标识管理的效果明显,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护理标识 老年骨折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本次临床分析选择的对象年限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以108例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未实施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时接收的54例患者,观察组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后接收的54例患者。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以及配置差异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将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医院高危药品使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高危药品使用的安全性,提升医院药品管理成果,值得医院推广。

  • 标签: 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 医院药品管理 实践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方法筛选2016年后手术的患者80例为本次观察组,同时筛选2016年之前实施手术的患者80例为对照组,我科室自2015年开始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在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上进行提高,同时通过护理警示标识的设置,做到提示性,统计两组手术出错率,并进行比较。结果统计观察组出错率为6.25%,对照组出错率为13.75%,比较显示具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护理人员做好相关的提示,有效降低手术室管理中的出错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管道标识在胸外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在 2018年 1月到 2018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40例胸外科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其进行临床随机均分,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人数都是 20例。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是采用管道标识方法进行护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护理完成之后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对于心胸外科患者,其在临床治疗期间采用管道标识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降低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意外事件的几率,此外,通过管道标识方法进行护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较大提升。

  • 标签: 管道标识 心胸外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室(ICU)在医院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主要是为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的场所。但是就该科室的患者而言,其病情相对危重,在一定程度上对护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若患者的自身抵抗力较低,接受的检查和治疗相对繁多,这样会引发护理安全隐患。有学者研究后指出,要想使护理风险显著降低,使护理安全得以保证,需在护理工作中建立护理标识。为此,此研究选择我院近一年(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住院患者50例,将其与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者进行比对,现将具体流程和研究展开如下。

  • 标签: 护理标识 重症监护室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行业的需求在增加,在看病上不仅要把病治好,而且更需一个优质的服务。目前,我国不断地改善医疗政策,对医院的临床护理也提出更近一步的要求,泌尿外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之一,每天接诊较多人次的病人,多为中老年人群,应用护理标识,可以降低护理风险。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泌尿外科疾病病人的发病例次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保障泌尿外科病人能够早日康复,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便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笔者工作实践经验对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透室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60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在血透室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对比应用护理标识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应用护理标识后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应用前对照组患者的80.0%(P<0.05)。应用护理标识后观察组患者透析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应用于血透室安全管理中,能够在规范护理行为的基础上保障安全,减少血透室护理差错,患者认可程度更高。

  • 标签: 血透室 护理标识 安全管理
  • 简介:1.中图分类号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作为馆藏分类体系,作者可在单位图书馆向管理人员借来这本书查询.或者通过互联网输入以下网址(http://www.ztflh.com/)也可查询。本刊稿件一般在“R医药、卫生”和“Q生物科学”中,作者可根据自己文章的研究内容查询详细的中图分类号。

  • 标签: 中图分类号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文献 分类体系 管理人员 生物科学
  • 简介:本文针对空间目标旋转、尺度、视点及亮度变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区域的空间有形目标识别方法。首先结合空间信息匹配SIFT特征点,利用仿射变换生成特征区域,最后合成特征字典并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目标识别。仿真实验表明,本方法对空间目标旋转、尺度及视点等变化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标签: 空间有形目标 目标识别 特征区域 特征点匹配 仿射变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警示标识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急诊科进行救治的患者156例,按照入院救治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应用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应用组在常规护理的方法上运用警示标识,对比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和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以及家属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评分为89.96±1.35(良好),患者家属评分为87.11±2.13(良好),总分88.01±1.62(良好)明显低于应用组患者评分为94.96±1.35(优秀),患者家属评分为96.23±2.17(优秀),总分95.77±1.61(优秀),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7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7%(7/78),明显高于应用组发生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2/78),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运用护理警示标识,能提高患者的安全系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对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 风险管理 警示标识 运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泌尿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标识法的效果以及有效性。方法:常见的患者标识包括姓名、病历号、性别、年龄和手术部位等。通过使用独特的标识符,护士可以确保为正确的患者提供正确的治疗和护理。结果:通过准确的患者标识、药物标识、设备标识、环境标识、消毒标识、危急值标识、防护措施标识和操作流程标识,护士可以更好地识别患者和治疗需求,降低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8月期间不同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及30名工作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20年4月期间未执行护理标识管理以及15名工作人员纳为A组,2020年5月~2021年8月执行护理标识管理以及15名工作人员纳为B组,并对其进行管理效果比较,分析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的实际作用。结果:B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考核成绩优于A组,差异较大,P<0.05。B组护理人员整体工作质量高于A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护理标识在消毒供应中心安全管理的运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操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规避了医院感染的风险。

  • 标签: 护理标识 消毒供应中心 安全管理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引进护理标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根据护理标识在我院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作为分界线来对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组,样本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共计120例作为参照组(未运用护理标识),并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运用护理标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6.67%,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8.33%,χ2=15.214,P=0.000,有意义。结论: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引进护理标识的效果满意,可以借鉴。

  • 标签: 护理标识 重症监护室 护理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