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改良的矩形推移皮瓣加单侧V-Y推移皮瓣组合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手指末端缺损患者58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参照组实施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研究组实施改良的矩形推移皮瓣加单侧V-Y推移皮瓣,对比2组修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辨别觉优于参照组(P<0.05);两组皮瓣成活率及指端运动灵活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修复优良率96.55%高于参照组79.3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5%低于参照组10.34%。结论 改良的矩形推移皮瓣加单侧V-Y推移皮瓣组合与逆行岛状皮瓣均具有较高的皮瓣成活率及指端运动灵活度,且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组合修复修复效果及辨别觉更佳。

  • 标签: 改良的矩形推移皮瓣 单侧V-Y推移皮瓣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手指末端缺损
  • 简介:背景:膝骨关节炎是慢性骨关节疾病,其特征是半月板和软骨不同程度的损伤,关节镜技术配合胫骨高位截骨手术被认为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广泛应用于骨折内固定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尚无其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矫形中作为内固定物的临床报道。目的:探讨应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手术技巧及相关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应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30例内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6例;年龄45-70岁,平均(56.3±8.9)岁,均为单侧病变。记录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性愈合时间和股骨胫骨角(FTA)变化情况,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切口长71-92mm,平均(81.6±6.1)mm;手术时间50-75min,平均(65.2±7.5)min。无血管及神经损伤、髌骨轨迹异常等并发症,下肢力线均恢复正常。30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6.5±1.4)个月。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异位骨化,未出现内固定物排异、移位及断裂。FTA由术前的185.0°±2.5°恢复至术后的172.8°±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S评分由术前(69.0±3.6)分提高到术后1年的(86.1±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外侧闭合胫骨高位截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结合关节镜清理治疗膝内翻型骨关节炎的疗效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无明显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骨关节炎 膝内翻 胫骨高位截骨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