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菌素类临床药学服务对合理用药效果。方法:在临床中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中抽选200例,时间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盲选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施予常规服务,观察组予以临床药学服务对,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合理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和合理用药率均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少,P均<0.05。结论:对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患者予以临床药学服务,不仅可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推广价值均比较高。

  • 标签: 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头孢菌素类 依从性 临床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0月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4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未合理用药干预,试验组应用合理用药干预,分析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2/200),低于对照组的16.50%(33/200)(χ2=30.090,P=0.000)。对照组33例不良反应患者中,女性、>60岁、静脉用药、使用剂量≥300mg/d、联合用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18~60岁、口服用药、使用剂量<300mg/d、单一用药者(P<0.05);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属器为主,占比48.48%;发生时间以用药后1~24h内最常见,占比69.70%。结论: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途径、使用剂量、给药方式等存在一定相关性,多发生于用药后1~24h内,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附件为主,临床表现为皮疹、水肿及瘙痒等,对行左氧氟沙星治疗患者实施合理用药干预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治疗小儿慢性咳嗽期间结合全程药学服务干预对临床合理用药影响。方法 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小儿慢性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100例),并按照人数相同的比例将患儿分成两组,参照组患儿临床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常规治疗同时接受全程药学服务干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用药情况,并针对性统计数据进行组间对比,以此作为判定标准。结果 经患儿用药情况统计,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率、静脉注射抗菌药物使用率、口服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各项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临床研究分析得出,全程药学服务干预有助于小儿慢性咳嗽临床合理用药率,避免滥用药的情况,提升治疗安全性,同时节省治疗费用,应用效果理想,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儿慢性咳嗽 全程药学服务 合理用药
  • 简介:Biology(《国际放射生物杂志》),SCI收录杂志,ISSN:0955—3002,2012年影响因子1.895。主要发表研究原著,综述,简短通讯,技术报告,迷你综述,会议报告,给编辑的信,书评等类型稿件。

  • 标签: 放射生物学 SCI 临床试验 杂志 国际 数据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痰培养联合曲霉血清GM试验对侵袭性曲霉感染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住院患者中选取57例,为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是可疑性曲霉感染病例。采集试验标本,进行痰培养、曲霉血清GM试验,分析每种方式和联合试验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全部病例中最终确诊感染的患者有14例,非感染患者有43例。两种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诊出率是92.30%;GM试验阳性诊出率是73.33%;真菌培养阳性诊出率是23.07%。可以看出联合检测有着更高的诊出率,不同方式诊出率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诊断侵袭性曲霉感染患者的工作中,应该用痰培养联合曲霉血清GM试验的方式,可提高诊出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痰培养 曲霉血清学GM试验 侵袭性曲霉感染 诊断效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药学服务对 2 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7 年 1 月 -2019 年6 月医院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78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 常规用药护理) 和联合组( 常规用药护理配合以药学服务) ,每组 39 例。比较 2 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总时间,用药依从性评分( 满分 100 计) ,患者糖尿并发症( 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100.00%,高于常规组的 79.49%( χ2= 8. 914,P = 0. 005) ; 治疗后,2 组空腹血糖、餐后 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联合组改善程度均好于常规组( P 均 <0. 01) ; 联合组血糖达标总时间短于常规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常规组( P 均 < 0. 01) ; 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0%,低于常规组的 20. 51%( χ2= 8. 914,P = 0. 005) 。结论 常规用药护理配合以药学服务对于提高 2 型糖尿病患者用药治疗效果、加速和改善血糖调控、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药学服务 2 型糖尿病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葛根治疗酒精性中毒的药效和药理。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酒精性中毒患者60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葛根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次进行治疗的两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意义。本次进行治疗的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酒精性中毒患者采用葛根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酒精性中毒 葛根 药理 药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及临床合理用药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12 月~ 2020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患者的用药方法和用药剂型。 结果 克林霉素用药途径包含三种静脉注射导致的不良反应、肌注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口服导致的不良反应,其中静脉注射不良反应率较高;克林霉素用药剂型包含注射液剂型,其不良反应率较高,然后为片剂、粉针剂和胶囊剂。 结论 临床应用克林霉素进行治疗时,需严格掌握药物的正确应用方法,同时加强用药后的观察,进而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克林霉素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麻醉,观察组行静脉复合麻醉,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自主活动时间、心率、呼吸频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自主活动时间较短,心率、呼吸频率稳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静脉复合麻醉临床用药效果理想,患者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术后恢复时间短。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术 静脉复合麻醉 临床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替普瑞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10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6例,应用多潘立酮治疗)、实验组(60例,应用多潘立酮+替普瑞酮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86.67%)相比对照组(69.57%)明显更高,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腹痛(0.45±0.15)分、腹胀(0.47±0.16)分、反酸(0.38±0.16)分相比对照组(1.20±0.23)分、(1.18±0.26)分、(1.09±0.27)分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和对照组(4.35%)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替普瑞酮治疗十分可行,可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等症状。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替普瑞酮 效果
  • 简介:通过对手性药物在药效,药代动力学立体选择性差异及在临床应用中遇到许多使其更复杂的影响因素作全面系统的阐述,表明以消旋体形式给药不尽合理,而以单一对映体给药已成为药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且随着不对称合成和分离,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和开发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高和更适于临床应用的单纯对映体药物将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手性药物 对映体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立体选择性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的罗库溴铵维持给药方法的药效特点,探讨最佳给药方式.方法:40例ASAⅠ~Ⅱ级,无神经肌肉疾患病人随机分成罗库溴铵持续泵注组(Ⅰ组)和间断给药组(Ⅱ组),采用TOF刺激监测拇内收肌的收缩反应.应用静脉麻醉药诱导和维持,术毕不用拮抗剂.记录罗库溴铵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术毕恢复时间和罗库溴铵的用量.结果:Ⅰ组平均泵注速率为(5.97±2.03)μg/(kg·min),Ⅱ组维持肌松追加用药间隔时间平均(30.2±16.2)min,即单位时间平均用量(5.43±2.17)μg/(kg·min),与Ⅰ组比较无明显差别.停药后,Ⅰ组恢复过程明显快于Ⅱ组(P<0.05).结论:持续泵注罗库溴铵优于单次静脉给药.

  • 标签: 罗库溴铵 给药方式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不同卵巢综合征证型中应用中医整治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以随机数表法方式将7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针对研究需要,对两组患者进行区别治疗。其中对照组提供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上进行中医整治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排卵率和月经周期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0%,其中显效者10例,有效者18例,无效者7例;治疗有效率为94.28%,其中显效者19例,有效者14例,无效者2例;对照组的排卵率和月经周期恢复率的患者分别为:14例和11例;观察组的排卵率和月经周期恢复率的患者分别为:24例和22例。两组数据比较有一般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医整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良好,其主要表现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排卵率和月经周期恢复率,效果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整治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诱导剂量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应用于成人的气管插管的条件及肌松效应。 方法 120例成年患者随机分为四组:3ED95(C组)、4ED95(L组)、6ED95(M组)、8ED95(H组),每组30例。采用TOF-Guard肌松监测仪进行肌松监测。术中持续泵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维持T1 10%-20%至手术结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顺苯磺酸阿曲库铵的药效动力学、气管插管评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四组患者气管插管条件均为I-II级,无统计差异(P>0.05);插管后1min及5min C组、L组、M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1min H组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

  • 标签: 顺苯磺酸阿曲库铵 药效动力学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门诊药房采用处方前置审核提升门诊临床合理用药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0~2021年。我院自2021年1月起启动门诊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信息化处方审核的条件下,规范门诊处方审方规则,采用电子系统自动审核和人工审核,在处方进入收费系统前进行审核处理。以2020年为对照组,2021年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20年、2021年门诊处方各500张进行人工审核,比较不同时期门诊处方审核合格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不同时期门诊医师对处方前置审核系统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的门诊处方审核的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门诊药房 处方前置审核 临床合理用药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