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用于改善精神分裂患者护理满意度、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株洲市第三医院2015年7月~2017年9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模式进行护理外,还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服药总依从率为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精神分裂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护理 护理满意度 服药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棕榈酸帕利哌酮对首诊精神分裂患者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78例首诊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n=39)予帕利哌酮缓释片6mg口服三天,无过敏反应即予肌注棕榈酸帕利哌酮;对照组(n=39)予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12周、24周末分别进行PANSS、TESS、PSP及MARS量表评估。结果最终研究组n=36、对照组n=37完成研究,4周、8周、12周、24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PANSS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PSP、MARS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SP评分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S在第4周及第8周较基线水平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及第24周较基线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剂对照组TESS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酮注射液为精神分裂患者长期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标签: 棕榈酸帕利哌酮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女性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定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38例女性精神分裂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觀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定、护理效果。结果三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ASSS评分精神病理分(22.10±7.35)分,阳性症状分(15.29±4.39)分,阴性症状分(12.09±5.07)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女性精神分裂优质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有效提高患者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改善患者精神异常状态,帮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

  • 标签: 女性精神分裂症 护理质量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的疗效、社会功能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6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培酮微球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6.97%)共3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共22例,且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75.76%)共25例,明显高于观察组(30.43%)共10例,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患者采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效果明显好于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少,社会生活功能得到提高。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的治疗效果及对机体糖脂代谢的影响情况。方法研究组选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经奥氮平治疗,两组精神分裂患者均持续用药6周。结果治疗前两组PANSS量表评价结果、FBG及TG检测值对比均P>0.05,治疗后两组PANSS量表评分均较之前显著降低(均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TG、FBG检测值对比并无明显改变(P>0.05),而对照组则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5)。结论阿立哌唑、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效果均较优,但阿立哌唑使用后对机体糖脂代谢影响较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奥氮平 临床疗效 糖脂代谢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康复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精细化护理)及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0例。比较两组康复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康复效果及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升,康复效果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精细化护理 康复效果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自2016年1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62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实验组(31例)。对照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应用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分析两组攻击行为评分、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结果攻击行为评分、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对改善攻击行为、阳性及阴性症状评分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选用。

  • 标签: 小剂量丙戊酸镁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齐拉西酮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女性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喹硫平治疗)和观察组(齐拉西酮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SN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19.44%,对照组3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在女性首发精神分裂中的治疗效果与喹硫平相当,但齐拉西酮产生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喹硫平轻,更容易被女性患者所接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齐拉西酮 喹硫平 精神分裂症 女性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66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患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不良反应情况下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齐拉西酮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维持原有抗精神药物种类与剂量不变,对照组进行假刺激,观察组进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PANSS评分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无巨大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精神分裂阴性症状,可有效改善患者阴性症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率,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临床疗效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比较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神经认知功能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首发精神分裂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的患者例数均为25例,给予治疗组患者阿立哌唑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奥氮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程度、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等一系列分数值。结果治疗组患者的SSS顺行评分、SSS逆行评分、HVLT-R评分比对照组高,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评分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分、阴性症状评分、阳性症状评分等一系列分数值明显低于治疗前的相应分数值,但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与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损害都具有比较显著的改善作用,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奥氮平 阿立哌唑 首发精神分裂症 神经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老年期精神分裂患者分别应用氨磺必利、利培酮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探寻最佳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116例精神分裂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利培酮治疗,每组各58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PANSS,并进行疗效以及安全性判定。结果与对照组有效率84.48%比较,观察组有效率86.21%,虽有所升高,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WilcoxonW=3417.500,X2=0.289,P<0.05)。T0时间段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T1、T2时间段比较,观察组的总分及阴性症状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T1时间段t=2.86,t=3.26,P<0.05;T2时间段t=4.78,t=3.83,P<0.05)。观察组患者TESS评分总分为(1.21±0.34)分,对照组则为(2.45±0.45)分,两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P<0.05)。结论对于老年期精神分裂患者应用氨磺必利疗效更好,安全性更佳。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老年 氨磺必利 利培酮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氨磺必利与奥氮平在急性期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4例急性期精神分裂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1%,低于对照组的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期精神分裂患者治疗中氨磺必利与奥氮平的治疗效果均较为理想,但氨磺必利的药物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氨磺必利 奥氮平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率。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月精神分裂住院患者90例,随机分组,各组为45例,对照组采用氯氮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给予患者服用阿立哌唑,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率。结果(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率。(2)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标签: 阿立哌唑 氯氮平 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76例急性期精神分裂患者根据处理方式不同分利培酮组、棕榈酸帕利哌酮组各38例。利培酮组采用利培酮治疗;棕榈酸帕利哌酮组则给予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8周时急性期精神分裂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棕榈酸帕利哌酮组患者急性期精神分裂治疗效果和利培酮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相似,治疗后1周利培酮组上述评分未改善,而棕榈酸帕利哌酮组显著改善,在治疗时间达到8周时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棕榈酸帕利哌酮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比利培酮组低,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与利培酮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均有一定效果,但其中棕榈酸帕利哌酮起效更快,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棕榈酸帕利哌酮 利培酮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支持性护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患者的应用效果及自我接纳水平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58例,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支持性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接纳水平评分为(55.12±6.62)分、社会功能评分为(39.62±5.64)分,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通过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支持性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提升其社会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恢复期 支持性护理干预 自我接纳水平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合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患者血脂水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患者80例作为研究资料,以床位号奇偶数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联合用药的方式,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血脂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脂水平无名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的老年患者,采取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联合用药的方式对血脂水平无明显的影响,且精神分裂状也得到显著的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阿立哌唑 齐拉西酮 老年精神分裂症 血脂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氟哌啶醇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86例首发的、符合ICD10中精神分裂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哌啶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认知功能评定量表(SCoRS),分别在治疗后4、8、12周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PAN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8周,两组患者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后4周(P<0.05);治疗8周与治疗12周PAN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8、12周,两组患者的SCoR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4、8、12周后试验组SCoRS评分分别为(30.89±9.16)、(30.11±7.45)、(28.01±8.4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与氟哌啶醇都可以改善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精神症状;帕利哌酮缓释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效果显著优于氟哌啶醇,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帕利哌酮缓释片 氟哌啶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首发精神分裂治疗中应用氨磺必利及利培酮药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n=29)和研究组(n=29)。参照组实施利培酮治疗,研究组实施氨磺必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PANSS评分阴性症状与参照组对比,具有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与参照组对比,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氨磺必利及利培酮药物在首发精神分裂治疗中的应用,氨磺必利效果优于利培酮,两组用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氨磺必利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70例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精神分裂患者按随机表分组。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精神分裂治疗疗效;治疗前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生存质量LQO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精神分裂治疗疗效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之前两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生存质量LQO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生存质量LQOL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微,和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音乐疗法治疗精神分裂的疗效确切,对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可减轻患者抑郁心理,值得推广。

  • 标签: 阿立哌唑 音乐疗法 精神分裂症 疗效 患者生活质量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