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减轻儿童进行静脉输液时的哭闹、恐惧,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将200例儿童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儿童音乐玩偶止血带和老式止血带进行静脉输液,比较临床效果。结果从儿童喜欢、舒适无痛感、不哭或哭闹时间变短及家长满意度等几方面进行比较,明显优于老式止血带(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儿童音乐玩偶止血带符合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科学便捷,深受儿童及家长的欢迎,可代替老式止血带。

  • 标签: 儿童 音乐玩偶 止血带 临床应用 静脉穿刺 护理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肠镜检查患者焦虑干预的效果。方法将门诊1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按肠镜检查顺序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用音乐疗法干预。评价两组患者检查前和检查中焦虑程度、血压及心率变化和对检查中不适的耐受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过程中血压、心率更趋于平稳,耐受性明显提高,焦虑程度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音乐疗法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 标签: 肠镜检查 焦虑 音乐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再创式音乐治疗对于精神科患者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来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经过与患者家属沟通,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实验组的患者辅以再创式音乐治疗,以观察其作用。结果: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效果更好,P

  • 标签: 再创式音乐治疗 精神科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音乐疗法是临床中重要学科,其包括多项知识,属于一种新兴疗法。中医五行音乐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中,其中论述了五行理论,在其应用在中医的情志护理中,可实现对患者的情绪梳理,意义显著。本研究则基于此,通过多对人的研究进行分析,得出关于五行音乐在中医情志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如下。

  • 标签: 五行音乐 中医 情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音乐配合抚触护理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9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常规抚触护理,观察组采取音乐配合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不同时间的哭闹情况,以及首次排胎便和胎便转黄时间。结果:在出生后第1d、第3d、第5d,观察组新生儿哭闹发生率分别为72.34%、51.06%、21.28%,分别低于对照组的91.49%、74.47%、42.55%,P<0.05。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胎便时间为(2.94±0.45)h、胎便转黄时间为(3.24±0.29)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4.69±0.86)h、(4.15±0.70)d,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音乐配合抚触护理的方式,能减少新生儿哭闹,加快新生儿排胎便和胎便转黄,对新生儿健康更有帮助。

  • 标签: 音乐 抚触护理 新生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孤独症儿童进行音乐治疗,做好应用价值研究。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患者人数为80例,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管理、音乐治疗模式,做好效果分析和研究。结果:通过对孤独症神经发育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孤独症的神经发育情况明显改善,相比较对照组较优,二者具有一定差异(p<0.05)。结论:对孤独症儿童进行音乐治疗,能够提升交往能力,整体情况良好。

  • 标签: 孤独症 音乐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干预护理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接受循证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音乐干预护理疗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抑郁和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音乐干预护理疗法能更好地改善AMI患者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循证护理 音乐干预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普遍存在紧张、焦虑、激动、烦躁等心理,情绪障碍,并有心慌、胸闷、胸痛、失眠等症状。有报道显示,心理、情绪障碍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而音乐作为自然的旋律,从古到今不乏美妙的节拍,则容易进入人的心灵深处,调节心理活动,稳定情绪,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 标签: 音乐疗法 室性心律失常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在为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过程中采用音乐疗法,并对其实施的成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1年9月,我科住院拟行PICC置管的4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使用状态焦虑量表 (SAI)和疼痛数字分级法(NRS)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前后焦虑和疼痛得分。结果 :在置管后,对照组 SAI和NRS得分分别为(43.60±9.38)分、(2.55±1.23)分,观察组SAI和NRS得分分别为(36.30±7.01)分、(1.75±0.71)分,观察组焦虑痛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能够有效缓解肿瘤患者在PICC置入过程当中的痛感,缓解他们置管时的焦虑情绪。

  • 标签: 音乐疗法 导管插入术 疼痛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绘画疗法结合自选音乐干预对脑卒中后情绪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接收治疗的8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绘画疗法结合自选音乐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分, 并以HAMD评分、HAMA评分的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较训练前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绘画疗法 自选音乐干预 脑卒中 情绪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分析个性化音乐治疗方案,在抑郁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响意义。方法:此次要求以院内收治的153例抑郁症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入组时段起始于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借助双盲法进行组间划分,参照组:划入人数(n=77),实施治疗方案为:提供常规药物,基础护理、开展普通娱乐活动。研究组:划入人数(n=76),治疗方案为:在上述基础上,提供个性化音乐治疗方案。而后收集整理临床资料,相关数据,对两组抑郁症自评量表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对分析,优劣评价。结果:经统计学评估后可知,两组在上述指标的比对上,存在明显优劣差异,研究组在各项指标数值的呈现上均显优参照组,P值达小于0.05标准。结论: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在其临床治疗方案的横向选择中,建议优先采纳文中研究组实施方案,即个性化音乐治疗方案,不仅能够切实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还可极大增进医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采纳。

  • 标签: 个性化音乐治疗 抑郁症
  • 作者: 石青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1-17
  • 出处:《护理前沿》2022年第21期
  • 机构: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妇幼保健院),湖北黄石4350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顺产产妇护理中采用音乐疗法与导乐助产护理效果。方法: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顺产产妇中抽选8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产妇例数为44例,接受音乐疗法与导乐助产护理,对照组产妇例数为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总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产后24小时出血量、产后卧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顺产产妇中采取音乐疗法与导乐助产护理可以更好的促进产妇分娩,缩短产程时间,减少母婴不良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顺产产妇;音乐疗法;导乐助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长期护理机构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对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入组患者均为2019年4月-2020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确诊为老年痴呆的患者,在获得患者知情同意之后,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3名患者仅进行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而另外43名患者则在常规诊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音乐疗法,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护理干预联合音乐疗法后,睡眠质量评分为(79.61±2.54)分,优于对照组的(62.73±2.13)分。观察组总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02%,明显优于对照组前的72.09%。结论: 音乐疗法对长期护理机构老年痴呆患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对患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音乐疗法 老年痴呆患者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并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34例),观察组行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34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情况。结果:从SRSS、HAMD评分情况来看,均观察组患者情况好于对照组患者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抑郁程度,使其处于愉悦状态,效果理想。

  • 标签: 抑郁症 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干预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2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接受AMI患者程序化模式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音乐干预护理。在治疗的第5天测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和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3,P〉0.05)。结论音乐干预疗法可改善AMI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音乐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联合音乐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夫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5月符合标准的32对IVF-ET夫妇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联合音乐疗法进行干预。干预8周后使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结果:8周后试验组夫妇在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认知联合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IVF-ET夫妇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IVF-ET夫妇的生活质量。认知疗法联合音乐疗法可以改善IVF-ET夫妇双方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 认知联合音乐疗法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