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选择种植修复的患者,关注的不是种植体,而是种植体所支持的修复体的功能与美观效果,同时希望尽可能提高性价比和缩小手术创伤。如今,上颌前牙种植修复体的美学效果已经能做到非常逼真.和天然牙难以区分。因此.在评估种植修复体时,要将其与传统牙支持式固定桥在美学和功能上进行比较。种植修复上颔切牙缺失是口腔种植学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种植体的数目和种植体的位置对于能否获得最佳的最终修复效果尤其重要。本文阐述将2颗平台转换的种植体植入到中切牙的位置,使修复体获得足够的生物机械性能和最佳的美学效果。

  • 标签: 种植修复体 切牙缺失 上颌前牙 种植体植入 设计 治疗
  • 简介:亚洲第届颢下颌关节学术会议于9月19-20日在韩国首尔召开,来自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的200余位口腔颞下颌关节领域的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颞下颌关节与合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马绪臣教授和侯任主任委员刘洪臣教授等专家参加了会议。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学术会议 韩国 亚洲 主任委员 专业委员会
  • 简介:2008年5月19日上午,四川省绵阳市长虹集团培训中心,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北川中学在这里正式复课。在灾难中遗留下来的“四川省北川中学”校牌,显眼地靠在旗杆下。上午10时,含泪唱出的国歌声中,国旗升起,又缓缓降下半旗。600多名北川中学高三年级幸存师生默哀3分钟,祭奠被灾难夺走生命的数万遇难者。地震中,北川中学3栋教学楼,除1栋外,1栋沉陷,1栋彻底垮塌。该校2800多名学生,目前只发现幸存者1342名。

  • 标签: 幸存者 中学 培训中心 四川省 大地震 绵阳市
  • 简介:北京时间2009年6月20日凌晨,ISI发布了2008年6598种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以下是55种口腔医学期刊的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排位前5名:PERIODONTOL2000(0906-6713):3.493,JCLINPERIODONTOL(0303-69796917):3.193,JDENTRES(0022-0345):3.142,DENTMATER(0109-5641):2.941,ORALONCOL(1368-8375):2.928.

  • 标签: 期刊影响因子 口腔医学期刊 收录期刊 SCI ISI RES
  • 简介:目的研究上颌第前磨牙根尖区根管横截面的形态。方法选择15个上颌第前磨牙(单根牙11个,双根牙4个),利用Isomet低速金刚砂切片机,在距解剖根尖1、2、3、4、5、6mm处垂直牙体长轴切割。然后在牙科手术显微镜下,利用PhotoshopCS8.0软件测量各截面根管的颊舌径和近远中径,按标准记录根管横截面的形态。结果共获得切片111个,根管共138个,其中长椭圆形根管发生率为42.0%。单根管牙的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以长椭圆形根管形态为主,其发生率向根尖降低;双根牙的颊根管颊舌径大多小于近远中径,但腭根管颊舌径均大于近远中径,长椭圆形根管发生情况更复杂。结论上颌第前磨牙根尖区根管横截面形态复杂,可能影响根管治疗的质量。

  • 标签: 上颌第一前磨牙 根尖 根管 长椭圆形
  • 简介:63位缺牙区骨量不足的患者通过下颌骨升支/体部取骨植骨,行骨内种植体植入术。骨愈合4个月后,植骨部位植入187枚种植体。无论患者年龄大小或牙槽骨缺损程度如何,取自下颌骨升支/体部的骨块全部成活。因为取骨可以在门诊进行,植骨块不易吸收,术后反应小,对于牙槽骨水平增宽手术来说,这是个较为理想的口内取骨部位。

  • 标签: 上置法植骨 种植术 增宽牙槽骨 技术
  • 简介:钙敏感受体(CaR)于1993年从牛甲状旁腺中克隆出来,是第个被发现的以离子作为其配体的受体。CaR在牙齿中有广泛表达,且钙是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钙在前期牙本质的矿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CaR可能在牙本质形成和矿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生物医学 钙敏感受体 牙本质形成 作品 口腔 甲状旁腺
  • 简介: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是种牙龈纤维组织增生性病损,它带来美观和功能上的问题。遗传和药物可以导致牙龈纤维瘤病。本文报告了例5岁女童重度、广泛的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治疗采用系列传统的牙龈切除手术去除增生的纤维组织。术后36个月检查无复发的迹象。

  • 标签: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病因 牙龈切除 治疗
  • 简介:釉质发育不全是种遗传病.可导致乳牙和恒牙的釉质结构异常。其临床表现及特征各异.主要包括牙齿结构异常.形态异常及牙齿敏感。本文报告了例由于钙化不良型釉质发育不全导致严重美学缺陷的病例.对其采用复合树脂和烤瓷冠修复.进行功能性美学重建。

  • 标签: 釉质发育不全 诊断 治疗
  • 简介:临时性支抗装置(TADs)的应用扩展了固定矫治器的牙齿移动范围。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就是临时性支抗的种,已被成功用于矫治各种类型的牙齿移动,如前牙的整体回收,牙齿伸长.牙弓前突.甚至是压低上颌磨牙。尽管如此,由于解剖因素的限制.正畸微种植体支抗对于压低下颌磨牙的作用仍存在定困难。骨性支抗系统(SAS),作为另种形式的临时性支抗.突破了解剖因素的限制使下颌磨牙压低成为可能。以下所呈现的这个病例展示了利用单侧骨性支抗系统压低两颗下颌磨牙.并伸长同侧颗上颌磨牙.以建立稳定的殆平面。下颌磨牙的压低量通过曲面体层放射线片来评估,下颌左侧第磨牙和第二磨牙以耠平面为参考分别被压低了1.6mm和2.5mm。

  • 标签: 压低 下颌磨牙 曲面断层片 骨性支抗系统(SAS)
  • 简介: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中南大学口腔医学院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将于2012年6月14日至17日在美丽星城湖南长沙举办“2012口腔医学新进展研讨会”。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主管部门
  • 简介:目的分析深圳市级综合医院口腔科院感防控管理的改善情况。方法2010年和2011年分别对深圳市45家级综合医院口腔科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调查。结果受查科室院感控制问题数量由2010年的471例下降至2011年的331例,设置与配备不足、诊疗全程防交叉感染操作不规范、器械清洗消毒不合格以及管理监控方面缺陷等现象有减少,但个别院感隐患问题在个别科室仍比较突出。结论2011年深圳市的级综合医院口腔科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有改善,但医护人员仍需加强防控力度。

  • 标签: 口腔科 医院感染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升高(iOVD)动物模型的可重复更好的建模方法,及OVD升高对大鼠牙体牙周、颞下颌关节及全身体重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Wistar大鼠.平均分为对照组和iOVD组(双侧上颌后牙戴1.5mm咬合板).运用修复技术完成iOVD咬合板的制作和黏结,分别在实验3天、1周、2周、3周、4周处死动物。观察项目包括体重分析、头侧位X线片、头颅标本解剖、下颌磨牙区骨段及髁状突组织学切片观察等。结果两组大鼠体重增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侧位X线片示iOVD组大鼠髁突位置前移。上切牙腭侧磨耗面发生改变。iOVD组大鼠磨牙根分又区牙槽骨及髁状突中后区软骨出现组织学形态改建。结论采用修复技术可成功建立成年期大鼠咬合垂直距离升高动物模型.咬合板的戴入引起了牙体牙周组织和颞下颌关节髁状突软骨的组织适应性改建.但对全身营养摄入无影响。

  • 标签: 咬合垂直距离 大鼠 咬合 髁状突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比较三种机用镍钛锉WaveOne等对老年人牙髓根尖周病的磨牙进行次性根管治疗术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按照门诊就诊顺序随机将167例老年患者180颗诊断为牙髓坏死、急慢性牙髓炎或慢性根尖周炎的磨牙平均分为3组,每组60颗,分别为WaveOne组,Protaper组和K锉组。三组病例均采用次性完成根管治疗,其中机用WaveOne组和Protaper组采用冠向下法进行预备根管,而K锉组采用逐步后退法。WaveOne组,Protaper组采用大锥度牙胶尖和AHplus根充糊剂冷侧压法充填根管;K锉组采用相应的标准牙胶尖和AHplus根充糊剂冷侧压法充填根,比较不同器械和不同根管预备方法完成根管治疗所需的时间以及患者术后24h、48h、72h及7天的疼痛反应。结果:三组间根管预备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WaveOne组用时最短(2.51±0.60min),K锉组用时最长(9.53±0.65min);WaveOne组根管充填恰填率为93.3%,Protaper组恰填率为90.0%,K锉组恰填率为83.3%;术后24h及48h,三组间疼痛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72h及7天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四个时间点,WaveOne组与Protaper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牙髓根尖周病的磨牙采用WaveOne镍钛器械进行次性根管治疗术,省时高效,减少复诊次数,增加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机用镍钛锉 老年人 磨牙 牙髓根尖周病变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系统对上颌第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偏移投照的最佳显示效果和拍摄方法.方法选取临床上需要进行上颌第磨牙牙髓治疗并具有MB2根管特征的患者200例.在分角线投照法的基础上,以转动轴作标记记录水平角度,其中100例从远中至近中每偏移10°进行投照,50例使用不同的曝光时间,50例平移传感器位置进行投照.由两位医师独立阅片,判断牙根区分情况、清晰度及构图完整性.采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配对计数资料的χ2检验.结果在MB与MB2区分率中,远中偏移30°组最高,区分率为94%,显著高于正位组的10%(χ2=84,P=0.000),相同偏移角度远中偏移比近中偏移区分率更高(30°:χ2=18.382,P=0.000;20°:χ2=16.282,P=0.000;10°:χ2=14.019,P=0.000).根尖清晰度方面近中偏移比远中偏移低(30°:χ2=7.848,P=0.005;20°:χ2=12.033,P=0.001;10°:χ2=14.700,P=0.000).当近中偏移超过20°、曝光时间增加1/4时清晰率可达78%,传感器的平移摆放使牙体及根尖区的完整显示率达94%.结论要获得良好的MB2显示效果,X线中心线向远中偏移为首选,若选择向近中偏移则需加大偏移角度和曝光时间,传感器的正确摆放也是直接影响图像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偏移投照技术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根尖片